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沈明酥一愣,回過頭,便見適才那家農戶的老人走了出來,手裡捧著一碗冒著熱氣的茶,走到她面前,顫巍巍地遞了過來,“殿下,喝一碗熱茶。”

  寒風一吹,碗裡的熱氣四散,沈明酥看著那一晚淡淡的湯水,喉嚨莫名一緊,伸手接過。

  仰頭一口飲盡,熱乎乎的茶水,順著喉嚨,一路流到了肺腑,從未有過的暖意,包裹著全身,鼻尖一酸,眸子裡水霧翻滾。

  飲完了,把碗遞給了老人家,“多謝婆婆。”

  那婆婆接過,對她行了一禮,低聲道:“是草民們該多謝殿下。”

  人走後,沈明酥眼眶內的淚才落下來,她從未奢望過有人能夠喜歡她,理解她。

  一碗熱茶,足夠了。

  —

  姜雲冉呆在屋裡也閒不住,上不了雪山,便候在山下幫忙。

  路面不好走,姜雲冉在靴底裝了兩層防滑鏈,拖著一捆柴扛在肩上,雖沒有沈明酥走得輕鬆,但也算跟上了她的腳步。

  沈明酥本以為她是來添亂的,見她當真跟了上來,有些意外。

  姜家在昌都算不上高門,可在昌都安家的門戶,底子差不到哪裡去,一個七品的官員,比有些地方的州府過得還滋潤瀟灑。

  比如說青州的知州,吳文敬窮得叮噹響,上回採辦了一圈物資回來,口袋裡十兩銀子都湊不出來,買糧的時候,還是封重彥掏腰包添上。

  姜家顯然比他有錢,姜雲冉又是姜家唯一的嫡女,想不出來,姜家平日裡是如何培養她的。

  “歇會兒。”見她跟了自己這一段,有些吃力,沈明酥停了腳步。

  姜雲冉卻搖頭,喘著粗氣道:“嫂嫂不必在意我,我能跟得上。”

  自從上回一聲嫂子後,像是開了個口子,再也沒有那麼難為情了,嫌棄叫殿下顯得生疏,如今是一口一個嫂子,喚得極為順口。

  沈明酥也沒去糾正她的稱呼,贊了一聲,“力氣不小。”

  姜雲冉聽她一夸,來了勁兒,“嫂子不知,我自小力氣就大,兒時同二叔家裡的一位堂兄掰手勁兒,掰贏了,害得他至今瞧見我就躲。”

  沈明酥一笑,這幾日太過於沉重,陡然見到一張笑顏,心口鬆了不少。

  姜雲冉跟上她,接著道:“咱們姜家之前是賣豆腐的。”

  大雪封路後,個個都被困在了屋裡,茶樓全都關了門,姜雲冉都快悶死了,此時話匣子打開,便停不下來了,揭起了家底,“順景年之前,商戶沒有入仕的資格,姜家原本也沒指望家裡能出個書生,老老實實做起了商戶,可父親偏生愛讀書,出去賣豆腐手裡還捧著書不放,被祖父祖母呵斥,說他不務正業。誰知,順景帝上位後,改了科舉制度,商人也能趕參加科考了,父親頭一場就拔了個頭彩,中了舉人,一時成了昌都商戶眼中的楷模和希望。”

  “為了讓更多的商人和百姓勤奮讀書,順景帝破格錄取了父親,將其安排在了翰林院任典薄,賜七品官。”

  姜雲冉語氣一轉,嘆息道:“誰知入職即巔峰,這麼多年,還是個七品官。”

  就連後來靠上科舉的那些個商戶,都超越了他。

  是以,姜家坐不住了。

  起初各種壓力都給到了父親,認為是他不努力,不上進,後來父親見熬白了頭,也沒有半點高升的跡象後,便改變了努力的方向。

  聯姻。

  於是,作為姜家大房的嫡女,她便成了唯一能拯救家族的人。

  可惜她自己並沒有攀附權貴的夢想,也沒有繼承到父親的書香氣息,倒是遺傳到了家族的老本行,喜歡推豆腐。

  小時候便跟著母親推磨,練就了一雙好臂力。

  家中長輩見她整日泡在豆腐堆里,對她燃起來的希望,很快撲滅,但潑天的富貴說來就來,還未及笄,便被昌都第一大戶看上了。

  聽媒人說是封家二夫人看中了她樣貌。

  定親時她才十二,半大的孩子,常被幾個兄長稱為猴子精,哪裡來的樣貌可言。

  府上的幾個姑娘漸漸地長大,每有宴會,必會收拾打扮一番,興高采烈地去,嘰嘰喳喳地回來,議論這家公子,議論那家公子,看著幾人羞答答的神色,她只有觀望的份。

  別說去宴會,就連去街市都要戴個帷帽上。

  因為她許的是人家是昌都最有權勢的封家,祖父雖是商戶,卻格外注重規矩,說高門大戶講究多,最好不要拋頭露面。

  不出去,只能呆在家裡。

  閒下來,她便喜歡推豆腐,待嫁了五六年,她便推了五六年的豆腐,瞧著細胳膊細腿,實則力氣不小。

  如今可算有了用武之地。

  她一通說完,只為磨了一下嘴皮子,活動一番舌頭,沒指望沈明酥來回應,木柴往肩頭上一扛,抬頭望了一眼天,高興地道:“嫂子,雪好像真的停了。”

  早上停了後,這都大半日沒落了。

  沈明酥也察覺到了,“是停了。”腳步沒再停留,同姜雲冉道:“別再說話了,保存力氣,送完這一趟,咱們去看看路。”

  姜雲冉說了這一陣話,確實喘得厲害,乖乖閉了嘴。

  送完木柴,兩人剛從村子裡下來,便聽到身後傳來了一道疾馳的馬蹄聲。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