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能明白我的意思。」李琳琅說著,又開始急急地寫下一封。

  素霜見李琳琅這病急亂投醫的模樣,不禁搖了搖頭,又上前一步,說道:「殿下,沒用的,他們不會幫忙的。事情發生這麼久了,也有些膽子大的拐彎抹角求過情,可皇帝並沒有理會,這些人也沒有出手。他們不會冒險的。」

  「總要一試。」李琳琅卻十分執拗,執筆在紙上寫個不停。

  「殿下,」素霜的語氣更嚴肅了幾分,「你我都明白,若要保住楚王的性命,需得從皇帝那裡下手。若陛下不願放他,便只有劫獄一條路。朝中大臣,指望不上的。他們越是求情,皇帝便越是疑慮,就如同幾年前那樣,牽連的人越來越多。殿下,難道你忘記了姜皇后嗎?她究竟是為何絕望自盡,不就是因為看透了此事上的無能為力嗎?」

  李琳琅聽她提起姜皇后,手中的筆一頓,渾身的力也泄了。她無力地鬆開了筆,那筆便「啪」的一聲掉在了宣紙上,留下一道觸目驚心的墨跡。「是啊,」李琳琅苦笑,「姜皇后都沒有辦法,她那樣堅強,卻也被此事折磨得心灰意冷……」

  「殿下,恕我直言,」素霜十分冷靜地說著,「皇帝直言楚王謀逆,便是沒想讓他活著。當下,我們要做最壞的打算。」

  「最壞的打算……」李琳琅重複著,又搖了搖頭,「難道一點生機都沒有了嗎?」

  素霜想了想,難得地開始安慰人。「但殿下也不必太過憂心,楚王畢竟是皇帝如今唯一的嫡子,朝野上下有不少人都對他寄予厚望……」可素霜說到此處,卻也說不下去了。這聽起來,只是更像另一個要處死李景修的理由。

  「可是我不明白,」荀旖開了口,疑惑地問著,「楚王喜歡和文士往來,這是眾人皆知的事情,怎麼偏偏忽然就將和他往來密切的文士給查了?皇帝早就因曾經的事對楚王心生厭惡,又痛恨他的直言不諱,忌憚他在朝中的聲名,可從前皇帝也只是不停地給楚王安排吃力不討好的活來折騰他,至多杖刑再禁足,怎麼這次,竟要痛下殺手,一點轉寰的餘地都不給他留?」

  荀旖說著,疑惑地看著兩人。李琳琅忙問素霜:「近日來宮裡可有什麼可疑之處嗎?還有朝中大臣,他們可有形跡可疑的嗎?」

  素霜想了想,搖了搖頭:「這倒不曾。這些年雖未再大興文字獄,可宮裡對這些文字上的事還是很警惕,常常去查那些文人雅士的作品。如今的文人雅士為了避禍,在詩作中也少有直抒胸臆的,多是吟詠書齋生活,說些風花雪月之事。那些淮南文士,早就不知被查了多少遍了,不知為何,這次卻查出了不對來。朝中大臣的往來,似也沒什麼可疑。」素霜說著,頓了頓,又道:「但不一定。」

  「為何?」李琳琅連忙問著。

  素霜道:「自香丘死士被寧成伯發現後,香丘行動都更謹慎了些,在跟蹤監視時,不再像從前那般跟得那樣近了。有時,我們只知哪幾家有往來,卻不知其密議之事。」

  李琳琅聽了,眉頭緊鎖。只聽素霜繼續說道:「目前安排在各府中的細作也不多,且時日尚短,他們暫時也打聽不到有用的消息。」素霜說著,嘆了口氣。

  「難道、難道……」李琳琅說著,聲音止不住地發顫,「難道真是因為,如今,乃是元崇三年嗎?」

  「琳琅……」荀旖心疼地喚了一聲。

  「元崇三年,可有什麼講究嗎?」素霜不解。

  李琳琅沒有回答,荀旖也只是沉默。她們都知道,元崇三年本就是李景修原本的死期,可誰都不願提起了。

  素霜見二人沒有回答,便也沒再多問,只是沉默著肅立一旁。這書房一時陷入了長久的沉默,所有人都在思考對策,卻無計可施。

  不知過了多久,李琳琅無奈地搖了搖頭,苦笑著抬頭看向窗外天色。她在這裡蹉跎了一下午,如今日已西斜,可她仍是束手無策。荀旖見李琳琅眼裡儘是絕望,也顧不得素霜就在一旁,終於忍不住,上前輕輕擁住了她。

  「琳琅……」她喚了一聲。

  「荀旖,」李琳琅望著窗外,眼裡噙著淚水,卻擠出了一個笑容來,「他是我的家人啊……」她說著,頓了一頓,卻忽然站起,抬腳便要走。

  「琳琅,去哪?」荀旖忙在她身後問著。

  「更衣,」李琳琅說,「進宮。」她的語氣很是堅定,毋庸置疑。可荀旖看著她在夕陽下的的背影,卻莫名品出了一絲悲壯的意味來。明知不能求情,卻還是要求情;明知求情無用,卻還是要一試……這不是因為蠢笨,只是因她重情,且她實在無計可施了。

  「琳琅,」荀旖叫住了她,卻也有些哽咽了,「我等你回來。」她不打算攔她,她知道,那是她心中所願。李景修是她在這個世界的親人,是她這一生中少有的給了她溫暖的人,她怎麼能攔著她去救呢?

  李琳琅聞言,微微側過頭來,擠出來一絲笑容。「放心,」李琳琅說著,又看向素霜,「素霜姐姐,還請你規劃一下劫獄的事。若我求情不成,便,只有這一條路了。」她說著,便又看向了門外,迎著夕陽,大步向前,頭也不回地走了。

  「萬物皆會為情感衝動,而在深思熟慮後依舊選擇衝動的,唯有人……也不知,這是幸事,還是不幸。」素霜看著李琳琅的背影,嘆了一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