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糟了,中計了,魯威王舊部是誘餌!干州上遊河道與河嶺相連,河嶺水患未除,他們打算大水灌城,糧草受不得潮,失了糧草,褚奕必死無疑。」那裡還有他的阿父!

  「快!你快馬加鞭前往干州!讓褚奕撤兵!一定要撤兵!離干州遠遠地!」

  「可是……娘娘,倘若干州是誘餌,那麼他們是真實目的又是什麼?」

  孟棠一張臉冰冷無比,她道:「匈奴人的探子入了京,你說他們的目的是什麼?」是入主內都!

  六耳一驚,立刻明白了,他說:「我現在就去。」

  六耳轉身就走。

  孟棠問:「京內還剩多少兵馬?」

  「四營加起來不足兩萬,其他人都隨陛下出征了。」

  孟棠心一沉。

  第234章 生擒皇后

  褚奕先前壓制流言的方式太過殘暴,現下皇帝不在京城,讓眾人沒想到的是,流言竟迅速反彈了。

  六耳離開沒幾天,京外便出現了上萬頭大闊臉、耳朵穿環之人,是匈奴人!

  「胡人鐵騎踏馬來,胡人鐵騎踏馬來!」

  內閣震動不已。

  周閣老說:「稍安勿躁,先飛鴿請示陛下!」

  有官員道:「這還請示什麼?我算是明白了,那首童謠根本就是預言!看吧,這就是不廢后的下場!」

  「哈,你們知道朔北有多少胡人嗎?」

  「只怕是朔北聯合胡人,徹底反了!」

  「荒謬!說這話要拿出證據來!」周閣老怒斥道。

  「證據?現在埋伏在京外的上萬胡兵不就是證據?可能還不止上萬,只怕是有數萬之多!」

  「早知如此,本官那日就說了,孟氏女為罪臣之女,如何能繼續坐在這後位上,陛下偏不聽,這下好了吧?報應來了,報應來了!」

  「孟家狼子野心,誰人不知?倘若孟家沒有那想法,朔北那十萬大軍為何一直遲遲都不歸順於朝廷?定是孟家聯合胡人反了!那首童謠就是預言!」

  官員們爭執不休。

  就連原本站在周閣老一派的溫和派,都忍不住開始動搖了。

  「果真是孟家?」

  「當初真應該廢后!」

  然,眾官員的爭執,在孟棠走進大殿的那一刻,齊齊停了下來。

  他們死死朝孟棠看去。

  孟棠說:「陛下離京前,曾留下一道聖旨,若出了事拿不定主意,由本宮代理朝政。」

  官員們聽此,齊齊大驚。

  「豈有此理!哪有讓女人暫理朝政的道理!皇后娘娘,恕臣直言,如今你孟氏已是罪臣,您如今的這皇后之位,都是沒資格來坐的!」

  「且現下孟家疑似勾結胡人,皇后娘娘怕不是想趁著陛下不在,改朝換代!才用陛下留下了聖旨的說法來意圖掌控朝堂!」

  「皇后娘娘,自古無女人掌政的道理,也不要怪我們不信服,倘若當真有聖旨,也還請您拿出來給諸位瞧瞧。」

  孟棠給李常福遞了個眼神,她道:「去,將陛下臨走前留下的那道聖旨拿來。」

  「是,娘娘。」

  沒多久,李常福便捧著聖旨匆匆走來。

  孟棠淡淡開口:「念!」

  這聖旨自打褚奕離開後,一直保存在李常福那,誰也沒打開過。

  李常福低頭應了一聲:「是。」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皇后孟氏因……」

  李常福念到這一句,頓時停了下來,臉色煞白。

  百官在等著。

  孟棠亦在等著。

  此刻需要個人出來主持大局,孟棠懷疑官員里有匈奴人的暗樁!絕不能叫匈奴兵攻入京城。

  她想到京中百姓那一張張笑意盎然的臉,想到她們平淡卻幸福的模樣。

  那樣恬靜美好的畫面,決不能染上血。

  百姓是無辜的。

  孟棠再想報復褚奕,也從未想牽扯到平民百姓的身上。

  她只是想回家,讓自己這七年的磋磨不至於成為一個笑話!她只是想把她對褚奕的付出都收回來,想讓褚奕重新遭受蠱蟲噬心之苦!

  「怎麼不繼續念了?」孟棠問。

  李常福冷汗流了下來,他掃了眼聖旨的內容,求助般的朝孟棠看去:「娘娘……這聖旨……這聖旨……」

  「聖旨怎麼了?」孟棠問。

  聖旨上寫孟家狼子野心,寫處死孟棠!

  李常福說不出口!

  李常福不信,陛下走時,待娘娘那般好,怎會留下這樣一道聖旨?

  官員們催促:「念啊,怎麼不繼續念?讓我們諸位都聽聽,陛下究竟留下了什麼後手,我不信陛下會真的讓女人來掌政!」

  孟棠淡淡開口:「念。」

  「是……」

  李常福幾近虛脫,但聽到孟棠的命令,繼續念了下去,「皇后孟棠,無德無才,善妒無能,孟氏勾結胡人,狼子野心,若京中生變,將其生擒,誅……誅之……」

  聖旨里,甚至還夾著一封孟家私通匈奴的密信!

  眾目睽睽之下!

  孟棠愕然。

  百官更是震驚。

  有官員當即開口:「瞧瞧!就說陛下不會犯糊塗將朝堂交給一個女人!孟家狼子野心,如今證據確鑿,孟氏!你可還想抵賴!」

  「若非陛下留了後手,差點就要被這個女人騙過去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