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賈鄉也想看啊,他強忍著好奇將摺子遞給了唐丞相。

  唐丞相一瞧就樂了。

  好啊,方長鳴果然是個能臣,自己該是帶著沈崢親自上門拜訪,也好解開兩人之間的誤會,往後同朝為官,該是要和和美美才是!

  俞尚書看了摺子後臉卻是一下子垮了下來,這摺子上的辦法再好,他也不能同意!

  輪到季連惠時,他焦急地一目十行地看了下去。

  「好啊,贖買和分發都不合適,家徒四壁卻有青壯者服徭役後便能得種子,富戶捐銀子給國庫,也能得種子,這法子好啊。」季連惠笑道。

  六部本就缺錢,讓那些能夠用銀子抵扣徭役的富戶交些銀錢是應該。

  南方多富商,其中鹽商更是多,不賺這筆銀錢實在太虧了。

  「啊?若是如此,家中只剩老人幼子之人又要如何?更何況若是只讓工部參與,怕是顧不了如此多。還有軍戶大多也要耕種,怎麼能落下他們呢?」兵部尚書一聽,自己機會來了!

  兵部本就窮,糧草兵馬哪個不要銀錢?

  既然要捐錢給國庫,那捐給誰,這銀錢怎麼用都要說清楚啊!

  還有他們軍戶家中大多貧苦,自己這個兵部尚書該是多爭取爭取才是。

  沈大將軍一看,柴器此人竟也跳起來了,他心中暗恨,柴器雖然是他的部下,可這些年到底是心野了。

  「柴大人不必憂心,這些方大人都想到了,老弱都是入冊了的,老弱便是得了良種怕是也不能保住,捐出的銀子可以修整慈孤院,撫養老弱才是正經,不該逼他們種地,他們如何能夠守住田地呢,軍戶便更不必說了,軍戶都是要服徭役,只是他們還要練兵,按照方大人所寫,軍戶服徭役時該多得些種子,方大人想的細細的,都寫得極好。」

  季連惠將摺子往柴器手中一遞,倆人都是武官,挨得近。

  柴器也不客氣,直接翻開看了。

  文臣寫得摺子大多文縐縐的,柴器看著頭疼,方長鳴的摺子卻不一樣。

  將人化成幾類,對不同的人,自有不同的法子。

  捐出的銀子,六部皆有份,工部能多得些,畢竟徭役大多是工部管理,大多是修整堤壩和城牆等等。

  該如何將其記到縣令等小官考核,方長鳴都寫得清清楚楚。

  他當了許多年的縣令,沒有比他更清楚大齊基層管理的流程的。

  官員小吏都能得些好處,這樣自然不會剋扣種子。

  至於那些什麼秋闈、春闈,分發給學子的一些種子,怕是天下學子都要頭懸樑錐刺股的學習了!

  這可事關能不能先一步得到種子啊。

  「陛下說的是,方大人這法子極有意思!」柴器立即說道。

  白明理看著俞尚書難看的臉色,但笑不語。

  第29章

  「陛下, 此事事關重大,不可輕易決斷,不如容後再議。」俞尚書深知, 方長鳴寫的法子並無不妥,他雖是皇商出身,但也當了這麼多年的戶部尚書,眼光還是不缺的, 如今的形勢,倒不如先緩上一緩。

  白明理眉頭微微皺起。

  這是說不過,便想要退了。

  讓他回去, 暗中不知要鬧出什麼事來。

  「既然茲事體大,更該早些決斷, 更何況馬上便是秋闈,方大人的摺子,若是能早些施行, 百姓也能早日知曉陛下的聖名。」唐丞相第一個不同意退朝。

  今日不把話說清楚,來人工部定然要同戶部平分這功勞!

  這可不是唐丞相想要看到的。

  「陛下,唐丞相說的有理, 方大人的摺子既然可行, 不如早些決斷, 只是這孤老的戶籍,還有同富戶贖買到底繞不過戶部。」季連惠站起身,拱手說道, 「陛下依臣看來,方大人這摺子寫得極好, 只是戶部和工部還需一同處置才是。」

  季連惠深知,方長鳴在摺子中留了暗扣。

  窮寇莫追, 真要把戶部逼急了,工部到時怎麼統計老弱,怎麼推行這摺子上的策略。

  兩部既然不能撕破臉,自然需要一個和稀泥的人。

  季連惠自覺讓他來摻和這一腳,唐丞相和俞尚書,好歹能給幾分薄面。

  「臣以為極是!兵部必定支持趙大人同俞大人。」柴器立即跟著行禮道,兵部既然能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柴器自然想要趕緊定下來。

  至於沈大將軍如何想,反正此事到底不是他們這些武官能夠決定,既如此還不如多撈些好處。

  沈大將軍沉默不語,似乎是默認了柴器所言。

  方長鳴眼中閃過暗芒,看來這朝堂上的聰明人還真不少。

  「臣因為,方大人的法子極好,是該儘快定下來。」工部尚書趙湯說道。

  唐丞相聽他如此說,便明白趙湯也在提醒自己,不該得隴望蜀,此事若想要儘快定下來,他是必定要退一步了。

  唐丞相瞧了方長鳴一眼,法子既是他提出來的,不知方長鳴有沒有後手。

  方長鳴笑笑說道:「臣以為,摺子上的法子能否施行,自是少不得工部同戶部共同發力。」

  他將問題推了出去。

  讓工部和戶部合作?

  其中若是沒有內耗,方長鳴的名字就倒過來寫!

  既然有內耗,必定需要新鮮血液,明年的春闈,正是給戶部換血的好時候。

  方長鳴哪有不答應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