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蕭柔無語,不知道這是什麼歪理。
就在父女在水榭亭上聊天之時,宮裡突然來人,說是陛下即駕臨蕭府。
蕭蔘又恢復一副精明能乾的皇商形象,帶著蕭柔前往前庭接駕。
新帝是攜鳳冠、金冊以及皇后翟服過來的。
今天是他在宮中選妃的日子,她聽聞宮中提前好些日子就在張羅這事了,弄得好生隆重,京中許多貴女擠破頭地想要獲得選妃資格,他卻在這樣的日子出宮,來到蕭府。
「柔柔,朕問你,可願意嫁我,和我相攜一輩子?」
微安一襲龍袍,頭戴天子冠,一來就所有人都得跪他,而他卻親自捧著鳳冠,認真地問她。
蕭柔被他扶起,環顧他身後那些身穿紫服紛紛低著頭的宦官,疑慮道:「陛下...這樣任性,不好吧?」
微安拉著她的手,「蕭氏是惠淑皇貴妃的母族,世代賢良,為朝廷立下功勞無數,柔柔你完全夠資格站在朕身邊,當朕的皇后,並無不妥之處。」
「可是...」
不等她開口拒絕,他立馬又道:「你應該清楚朕為人,朕不是那種願意與女子周旋的人,所以,雖說要辛苦讓你打理後宮,但日後大概也只需管管宮女的事罷了,與其把人往後宮裡擺,荒廢人家的一生,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要冊封。」
其下之意就是,他會為她,虛設後宮。
那些紫衣宦者聞言,眼波微動,卻依舊只是維持著垂首侍立的姿勢。
她爹和蕭家其他人聽了新帝的話,都露出驚愕的神情。
實在沒有聽聞過歷朝歷代有哪位皇帝會為一女子虛設後宮的。
不等蕭柔來得及做反應,蕭蔘立馬叩首道:「謝陛下厚愛,蕭某日後必定全力協助陛下,為陛下肝腦塗地、在所不辭,只要是錢財上有任何難題,蕭某自當盡力為陛下解決!」
蕭柔錯愕不已地盯著她爹,兄長們已經一氣兒呼啦啦在其後發出「肝腦塗地」、「死而後已」的言論來。
這個皇后,不當也得當了。
蕭柔事後氣呼呼問她爹,「爹爹還說疼女兒,還不是一看人家當上皇帝了,就巴著把女兒獻上去!」
知道女兒也只是隨意調侃,蕭蔘得意道:「乖囡,這哪能不嫁啊?他是誰啊,皇帝啊,一朝皇帝為你把後宮都廢了,你不嫁不是要叫一國皇帝絕後嗎?後果你能承擔啊?」
蕭柔哼哼。
蕭蔘眯眼,「好啦,別的你擔心的都不是事,現在大晉除了缺錢外還是缺錢啊,錢的事,是你爹爹強項啊,與其從老百姓手裡擠,還不如讓你爹想個法子叫那些地方鄉紳心甘情願把錢送來呢,你想想啊,百姓日常都受那些鄉紳壓迫,手裡能有多少錢呢。」
「還有你覺得朝政上無人幫扶他,這就更不是事了,只要陛下能趕緊干出些功績來,不需要靠聯姻,那些世家自然會投誠的。現在的局勢,要撈功績還不容易啊?」
雖然從她爹口中說出的話,聽起來讓人覺得那麼輕易,但她知道,實際做起來,不是一般的艱辛。
可微安都能為她邁出這麼多步了,她總不好連最後一步,也不肯去邁。
帝後大婚定在今年的初夏。
關於准皇后的身世,京中諸多人都知道,雖然惹來了一陣非議和不滿,但在某一次金國對大晉發動全面攻擊,大軍被圍困多時,前線缺糧缺之際,是蕭蔘帶領工匠到北部挖礦,湊齊軍餉立下大功的。
春末又即將到水災的季節,蕭蔘給南地籌下善款修築堤壩,協助工部,使工作順利完成,死難人數較往年減少,又立一功。
新帝登基連立的這兩功都同蕭家人有關,朝中想有反對的聲音都得掂量。
這次抗擊金國的地點距離六王封地很近,中途新帝曾下旨讓六王去援兵,但結果很顯然,六王寫了長篇大論的表,說自己身體有恙,先帝駕崩時未能盡臣弟之義進京弔唁,又說很驚訝先帝會選一個半路跑出來的皇子繼承大統,說了許多是似而非的話,句句都在挑撥朝臣和新帝岌岌可危的關係。
就連一直對先帝忠心耿耿的崔世子如今也不知所蹤,有人說他已經去了六王封地,替六王辦事,這麼一來,朝中非議之聲就更大了。
微安這位沒有任何根基,每一步都只能走得如履寒冰的新帝,面對六王明晃晃的近乎露骨的挑釁,只得下詔討檄六王和崔世子,將其二人抓拿進京問罪。
外有外敵,內有災患,這樣的時候,如果再加六王的威脅,朝政岌岌可危。
六王看完朝廷頒發的通報後,對崔燕恆道:「你的計策挺有用的,新帝開始有些慌了,看來朝中局勢,他並不是把握得很好。」
崔燕恆身著封地官服,揖手道:「王爺是宏厲帝和孝怡皇后所出的太子,若不是先帝的算計,王爺才應該的大晉的主,當年先帝雖然把那些發出對他不利言論的臣子處置了,但做過的事,又怎麼能徹底抹殺呢?」
「王爺才是天命之人,只要新帝倒了,二皇子無心朝事,按目前的形勢,只要臣替王爺把當年之事加以渲染,一切,就順水推舟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就在父女在水榭亭上聊天之時,宮裡突然來人,說是陛下即駕臨蕭府。
蕭蔘又恢復一副精明能乾的皇商形象,帶著蕭柔前往前庭接駕。
新帝是攜鳳冠、金冊以及皇后翟服過來的。
今天是他在宮中選妃的日子,她聽聞宮中提前好些日子就在張羅這事了,弄得好生隆重,京中許多貴女擠破頭地想要獲得選妃資格,他卻在這樣的日子出宮,來到蕭府。
「柔柔,朕問你,可願意嫁我,和我相攜一輩子?」
微安一襲龍袍,頭戴天子冠,一來就所有人都得跪他,而他卻親自捧著鳳冠,認真地問她。
蕭柔被他扶起,環顧他身後那些身穿紫服紛紛低著頭的宦官,疑慮道:「陛下...這樣任性,不好吧?」
微安拉著她的手,「蕭氏是惠淑皇貴妃的母族,世代賢良,為朝廷立下功勞無數,柔柔你完全夠資格站在朕身邊,當朕的皇后,並無不妥之處。」
「可是...」
不等她開口拒絕,他立馬又道:「你應該清楚朕為人,朕不是那種願意與女子周旋的人,所以,雖說要辛苦讓你打理後宮,但日後大概也只需管管宮女的事罷了,與其把人往後宮裡擺,荒廢人家的一生,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要冊封。」
其下之意就是,他會為她,虛設後宮。
那些紫衣宦者聞言,眼波微動,卻依舊只是維持著垂首侍立的姿勢。
她爹和蕭家其他人聽了新帝的話,都露出驚愕的神情。
實在沒有聽聞過歷朝歷代有哪位皇帝會為一女子虛設後宮的。
不等蕭柔來得及做反應,蕭蔘立馬叩首道:「謝陛下厚愛,蕭某日後必定全力協助陛下,為陛下肝腦塗地、在所不辭,只要是錢財上有任何難題,蕭某自當盡力為陛下解決!」
蕭柔錯愕不已地盯著她爹,兄長們已經一氣兒呼啦啦在其後發出「肝腦塗地」、「死而後已」的言論來。
這個皇后,不當也得當了。
蕭柔事後氣呼呼問她爹,「爹爹還說疼女兒,還不是一看人家當上皇帝了,就巴著把女兒獻上去!」
知道女兒也只是隨意調侃,蕭蔘得意道:「乖囡,這哪能不嫁啊?他是誰啊,皇帝啊,一朝皇帝為你把後宮都廢了,你不嫁不是要叫一國皇帝絕後嗎?後果你能承擔啊?」
蕭柔哼哼。
蕭蔘眯眼,「好啦,別的你擔心的都不是事,現在大晉除了缺錢外還是缺錢啊,錢的事,是你爹爹強項啊,與其從老百姓手裡擠,還不如讓你爹想個法子叫那些地方鄉紳心甘情願把錢送來呢,你想想啊,百姓日常都受那些鄉紳壓迫,手裡能有多少錢呢。」
「還有你覺得朝政上無人幫扶他,這就更不是事了,只要陛下能趕緊干出些功績來,不需要靠聯姻,那些世家自然會投誠的。現在的局勢,要撈功績還不容易啊?」
雖然從她爹口中說出的話,聽起來讓人覺得那麼輕易,但她知道,實際做起來,不是一般的艱辛。
可微安都能為她邁出這麼多步了,她總不好連最後一步,也不肯去邁。
帝後大婚定在今年的初夏。
關於准皇后的身世,京中諸多人都知道,雖然惹來了一陣非議和不滿,但在某一次金國對大晉發動全面攻擊,大軍被圍困多時,前線缺糧缺之際,是蕭蔘帶領工匠到北部挖礦,湊齊軍餉立下大功的。
春末又即將到水災的季節,蕭蔘給南地籌下善款修築堤壩,協助工部,使工作順利完成,死難人數較往年減少,又立一功。
新帝登基連立的這兩功都同蕭家人有關,朝中想有反對的聲音都得掂量。
這次抗擊金國的地點距離六王封地很近,中途新帝曾下旨讓六王去援兵,但結果很顯然,六王寫了長篇大論的表,說自己身體有恙,先帝駕崩時未能盡臣弟之義進京弔唁,又說很驚訝先帝會選一個半路跑出來的皇子繼承大統,說了許多是似而非的話,句句都在挑撥朝臣和新帝岌岌可危的關係。
就連一直對先帝忠心耿耿的崔世子如今也不知所蹤,有人說他已經去了六王封地,替六王辦事,這麼一來,朝中非議之聲就更大了。
微安這位沒有任何根基,每一步都只能走得如履寒冰的新帝,面對六王明晃晃的近乎露骨的挑釁,只得下詔討檄六王和崔世子,將其二人抓拿進京問罪。
外有外敵,內有災患,這樣的時候,如果再加六王的威脅,朝政岌岌可危。
六王看完朝廷頒發的通報後,對崔燕恆道:「你的計策挺有用的,新帝開始有些慌了,看來朝中局勢,他並不是把握得很好。」
崔燕恆身著封地官服,揖手道:「王爺是宏厲帝和孝怡皇后所出的太子,若不是先帝的算計,王爺才應該的大晉的主,當年先帝雖然把那些發出對他不利言論的臣子處置了,但做過的事,又怎麼能徹底抹殺呢?」
「王爺才是天命之人,只要新帝倒了,二皇子無心朝事,按目前的形勢,只要臣替王爺把當年之事加以渲染,一切,就順水推舟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