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姐夫還說呢,他那是以進為退,保全自身,我當時還罵他,他要是也這般保全自個,我咬死他!」

  「十二姑說這話就有些事後諸葛亮了。」

  吳瑞卿笑道。

  「你這孩子,心裡想著也就罷了,怎麼還真打趣起你十二姑我了?」吳珠娉裝作氣惱地說。

  吳瑞卿趕緊賠罪,直把吳珠娉說得眉開眼笑,吳珠娉這才放過他。

  「這良種的事,算是塵埃半定了。方大人可交給你什麼差事?你到底是投了他,總要為他分憂才是。」吳珠娉收斂了神色說道。

  吳瑞卿頗為感慨地說:「方大人只讓我趁著閒暇好好溫書,先考出個功名,旁的事可以往後再說。」

  「如此甚好,方大人是個有分寸的,你若是有功名在身,往後也能多幫他些。」

  吳珠娉話鋒一轉問道:「既然方大人讓你安心溫書,你這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今日怎麼就過來?」

  「不會是只想跟你十二姑我逗悶子吧?」

  「真是什麼都瞞不了姑姑。」吳瑞卿笑道,「方大人交給了我兩個差事,這其中一個還要十二姑出些力才好。」

  「方大人讓你來的?」吳珠娉輕輕呷了一口茶湯,「你有話直說便是。」

  「是這樣,發現良種的時候,牽扯上了三位女子。」吳瑞卿笑道,「想必此事,姑姑也有耳聞。」

  「可不是,京中多少婦人小姐都眼紅她們呢,聽聞這三人中,有一人是寡婦,兩位雲英未嫁,多少人想要求娶呢。」

  吳家已經起復,吳珠娉在京城婦人小姐中的人脈也就慢慢收攏回來了。

  她雖然已經嫁出去了,可現在誰人看不出來,他們吳家同方長鳴是同一條船上之人。

  方長鳴炙手可熱,就連她這個吳家的出嫁女都捎帶著『惹人喜愛』起來。

  更別說若是等東太后從行宮中回皇宮,後宮沒有主事之人,東太后必然是要協理宮務的。

  倒時候她的身份還能往上提一提,進來想要討好她的人多了,婦人之間的消息穿得是最快的,宮宴還未結束,吳珠娉就知道她們三人的底細了。

  「旁人都說她們三個運道好,只是這人也不能只靠運道。依我看,她們三人各有所長,愛子之心也罷,懸壺救世之心也罷,護主之心也罷,自身總是立得住的,若是只讓她們在因緣上多些依仗,未免太過可惜了。」

  吳瑞卿笑著說道。

  「這是方大人的意思?」吳珠娉眉頭一挑問道,想到方長鳴那終日躲在府中的小妹,吳珠娉心中似有所感。若是全天下女子都能立得起來,她妹子受的那些苦,自然也不是旁人嚼舌根的由頭。

  吳瑞卿不用思考都知道十二姑在想什麼,他搖搖頭。

  「方大人若是眼界只到如此,我們吳家便不需要將寶全部壓在他身上了。」吳瑞卿也沒有繞彎子,「方大人的意思是,該給她們謀一份合適的營生,她們若是能做出幾分成績,便是天下之福了。」

  吳珠娉動作一頓,她倒是沒想到,方長鳴會如此說。

  她也算是看出來,方長鳴這人啊,辦事雖然不拘章法,但是向來是說到做到的。

  這話從他口中說出來,應該不是唬人的。

  思及此吳珠娉瞬間就來了興致。

  「我到底只是個商戶婦人,但若是方大人有安排,我能辦到,自然會去辦。」

  「方大人說,那李三妮得了賞賜,怕是會攢下來給她的兒子讀書,和替長女添嫁妝,她得了如此的名聲,族親雖然不敢欺辱她,她怕是要被當菩薩一般供起來。」

  吳瑞卿搖搖頭說:「不對,說牌坊更對。」

  「別說再嫁了,便是她有任何一絲異動,都要被族老阻攔。如此數十年下去,大齊不過是多個困在宅中的老婦人。」

  「方大人和陛下卻並不要牌坊。」

  「我已經說服父親,收下李三妮的兒子為徒,姑母你再出面帶著李三妮學著經商,別的不說讓她出去走走看看,往後自然有用處。」

  吳瑞卿繼續說道:「劉家小姐,痴迷醫術,卻無法以自己的名義行醫,宮中醫女的身份又太低了,實在是配上劉小姐,更別說她那性子實在單純,到了宮中總有照看不住的時候,倒不如讓她在外頭。」

  「方大人想著,劉老太醫不是要告老還鄉了,方大人說劉老太醫決定暫且不回北疆了,他想要留在京城,往後便在他徒弟鄭一清所開的醫館坐鎮,劉小姐若是願意可以去醫館坐堂,還可以拜劉老太醫為師,只是劉小姐娘親那邊……」

  「讓我去勸勸?」吳珠娉接話道。

  「是,這種事,我們去勸,怕是會適得其反,姑姑就不同了。」吳瑞卿打聽過劉小姐的爹娘,他們雖然寵著她,但也不會真的任由她拋頭露面給人治病。

  更別說,如今劉小姐的處境同以往不同了。

  以往劉小姐只是小官之女,母家更是上不了台面的大夫,這也就罷了,劉小姐因為娘親難產還留了病根,反應天生比旁人慢些,長相也只算是清秀。女紅管家學的怕是也不好。

  便是同為小官出身的人家,都看不上她。

  不然劉小姐也不會十六了還未定親。

  現在卻不同了,小翠是賤籍,劉家的奴僕,雖說也未嫁人,也能脫離賤籍,但到底出身太差了,發現良種的眾人得到的獎賞不過是些金銀,並沒有封爵,小翠的出身還是件麻煩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