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說是便是了?陛下,這人平平無奇,若是有人假冒也未可知。」一直沒有出聲的沈大將軍突然開口了。

  方長鳴眉頭一挑,這一灘渾水,俞尚書和傅景都沒有說話,沈大將軍倒是先跳了出來?

  蒙齊嘴角露出一絲冷笑。

  沈大將軍當然要著急,這些年來,沈大將軍都以為禁軍是他的囊中之物,就因為他是深大公子的舊部,身上就被打上了沈家的標識,也沒有人問他甘不甘心,情不情願。

  那點稀薄的情分,在權勢面前什麼都不是,在蒙齊看來,禁軍只能忠君!

  從龍之功是好,但是穩穩噹噹地拱衛京師難道就是錯嗎?

  這兩件案子若是辦成了,他們禁軍對陛下的忠心便毋庸置疑了,沈家更不可能用那點舊情和軍中人脈拿捏他。

  沈大將軍如何能夠不著急。

  「他說是不算?朕說算不算?傳劉老太醫,讓他認一認,這傷口還是他親手縫上的,想必他應該不會認錯。」白明理突然開口。

  沈大將軍之後的話愣是一句都說不出來了。

  俞尚書閉了閉眼。

  果然!

  這就是這小子在搞鬼!

  分明有人活下來了,這小子竟是瞞得死死的。

  如今突然出手,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傅景死死攥住木椅把手才克制住自己沒有起身。

  劉老太醫很快就過來了,他先是看到了鄭一清,隨即目光就被側殿中央躺著的人吸引。

  原伯環靜靜地躺著,沒有出聲,大多數人竟也忽略了他的存在。

  「拜見陛下。」劉老太醫恭敬行禮。

  「劉太醫,好好看看此人,可是朕派你去救治的賊人?」白明理微微抬了抬下巴,示意劉太醫去查看。

  劉老太醫立即上前。

  「陛下,此人確實是臣救治的賊人,鎮北王世子將其救出安置在府上,賊人的同夥根本沒有機會調換人。」劉老太醫不卑不亢地說道。

  這話說出,在座的都已經明了——鎮北王府是徹底站在了皇帝這一邊,成為了陛下的心腹。

  這種要命的人證,陛下都能夠放心將其放在鎮北王府上。

  俞尚書嘆了口氣。

  果然。

  他們是鑽進圈套中了!

  「既然如此,蔡大人你只管放心問吧。」白明理看向蔡合。

  「既如此,那臣就開始了。臣見他不好說話,不如麻煩公公帶些紙筆上來。」蔡合對宋石說道。

  宋石立即上前拿了紙筆。

  這一次沒有人握住原伯環的手。

  他只能靠自己歪歪扭扭地將自己知道的慢慢寫出來。

  眾位大臣都要麻木了。

  他們的心隨著原伯環的筆上下起伏。

  安國公培養如此多的死士是為了什麼?

  安國公竟然真的能狠下心拿自家兒孫當筏子?

  祁州王竟然能在安國公府上安插釘子?

  ……

  樁樁件件,若是再加上想要誅殺方長鳴這位朝廷重臣,安國公家便是被誅九族都不稀奇。

  天子腳下,各家各戶都會培養自己的勢力。

  暗衛、部曲、隨從,總能找到藉口。

  可是如同安國公這般培養如此多的死士,還是罕見。

  便是唐丞相都忍不住有些吃驚。

  他知道安國公那老賊膽子大心也夠狠,只是沒料到他的膽子能這般大,便是唐家也沒有在京城養那麼多死士啊。

  唐丞相想要的是與皇室共治天下,畢竟只有千年的氏族沒有千年的皇朝。

  若是皇帝能一直弱小那是最好,只是京城中藏著這麼多亡命之徒,他這個百官之首竟然不知?

  這可是大大的錯處。

  唐丞相面色一凜拱手上前,跪地行禮道:「陛下此事實在驚人,需大理寺徹查安國公府!」

  他端的是一副大義凜然,公正無私的模樣。

  方長鳴起身道:「臣附議。」

  跪在地上的唐丞相暗自罵了句髒話,你附議個屁!看你那樣子便是早早就知曉了,安國公家小公子遇害那日此人還求到了自己府上!方長鳴你如此愛演怎麼不去做戲子?!

  季連惠也一拱手道:「臣附議!」

  蒙齊也上前道:「臣願從旁協助大理寺查抄安國公府!」

  傅景再也坐不住了,他跪倒在地,涕泗橫流。

  「陛下!陛下!臣是冤枉的!此人信口開河!」

  「住口!此人是陛下暗中保下的人證,連死士老子都給你抓過來了,你還有臉說什麼信口開河?!」蘇碩呸了一聲,安慰日子膩味了,你藏那麼多人?還冤枉?冤枉這兩個字讓你說出口都覺得委屈!

  蘇碩的話十分粗俗,但是蒙齊完全沒有阻攔他的意思,這已經表明了蒙齊的態度,而目前來說蒙齊的態度便是禁軍的態度。

  「來人,堵住嘴拖出去。」白明理擺手道,「該冤枉的人,如今還躺在京兆府中,蔡愛卿雖說要驗明屍身,但今日已經是第三日了,你卻連將孫兒的屍體帶回去的念頭都沒有,你有何等臉面叫冤?」

  兩旁的侍衛手腳麻利的將傅景的嘴堵了,直接拖了下去。

  俞尚書雙手緊緊扣在一處,查抄安國公府?

  那他同安國公的信?

  俞尚書一個慌神,竟是踉蹌一步,高成林從後扶住自己這位長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