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為了唐丞相不惜得罪方長鳴,還是為了方長鳴不惜得罪唐丞相。

  選哪個都不好啊。

  禮部左侍郎夏經緯頭也跟著垂下,他近幾年倒是跟唐丞相沒有多少來往,想要站方長鳴這邊,但是他不能左右老尚書的想法啊!

  高成林這個暫代戶部尚書的人,看著都為同僚捏了把冷汗。

  便是再遲鈍的人,這個時候都能嗅出朝堂上氣息的不對了。

  可再不站出來,那禮部尚書的沉默,便是代表站在方長鳴這邊了。

  禮部尚書深吸了一口氣:「臣以為此事需由陛下定奪。」

  他一句話都沒有多說,只吐出這麼一句,便站在那邊如同泥胎木偶一般了。

  這句話看似中立了,但實際上更偏向於方長鳴一些。

  畢竟陛下和方大人關係未被挑撥,眾人多多少少還是有所耳聞的。

  陛下似乎還在為方長鳴隱瞞著什麼。

  兩個人有了共同的秘密,這樣的關係是最為穩固的,根本不是謠言能夠挑撥。

  唐丞相心中驚詫,這才過去多久,方長鳴在眾臣心中的位置便如此高了嗎?

  這些年他提拔了多少人,竟是比不上一個來京還未到一年的豎子?!

  禮部尚書心中苦笑,這可不止是方大人!!!

  方大人身後可是有吳家,吳家桃李滿天下,當年被扣上科舉舞弊的名聲都沒有被處以極刑。

  這麼多年,清流中多少人都憋著一口氣。

  唐丞相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是樹大根深,吳家就不是嗎?

  更何況還有季連惠這個鎮北王世子,軍中多少武官都是出自鎮北王麾下。

  禮部尚書就算為自家兒孫考慮,不能因為吳家和鎮北王府如今還算安穩,就輕視吳太傅等人啊。

  真要是押注的話,憑他多年在官場的浸淫,他此次押方大人。

  方長鳴微微有點吃驚,因為在他的打算里,沒有禮部尚書會站在他這一邊這一條。

  他原本還想事後趁著禮部尚書的『愧疚』多占禮部一些便宜。

  現在看來倒是計劃有變了,倒也無妨,只不過是利益多少的區別。

  方長鳴原本並不想要這麼早就將自己跟唐丞相兩人的爭鬥擺在面上,他是想苟著。

  但既然唐丞相出手了,他也不能不接招。

  「我等在這兒說這些有什麼用處呢,到底還是要陛下決斷。」方長鳴嘴角含笑。

  沈大將軍心中快速重新估量了唐丞相在文臣中的力量。

  「既然如此,那選後之事便延……」後吧。

  最後兩個字還沒說出來,一位年老的御史立即站了出來:「陛下,如今京中流言紛紛,煩請陛下為了天下安定,儘早大婚,為大齊綿延後嗣!」

  那老御史說完便重重磕頭。

  一副白明理如果不答應就以死勸諫的模樣。

  還要皇帝還在意名聲,就不能肆意對待御史。

  而小皇帝能拿到良種,傳出天佑大齊的聖名,自然該是個在意身後名的。

  眾臣的面色都是一變!

  這種上不了台面的謠言,他們私下說一說也就罷了,怎麼能夠當面戳破呢。

  眾人自然不能去看陛下的神情。

  但眾臣的呼吸都放輕了些。

  在白明理身側的賈鄉更是連大氣都不敢喘。

  整個大殿之中只能聽到老御史砰砰砰的磕頭聲。

  「哦,什麼謠言啊?」白明理面上帶笑,語氣溫和地問,「愛卿們怎麼也不同朕說說,說說這什麼謠言竟是都能動搖大齊根本了。」

  他那模樣就像是真的什麼都不知道一樣。

  眾臣:「……」

  第82章

  季連惠一陣牙酸, 他要是看不出來這個御史是唐丞相等人安排的,他就是傻了。

  唐家怎麼出了唐玉輝這麼個不講規矩體面的人?

  問題是,陛下竟然還直接問出來了!!

  老御史涕泗橫流, 聲音哽咽地著說:「陛下,城中傳言,方大人行止不端,還牽扯上了陛下, 陛下為了皇室聖名也該早日成親,以正視聽啊!!」

  眾人:「……」

  得了,你說他說了吧, 他啥都涉及到了。

  你說他沒說吧,謠言的重點他是一點都沒涉及。

  真真是人老成精啊。

  要不是場合不對, 方長鳴都要為這位老人的表演鼓鼓掌了。

  「行止不端?方大人入京以來,大半時間不是在皇莊試種良種,就是在衙門辦差。何來行止不端之說?按老大人的意思, 朕的皇莊和工部衙門成了什麼地方了?」

  白明理一副要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模樣。

  只是他面上沒了任何笑意,反而是一片冰冷。

  老御史似乎也愣了一下。

  他沒有想到陛下會繼續問下去。

  而且陛下這話說的,若是他給不出個理由, 怕是陛下反手給他扣上一個污衊皇莊和工部衙門清靜的罪名。

  這話他是萬萬不會接的。

  老御史暗自一咬牙。

  「此話臣實在說不出, 陛下何苦明知故問。」

  老御史鄭重一拜, 而後迅速站起身朝著大殿的柱子撞去。

  站在他跟前的季連惠雙眼瞪大,他趕緊去拉老御史的胳膊。

  他早就防著這人來這一招了,可這老頭這回特別靈活, 從小習武的季連惠竟是只拉住了老御史的袖子,刺啦一聲, 布料應聲撕裂,砰的一聲老御史的腦袋狠狠撞在了主子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