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良種推廣之事,方大人確實駕輕就熟,就是不知方大人是想要按照土豆推廣一事辦,還是有新的法子,陛下,不知臣等能否先行聽聽方大人的打算?」

  唐丞相笑著說道。

  他不舒服,自然也要讓方長鳴和小皇帝不舒服。

  方長鳴便是再有大才,再提前有所準備,讓他立即拿出一套十全十美的策略也是不可能的。

  而且因為先前方長鳴將功勞分薄的舉動,將眾人的期待提得很高。

  若是方長鳴不讓眾人滿意,那就不美了。

  唐丞相這話問的,還真是問到了眾臣的心坎里。

  尤其是趙湯,他心中清楚,徭役這種法子不能常用。

  而且現在大部分需要修整的工事都乾的七七八八了,法子倒是可以繼續用,但是效果肯定要差上一些。

  白明理沒想到唐丞相會突然提這個。

  他原本都做好去吃烤肉的準備了。

  唉,果然這些個老狐狸就沒個好糊弄的。

  他忍不住也看向方長鳴。

  「這個啊。」方長鳴拖長了語氣,一副說起這個就說來話長的模樣。

  白明理:……

  季連惠:……

  其他眾臣:……

  又來了,又來了!

  又來這一招!

  白明理掃了眼齊齊看向方長鳴的眾人,默默的想,每次都用這一招,每次他們都上當。

  季連惠他心裡跟有小貓在抓一樣。

  方長鳴悠悠然說:「這徭役的法子還可以用,工部還是有不少工程沒有修整完,但是我想著還該多些法子彌補其中不足。比如說,可以讓農戶選是開兩畝山地荒地,還是去服徭役。開兩畝荒地可得一斤種子。服徭役最多可得兩斤種子。」

  「玉米和紅薯都能在山地種植,若是在推廣前能有足夠的田地,應該是不錯。」

  大齊朝土地資源向來是足夠的,不夠的耕地資源。

  雖然太/祖定下的大齊律中規定,無主的荒地或是山地,只要能夠開墾出來二年內不收賦稅。

  但問題是百姓沒有精力去開墾太多的荒地。

  一來是肥田如果不精耕細作也是會荒廢的,勞動力有限一定要集中管理肥田。

  二來是沒有那麼多的種子和肥料,而同樣的沒有足夠的種子和肥料,荒地出產就連賦稅都交不上。

  農人靠天吃飯是十分謹慎的,除非家中兒子太多了,沒有辦法才會去開墾那些沒人要的荒地。

  問題是大齊朝已經開始慢慢走向土地兼併的老路了。

  他現在沒有能力將這些人全部壓下去,那就先把蛋糕做大!

  開墾一兩畝的土地,一般的農戶還支撐的起。

  根據他當縣令這些年的經驗,這已經是臨界值了,再多農戶根本受不住。

  比起服徭役,開墾荒地起碼累不死人,也累不傷人,如果時間線拉長還能慢慢干,當然服徭役還是最多能得兩斤種子,開荒地的份額可以少一些。這樣工部需要的人手也有了,將來能夠種植的土地也有了。

  而玉米和紅薯育種也需要時間,如果操作的好,完全可以將所有的事處理妥當。

  老天爺便是不給面子,今年的水利工程修的不錯,冬日下了雪,便是真有旱情,今年的田地也不至於顆粒無收。

  方長鳴看似是隨口說了一個建議,實際上他早就將其中萬千想了許多許多遍。

  白明理看方長鳴的眼神中逐漸帶上了欣賞。

  他本來就很欣賞方長鳴。

  如今是更加欣賞了。

  每當白明理覺得方長鳴已經很聰明,他就會用行動告訴他,不,方長鳴還能更聰明。

  還有……更有心。

  方長鳴雖然沒有把大齊當做家鄉,但確實是將百姓放在心中的。

  其實在空間中,方長鳴就透露了些他的想法。

  不過在眾人面前再聽一遍,白明理還是覺得心中熱血沸騰。

  似乎有一條道路,在他面前慢慢打開。

  方長鳴丟下這麼一個法子,最激動反而是高成林,戶部統計人口和田畝,先帝在時百姓遭了災,沒法活下去,只能賣兒賣女賣田賣地!

  大戶人家不知趁機賣了多少人和田。

  方大人這提議明顯是有所暗指啊!

  而且田地多了,幾年後稅負自然要就高了,這是個長遠買賣啊。

  這點遠見在座的人還是都能品出來的。

  只不過這好處便要許久之後才能看到了。

  這法子好是好,就是好處不多啊。

  「美食節拍賣會和贖買的法子可以繼續用。」方長鳴笑著說道,「等玉米和紅薯開始推廣成功,農人有餘力,朝中有餘錢,兵士有餘力。臣以為朝中應當建立皇商商隊,前往西域。商路斷絕多年,大齊如今得天庇佑自然應當重開商路……」

  先別說航運,先把陸運搞繁榮起來再說!

  路要一步步的走,飯要一口口的吃。

  別說古人,便是現代人對海洋還有恐懼,但是對同樣艱辛的陸路反而沒那麼排斥。

  方長鳴現在在幹什麼?

  他在給人畫餅啊!

  其實按照他的意思,就應該做出白糖、琉璃等貴重物品,賣到外面換皮毛和馬匹,不能拿著糧食霍霍,但是他就是說說,真等開商路起碼得三四年後了,那時候他的地位再弄出那些奢侈品就比較安全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