第266頁
而是頭一回就與她一起飛升上天。
然後歇息兩刻鐘後,他又重新來了一回,照舊與她一塊兒飛升。
傅安和如同被閃電擊中一般,渾身抖得跟篩糠似的,整個人都要迷糊了。
一連來了兩回,穆九黎這才罷休。
他叫了水,親自動手幫她擦拭乾淨,然後自己去淨房沖洗一番。
回來後將傅安和摟進懷裡,緊緊抱住,這才心滿意足地閉上眼睛。
有了玻璃配方,玻璃作坊建好後,皇祖父的債務很快就會被還清,他以後就可以無債一身輕了。
然後傅安和也對自己動了真情,樂意替自己生小崽子。
水泥的生產已經小有規模,五城兵馬司近日正在徵集勞工重修京城的城牆。
幾個邊城的守將,也接到了他叫人快馬加鞭送去的水泥配方,由他們負責就地建造水泥作坊。
燒制出來的水泥將被用來修築邊關城牆跟水利設施。
所以說,今年他諸事順遂,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這可是以往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傅安和,可真是他的小福星!
*
穆九黎心裡盤算的都是好事兒,但不代表他的糟心事就會少。
譬如江家的事情,才剛進入五月,就被錦衣衛查了個水落石出。
好消息是穆九黎猜測的沒錯,江老太爺、江老太太以及江大老爺,包括江大太太,都並未參與到算計劉太妃子嗣的事情中來。
壞消息是江太后的二哥、三弟,也就是江三老爺跟江六老爺,都有參與。
不止他們參與,他倆的妻子也都參與了進來。
當然,江太后只有兩兄一弟一妹,江三老爺跟江六老爺用的是族裡的大排行。
換個角度想,其實也不難理解為甚江三老爺跟江六老爺會參與此事,而江大老爺這個未來江家的當家人卻獨善其身。
因為江大老爺本就在官場身居高位,且還是長房長子,未來江家的族長,根本不需要去爭什麼。
更沒必要冒險去摻和這些腌臢事。
而江三老爺跟江六老爺自身能力不行,想跟長兄爭族長之位也不會得到族人支持。
只能往外頭尋找機會。
而懷著雄心壯志想要當後族的方家這個老親,適時給他們拋來橄欖枝。
方家有門路尋到可以煉製絕育藥的藥師,而江三老爺跟江六老爺,作為江太后的親兄弟,可以藉助江家在宮裡的眼線,以及江太后的身邊人行事。
兩邊一拍即合,然後收買了江太后的陪嫁丫鬟蕭嬤嬤,成功給劉太妃下了絕育藥。
畢竟當時劉太妃對江太后母子頗多關照,江太后為表感謝,時常會替劉太妃做些衣裳鞋襪。
做好後便讓自己的陪嫁丫鬟蕭嬤嬤給劉太妃送去。
劉太妃對蕭嬤嬤這個劉太后從娘家帶進宮的陪嫁丫鬟並未如何防備,然後就被她尋到了機會。
事後方家人未免東窗事發,讓方家在宮裡的眼線將蕭嬤嬤給弄死了。
雖然這眼線也因此丟掉了性命,但方家人卻是徹底放下心來。
江太后得知此事後,整個人都有些繃不住。
不是傷心自己的親兄弟背刺自己,畢竟民間有句話叫「親兄弟還明算帳」呢。
她傷心的是蕭嬤嬤這個打小跟自己一塊兒長大,又隨自己進宮,陪伴自己度過了那麼多年的艱難歲月。
最後卻被自己兄弟收買,干出了給劉太妃下絕育藥這樣不可原諒的蠢事。
蕭嬤嬤並非是江家家生子,原是南邊來的難民,家人死絕,自己活不下去,只能自賣自身。
然後就被江家買來當丫鬟。
在江家當了幾年的燒火丫鬟後,被江老太太選中,調來了江太后的院子。
蕭嬤嬤家人全都死光了,自己兄弟就是想拿她家人威脅她就範都不可能。
當初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江老太太才選定了蕭嬤嬤當她的陪嫁丫鬟。
結果她還是被收買了。
江太后抬眼看向穆九黎,啞聲問道:「他們是如何收買的秀芝?」
秀芝就是蕭嬤嬤的本名。
這名字並非是江太后起的,乃是她的本名。
江太后不愛給丫鬟改名,雖然不少丫鬟的本名過於土氣,但她也都沒讓改。
畢竟這都是人家父母給起的名字,好也罷壞也罷,總算是個念想,何必去改呢?
穆九黎嘆氣道:「當年蕭嬤嬤與江三老爺馬夫的兒子瞧對了眼,只是馬夫尚未替兒子向外祖母求娶,蕭嬤嬤就被外祖母選中,成了母后的陪嫁丫鬟,跟著進了宮。」
江太后怔住了,她是完全不曉得有這麼一回事。
她訥訥道:「既如此,她為甚不告知母親或者哀家?
陪嫁丫鬟而已,我院子里大小丫鬟十幾個呢,也未必非她不可,不過是母親瞧她是個機靈會看人眼色的,家裡又沒有負累,這才選中了她。」
當年南邊鬧水災,無數災民湧進京城求一條生路,江家買了二十多個如她這般親人死絕的進府。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然後歇息兩刻鐘後,他又重新來了一回,照舊與她一塊兒飛升。
傅安和如同被閃電擊中一般,渾身抖得跟篩糠似的,整個人都要迷糊了。
一連來了兩回,穆九黎這才罷休。
他叫了水,親自動手幫她擦拭乾淨,然後自己去淨房沖洗一番。
回來後將傅安和摟進懷裡,緊緊抱住,這才心滿意足地閉上眼睛。
有了玻璃配方,玻璃作坊建好後,皇祖父的債務很快就會被還清,他以後就可以無債一身輕了。
然後傅安和也對自己動了真情,樂意替自己生小崽子。
水泥的生產已經小有規模,五城兵馬司近日正在徵集勞工重修京城的城牆。
幾個邊城的守將,也接到了他叫人快馬加鞭送去的水泥配方,由他們負責就地建造水泥作坊。
燒制出來的水泥將被用來修築邊關城牆跟水利設施。
所以說,今年他諸事順遂,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這可是以往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傅安和,可真是他的小福星!
*
穆九黎心裡盤算的都是好事兒,但不代表他的糟心事就會少。
譬如江家的事情,才剛進入五月,就被錦衣衛查了個水落石出。
好消息是穆九黎猜測的沒錯,江老太爺、江老太太以及江大老爺,包括江大太太,都並未參與到算計劉太妃子嗣的事情中來。
壞消息是江太后的二哥、三弟,也就是江三老爺跟江六老爺,都有參與。
不止他們參與,他倆的妻子也都參與了進來。
當然,江太后只有兩兄一弟一妹,江三老爺跟江六老爺用的是族裡的大排行。
換個角度想,其實也不難理解為甚江三老爺跟江六老爺會參與此事,而江大老爺這個未來江家的當家人卻獨善其身。
因為江大老爺本就在官場身居高位,且還是長房長子,未來江家的族長,根本不需要去爭什麼。
更沒必要冒險去摻和這些腌臢事。
而江三老爺跟江六老爺自身能力不行,想跟長兄爭族長之位也不會得到族人支持。
只能往外頭尋找機會。
而懷著雄心壯志想要當後族的方家這個老親,適時給他們拋來橄欖枝。
方家有門路尋到可以煉製絕育藥的藥師,而江三老爺跟江六老爺,作為江太后的親兄弟,可以藉助江家在宮裡的眼線,以及江太后的身邊人行事。
兩邊一拍即合,然後收買了江太后的陪嫁丫鬟蕭嬤嬤,成功給劉太妃下了絕育藥。
畢竟當時劉太妃對江太后母子頗多關照,江太后為表感謝,時常會替劉太妃做些衣裳鞋襪。
做好後便讓自己的陪嫁丫鬟蕭嬤嬤給劉太妃送去。
劉太妃對蕭嬤嬤這個劉太后從娘家帶進宮的陪嫁丫鬟並未如何防備,然後就被她尋到了機會。
事後方家人未免東窗事發,讓方家在宮裡的眼線將蕭嬤嬤給弄死了。
雖然這眼線也因此丟掉了性命,但方家人卻是徹底放下心來。
江太后得知此事後,整個人都有些繃不住。
不是傷心自己的親兄弟背刺自己,畢竟民間有句話叫「親兄弟還明算帳」呢。
她傷心的是蕭嬤嬤這個打小跟自己一塊兒長大,又隨自己進宮,陪伴自己度過了那麼多年的艱難歲月。
最後卻被自己兄弟收買,干出了給劉太妃下絕育藥這樣不可原諒的蠢事。
蕭嬤嬤並非是江家家生子,原是南邊來的難民,家人死絕,自己活不下去,只能自賣自身。
然後就被江家買來當丫鬟。
在江家當了幾年的燒火丫鬟後,被江老太太選中,調來了江太后的院子。
蕭嬤嬤家人全都死光了,自己兄弟就是想拿她家人威脅她就範都不可能。
當初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江老太太才選定了蕭嬤嬤當她的陪嫁丫鬟。
結果她還是被收買了。
江太后抬眼看向穆九黎,啞聲問道:「他們是如何收買的秀芝?」
秀芝就是蕭嬤嬤的本名。
這名字並非是江太后起的,乃是她的本名。
江太后不愛給丫鬟改名,雖然不少丫鬟的本名過於土氣,但她也都沒讓改。
畢竟這都是人家父母給起的名字,好也罷壞也罷,總算是個念想,何必去改呢?
穆九黎嘆氣道:「當年蕭嬤嬤與江三老爺馬夫的兒子瞧對了眼,只是馬夫尚未替兒子向外祖母求娶,蕭嬤嬤就被外祖母選中,成了母后的陪嫁丫鬟,跟著進了宮。」
江太后怔住了,她是完全不曉得有這麼一回事。
她訥訥道:「既如此,她為甚不告知母親或者哀家?
陪嫁丫鬟而已,我院子里大小丫鬟十幾個呢,也未必非她不可,不過是母親瞧她是個機靈會看人眼色的,家裡又沒有負累,這才選中了她。」
當年南邊鬧水災,無數災民湧進京城求一條生路,江家買了二十多個如她這般親人死絕的進府。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