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穆清辭想起之前答應青衣,要替她尋找劉喜和惠妃。她現在過來提醒她,絕對是赤.裸裸的警告吧。

  她倍感頭疼,卷到這種皇室紛爭里去,只怕不會有什麼好結果,她真想撂挑子不干!

  她只想和素問兩人過平平淡淡的日子,離這些麻煩的人、麻煩的事遠遠的,咋就這麼難呢?

  …

  青衣走後不久,袁嘯天便派人過來請穆清辭去偏廳商議事情。

  素問喝過藥休息了,穆清辭便沒驚動她,獨自前往。

  進去偏廳,最上首坐著的正是袁嘯天,下首是沈臨江和張流,其餘人侍立在他們身後。

  袁嘯天見她進來,熱切道,「清辭你來了,快坐。我正和臨江商量,應該先攻占哪個地方作為據點。你也說說你的意見。」

  穆清辭掃了一眼屋子,根本沒有座位,讓她坐哪?

  沈臨江嗤笑了一聲,「元帥,她昨天還咄咄逼人,怒斥你嚴酷無情,只怕她早就對你心生不滿。這種人怎能放心用她?」

  袁嘯天道,「臨江,這事我心裡有數,你無需這樣針對她。」

  沈臨江想要殺她的心思早就昭然若揭了,穆清辭看他恨她卻又始終干不掉她的憋屈樣子,就覺得開心。

  如今袁嘯天對沈臨江有疑心,才不會聽他挑撥。

  穆清辭笑得眼睛都不見了,「沈將軍,你別忘了,我和素問已經成婚。元帥可是我的伯父,我是什麼人,他比你清楚,用不著你在這裡搬弄是非。」

  「你——」沈臨江仍對素問念念不忘,聽見她這話,氣得臉都黑了。

  他正想當眾指出她女子身份,就被袁嘯天打斷,「行了,請你們來是來商議正事的,不是來聽你們兩個鬥嘴的!」

  接著,眾人重新議起正事。

  有說往北走,與犬戎合作,也有說往南走,聯合南方的義軍,也有建議獨立山頭的。

  穆清辭完全聽不懂他們在說些什麼,只覺得吵鬧。

  她專心盯著袁嘯天身前桌上的各色茶點,眼睜睜看著他將那碟梅花形狀的茶果子,吃了個乾淨。

  真有那麼好吃嗎?穆清辭暗暗猜想,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最後,袁嘯天拍板先攻下撫州城松河縣。

  此地駐軍少,糧田多,下轄鄉鎮共二十萬人口。袁家軍又多是撫州人,熟悉地勢,方便他們據守,積蓄力量,再慢慢圖謀北上。

  袁嘯天因摔斷了腿,需要修養一段時日,詢問在場的人,「誰願領兵出征,攻下松河?」

  這個任務不能說有多艱巨,只是眾人不願搶沈臨江的功勞,一時間都沒有出聲。

  倒是穆清辭眼前一亮,她要是答應下來,豈不是就可以順理成章的帶著素問跑路了嗎?

  穆清辭立刻舉手,「元帥,我願意帶兵出征松河!」

  袁嘯天掃了她一眼,沒有說話,目光落到沈臨江身上。

  沈臨江這時才不緊不慢地說,「松河縣尉蔡金年是前太子的舊部,太子倒台後,他遭貶謫離京,一直鬱郁不得志。我願寫信給他,邀他裡應外合,與我等共成大業。」

  這時,袁嘯天好像才想起沈臨江三皇子的身份。他一改先前的威勢,讚許地點了點頭,「三皇子,你真有先皇遺風!如今朝廷暴君當道,蔡金年若是明理,自會站在我們這邊,剷除奸賊,助你榮登大位。」

  袁嘯天站起身,拍了拍沈臨江的肩膀,語重心長道,「只盼到了那時,你不要忘了我對你的鼎力相助。」

  沈臨江頗為吃驚,不明白袁嘯天為何說出這樣的話來。畢竟他才救袁嘯天出獄,不說袁嘯天會感激他,至少也不該疑心他會過河拆橋啊!

  罪魁禍首穆清辭正在旁邊看戲,將沈臨江驚疑不定的神情盡數收進眼底。

  如今沈臨江就是光杆司令一個,空有個皇子身份,比不上手裡有兵的袁嘯天,只怕他遲早會生異心。

  而袁嘯天也不是傻的,他已經對沈臨江生了疑心,又如何會盡心襄助於他?

  她倒要看看這兩人要如何收場。

  …

  沈臨江領兵攻占松河之事議定後,眾人先後離開偏廳。穆清辭剛想走,就被袁嘯天喊住,「清辭,你留下來,我有事問你。」

  穆清辭只好留下,笑著問,「元帥,你要問我什麼事?」

  她看見袁嘯天身後還站著兩個侍衛,腰間佩劍,看起來就不是好招惹的,瞬間放棄了趁袁嘯天腿腳不好偷襲他的念頭。

  袁嘯天說,「我聽說素問犯了舊疾,她身體好些了嗎?」

  穆清辭可不想讓袁嘯天知道素問如今的身體狀況,謹慎道,「多謝元帥關心,你也知道,她這是小時候落下的病根,吃點藥調養調養就好了。」弦珠復

  為了打消袁嘯天探究的心思,她胡亂扯道,「對了!我之前從一個名醫那裡得了個藥方,說是照這方子抓藥,吃上幾個月就不會發病了。」

  袁嘯天果然不再多問,「好,你將要買的藥你告訴張流,讓他安排人去採買。素問如今病著,此次出征你也不用去了,就留在這裡陪素問養病吧。」

  光聽他這話,不知道的還以為這伯父多關心自己侄女呢!

  穆清辭可不信他,這死老頭葫蘆里肯定沒賣好藥,只是她暫時猜不出來他想做什麼。

  袁嘯天接著說,「現在不比從前,我另外也派兩個人保護你們的安全。隨雲,游風,他們跟隨我多年,知根知底的,有他們保護,我也放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