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對上白明理溫和的目光,不知為何心跳快了一拍。

  自己,好像真的有那麼一點點『恃寵而驕』了。

  第91章

  孫三柳在宮外時雖說不緊張, 但是等到進入大殿之後,心就跟著提了起來。

  實在是今日來的重臣也太多了些。

  更別說陛下也在。

  他微垂著頭,不敢細看, 只是不知為何突然有人倒吸了一口涼氣。

  本就安靜的大殿更加安靜。

  孫三柳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他並不敢抬頭。

  白明理放開方長鳴的胳膊,然後便面不改色地走向龍椅,眾臣都鬆了口氣。

  還好陛下並沒有說什麼, 今日實在不是跟唐丞相別苗頭的好時機。

  守衛在側的蘇碩見眾人一副提心弔膽的模樣,險些沒忍住冷笑,陛下又不是寵愛奸佞, 對方大人好些這些人就這幅神情?

  當皇帝也怪憋屈的,一舉一動都要被審視。

  蘇碩想到這裡, 趕緊打住,自己膽子真是越來越大,都敢覺得當皇帝是個辛苦活了, 這要是讓老大知道了還不得踹他屁股?!

  「諸位學子都是我大齊的棟樑,還望此次殿試,諸位能全力以赴, 讓朕瞧瞧諸位學子之能。」

  白明理說完就看向一旁的主考官, 中書令立即起身吩咐小黃門將卷子發下。

  孫三柳等人入宮的時候已經被搜過身, 如今又有這麼多大臣盯著,便是真的能運道好到混過會試,這殿試也作不了弊。

  別說作弊了, 不少人還未提筆就已經在發抖了。

  錢英堂大腦有一瞬間地空白,多年學的東西看的書似乎全都消失了!!!

  他沒有立刻去拆卷子, 反而是一雙手放在身前死死握了握,控制住發抖的雙手, 他這才慢慢將考卷打開。

  錢英堂下意識先翻到了考卷最後去看陛下添上的題目。

  原本的考卷是會試後早早準備好的,只是昨夜陛下臨時將他要加的話給了主考中書令和禮部尚書。

  禮部尚書立即讓心腹和自己親自在考卷最後加了一題。

  那是一道策問。

  「若有一個名大興,此國風調雨順,田地豐收,當如何平衡糧價,藏富於民?」

  錢英堂鬆了口氣,還好還好,不是什麼做不出來的數算題。

  許多學子都是一樣的想法。

  陛下辦事果然還是有條理的。

  此次問政,更像是在為良種推廣後做準備。

  眾人能通過會試,對政事也不是絲毫沒有了解。

  方長鳴看著階下眾人漸漸拿起筆,開始作答。

  他心中開始思量若是自己會如何做。

  若是天下各處糧食都豐收,糧價必然會下跌,各處農戶想要掙得銀錢怕是不成,糧商必定會趁著豐年打壓糧價囤積居奇,等待發生災禍時,再講糧食拋出。

  幾百上千來,這種事屢見不鮮。

  大齊本朝也在各處建立的平價倉,豐年存糧,可光是如何動員各處縣衙收購糧食都是個困難的問題。

  一來是能成為糧商的必然是當地地頭蛇,或是跟當地鄉紳有十分密切的關係。

  農戶礙於情面或是旁的因素不得不將糧食賣給糧商。

  二是這些商戶消息靈通,平日收糧的價格都會比官府要高上一點。

  農戶只管吃飽肚子存下銀錢,可不會管糧食最後被誰囤積下來。

  便是有人知曉其中的貓膩,大多也無法反抗當地的鄉賢。

  最後大概也會隨波逐流,將糧食賣出。

  除非當地官員積威深重,不然政令十分難以推行。

  其實不光是糧食收購,其他政令的施行也有相同的難處。

  只是因為糧食之事事關重大,這壞處就格外凸顯出來了。

  所以這件事最大的問題,從來不是皇上是什麼態度,什麼政策,便是政策平庸也無妨,重要的事該如何打擊當地勢力,讓政令通行。

  這就到了問題的根本。

  要知道便是將此事計入政績考核,將各地縣令官員都調動起來,官府一年的財政攏共那麼多,他們怎麼跟糧商去比拼,說不準農戶都不會支持他們,再說了糧商背後站著的人都是當地大族,到時候動作太大則會引起動盪。

  最後只能是『同流合污』,做些表面功夫,真當要用糧的時候估計就會出問題。

  問題這是制度上的問題,自古地方便是自己人治自己人,除非制度完全改變,不然這些問題會一直存在。

  所以政令通行還不能太強硬,打老鼠也要顧忌花瓶啊。

  天下豐收,和天下騷亂,隔著的也不過是一張皮而已。

  方長鳴輕輕搖搖頭。

  這個問題便是放在他手上,都有些難辦。

  若是他來他會先不改政策,就是施行平價倉,等有糧商囤積居奇的時候殺上一批糧商,到時候政令自然能夠通行一段時日,只是這樣過於血腥,而且糧商不過是當地大族推出來的黑手套,沒了這一批還是有下一批總是殺不完的。

  治標不治本。

  再好一些的法子就是他奉旨巡查各處,不過方長鳴覺得自己不能被劈成兩半,這個法子也不成。

  不知道這些學子有什麼看法。

  坐在龍椅上的白明理看到了方長鳴搖頭。

  他意識到這個問題似乎把方長鳴給難住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