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讓這些個太傅翰林想去吧,只不知男主看了這題會是什麼心情……

  第3章

  在白明理陷入黑甜的夢鄉時,旁人可沒有他這般安然。

  龍溪宮中一個不起眼的太監,對著宮外巡邏的某個平平無奇的親軍比了個手勢。

  伺候筆墨的宮女,急匆匆地去了恭房,她一咬牙將她沾了墨汁的小拇指指甲掰斷丟到了恭房東南方角落。

  ……

  唐府主院書房。

  唐丞相不安地踱步,他作為輔政大臣,在小皇帝病重的時候理應在側殿待召。

  這是臣子的本分,可俞太后卻以他們已經守了七八日,憐惜他身子的理由讓他們出宮休息。

  小皇帝不知是死是活,他怎麼能安心歇息?

  怕是那妖后又要瞞著他們做什麼!

  只可惜那妖后到底是小皇帝的娘親,他只能謝恩出宮。

  「父親,稍安勿躁,這個時候最是不能亂了方寸。」唐丞相的長子唐致端坐於下手的雕花木椅上,整個人倒是稱得上氣定神閒。

  俞太后如今要瞞著他們對小皇帝做出什麼,他們正好有理由護駕,想來小皇帝暫且死不了。

  這道理唐丞相怎能不知?

  他脾氣慣是火爆,原不適合當一族之主。

  但因他有幾分理政的本事被老皇帝看重當了輔政大臣,又是唐家嫡長子,怕還當不上這唐家家主之位。

  「爹的好孩兒,如今我怎能安穩的下來,明知那婦人要行不軌,我們卻只能等。」唐丞相一屁股坐到了木椅上,結實精美的木椅竟也發出一聲吱嘎聲,唐丞相身材高大,體格雖不算魁梧,但現下因多日未眠雙眼赤紅,氣息粗獷,看著倒像是個武夫。

  突然書房的門被敲響。

  一塊沾著鮮血和墨水的指甲送到了唐丞相手上。

  「墨?」唐丞相一雙眼睛瞬間眯起,「陛下竟然親自寫了什麼東西。」

  他們出宮時小皇帝還昏迷不醒,根本無法持筆。

  可龍溪宮中伺候筆墨的宮人都傳出了消息……

  「父親,收拾一下,我們得儘快入宮。」唐致一雙丹鳳眼中全是寒意。

  他到是不擔憂俞太后狗急跳牆出什麼昏招,怕就怕在小皇帝真的留下一道旨意。

  哪怕是被強迫留下,俞太后也占了名正言順四個字,總是對他們不利。

  「好。」唐丞相當機立斷。

  等唐家的馬車到了宮門口時,『恰巧』碰上了也在宮門口等待的沈家與安國公的馬車。

  「安國公竟也到了?」小廝傳來消息,唐丞相不由得吃驚。

  「那老不死的竟然也來了!稱病稱病,他都病了三年了,也不見他去死,如今到時急急來了,這宮中哀家已經拔了不少釘子,只是沒想到他們的耳目還如此靈敏。」俞太后一甩衣袖憤憤地說。

  此時她已經完全褪去了那幅慈母的面孔,回到自己的慈安宮,又有父親在,俞太后的言行不由得放肆起來。

  她心中有氣,更多的卻是慶幸,宮中耳目眾多,父親同她的籌劃還是太匆忙了些,到底不好收尾,只怕往後要被唐丞相他們抓住尾巴。

  「掃尾的事?」俞尚書並不接女兒的氣話,開口問道。

  「女兒已經將東西都處理了,至於兩個侄女,女兒就說是帶入宮中跟女兒作伴的,等皇上身子好些,讓他們見幾次面,若是能有些少年情分那是最好。」

  「如此甚好。」

  「這些真是小皇帝醒來寫的?」

  俞尚書拿起手邊放著的兩張宣紙。

  他們俞家四代都是皇商,在江南經營有方,最不缺的就是銀錢,這有了銀錢就算是商戶不得考科舉,也能給子孫請到好夫子。

  總是有願意為金銀折腰的文人。

  俞尚書對《算經》也算熟悉,可他竟然看不出這古怪的題是何意!

  因為手上無力,這紙上的筆跡歪歪扭扭缺胳膊斷腿,但他學識又告訴他這不是小皇帝隨意寫的。

  「正是,不知道那孩子心裡又打的什麼主意,醒來後什麼都不問不管,竟是就寫了這些又昏睡了過去。」俞太后微微頷首說道。

  「請幾個老翰林和李太傅過來,娘娘既然心中對那幾位有氣就等翰林來了之後再召他們入宮,讓他們再宮門外等一等,娘娘你也消消氣。反正此事瞞不了許久,既如此便按照陛下的意思傳閱天下吧,陛下便是想要穿出好學的名聲也無妨。」

  俞尚書眼中閃過一絲冷意。

  現下皇帝身子弱,需要養著,等皇上生下小皇子,好學的皇帝因為鑽研學問病逝,倒也是合情合理。

  俞太后點點頭,她也正有此意,以往也不見那孩子看《算經》,怎的會病了一場便喜愛上了《算經》?

  她不通《九章算術》,只當是那孩子隨意寫的,到底還是個孩子,做此事能有什麼用處?

  至於宮外那幾位,既然來了,那便等著吧。

  幾個俞尚書門下的翰林被召來時都很惶然。

  如今陛下昏迷不醒,他們不過是小小翰林,清貴是清貴,可手中無權,不知此時被召所為何事。

  李太傅倒是不惶恐,他只是疑惑,他是清流與唐丞相走的更近些,太后娘娘和俞尚書竟然在此時找他?

  「你們看看,這《算經》中的題寫得對不對。」俞尚書給宮人使了個眼色,宮人便抬著皇上所看的那兩頁《算經》與寫出的答案走到幾位翰林和李太傅面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