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青壯挖蓄水池,老年人和孩子就編水池蓋,主打的就是從老到小都不放心,大家都要忙起來。

  雖然這個夏天過得很累人,但是成果還是很斐然的。

  大大小小的蓄水池在趙家村遍地開花,而地里的糧食也都漸漸成熟,正向著金色進發。

  終於幫著把每一塊田地邊都挖了一個蓄水池的趙然,這才坐下來歇一歇。他先用異能砸出大坑,其他人再把泥巴挑出去。這個活比他們親自動手挖要輕鬆多了,就是有點費趙然的水異能。

  蓄水池如果水放滿,可以保證田地里半個月的澆灌。

  別小看這半個月,因為這半個月可是糧食產量能不能提高的關鍵。

  有了這些蓄水池,他們就能輕鬆多了,最後這半個月不需要到處找水,起碼井水不會被他們抽得太狠。

  去年村子裡的吃水到最後都緊張了起來,就是因為大家抽乾了井水去澆地。

  今年由趙然抽時間把每個蓄水池都蓄上了水,大家就不用動井水了。

  至於河水,稻田都不夠用呢!

  更不要說河水離山上太遠,抽水不現實。沒有這麼長的管子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河邊的稻田也不能不管啊!

  總之蓄水池的好處所有人都看得到,所以趙然一說他們就響應。

  在幹活完的時候,還要抽時間挖池子。不過他們也不用擔心會累到自己,因為他們不是第一勞動力,趙然才是。

  第39章

  趙然一個水球就能砸出一個大坑, 但是要變成蓄水池,就得大家自己努力。

  把蓄水池挖出理想的大小,然後鋪上一層塑料膜, 再填上碎石子,又用水泥糊平。

  最後這個蓄水池才算修好。

  為了這個蓄水池,水泥廠剩下的水泥和河沙都讓他們村包圓了。反正現在也沒有人搞建築,水泥廠甚至還便宜了三分之一的價格, 算是打包價了。

  哪怕有多,大家也沒選擇退貨, 而是留下來打算回頭做個什麼都能用上。

  趙然是打算在他們家附近挖幾個魚池, 裡面養上魚, 冬天別的不說,魚要管夠吧!

  因為這個想法,趙然還真挖了幾個大魚池,在河水露出河床的時候, 趕緊下去撿了一大堆的魚放進魚池。

  經過一個冬季和大半個夏季,魚長得還挺肥的。

  不僅趙然來撿, 村子裡的人有一個算一個, 全都下河撿魚。

  魚用鹽醃上,也可以直接放在冰箱裡急凍。

  主打一個能撈多少就撈多少,吃肯定是吃得完的, 就算吃不完也可以攢起來,畢竟冬季他們都要靠著魚肉補充營養了。

  趙然家則不同,沒醃多少鹹魚,挑了最大的魚放進冰箱急凍。

  這種凍過的魚清蒸是不行的, 沒有新鮮的好吃。

  也不能做成酸菜魚,因為也不好吃。只有紅燒, 或是炸成塊後再用來紅燒。

  對了,大家在田邊種的黃豆也熟了,撥回去後把豆子敲下來,留下一部分,剩下的都由國家收走了。

  現在大家吃的醬油,都是由國企生產的。然後每家每戶一年可以分到十斤醬油和五斤陳醋。

  還有鹽也是一樣,每家每戶一年三十斤鹽。看著挺多,可是對蜀省人來說還真的不算多。

  雖然不用做臘肉,主要是沒肉可以做了,現在的肉都定量了,哪裡有肉給大家做臘肉哦!

  所以這些鹽除了正常吃用外,就是用來醃鹹魚和做泡菜了。

  只需要醃這兩樣的話,省著點還是夠吃的。

  現在蜀省人用鹽不能像以前那般想用多少就用多少,做飯的時候都要算著用,經過一年的時間,蜀省人的口味都變得清淡不少。

  可不是嘛,以前大家都是濃油赤醬的,趙然一家剛回村子都吃不習慣,因為菜比他們平時吃的要咸。

  再說了鹽又可以放很長時間,大家現在省著點用,萬一什麼時候需要大肆用鹽,難不成找村子裡的人借?

  可是大家都是三十斤鹽,自己家都不夠吃的話,其他人又怎麼可能夠?

  所以借鹽是不可能,只有自己平時用的時候省上一點。

  像這些調料上面會派車每個村每個村的送,大家甚至不用出村就能分到。

  當然錢不能少,也可以用物資抵。

  趙家村就是用黃豆抵的,當然還有一些野菜乾等,這些物資上面都不嫌棄。

  只要是能吃的,哪怕味道差一點,都可以抵。

  趙然家不缺物資,用一車蔬菜多拿了百斤鹽。

  他們國家不缺鹽,所以除了鹽別的調料都不能超額。

  趙然也懂國家的顧慮,畢竟除了鹽其他調料的生產都需要時間,還需要主料。

  如果在他這裡開了口子,後面就不好收場了。

  所以趙然只換了鹽,別的都沒多換。

  他都這樣了,讓那些一心想讓趙然出頭的人失望極了。

  沒有人帶頭,他們也不敢做那個出頭的人。

  就這樣,每家每戶都換了基本調料。

  哦,還有食用油。

  趙家村是自己種的菜籽打的油,也是國家派了專門榨油的人,一村接一村的榨油。

  榨油不用給錢,用油抵就行。

  十斤菜油,就要給一斤給國家。

  雖然大家都認為分得有點多了,但是考慮到國家的不容易,所有人都認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