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正是不願再糟蹋自己,這才把春雨給了出去,而後選擇回宮。

  「懷慶,那你不遺憾嗎?」

  普通百姓人家都對香火有執念,玉檀郡主多年無所出,她愧對姜家。

  「遺憾是有點,不過這天下哪裡有兩全的事?」

  姜懷慶想要子嗣的前提,是他和玉檀郡主的孩子,如果沒有,他就不要了。

  「你我相伴樂得自在,再說了,女子生產都要走一道鬼門關,當初小妹誕下龍鳳胎,元和後怕了很久,說什麼都不肯再要。」

  至於姜福祿和陳氏,姜懷慶分別找爹娘深談一次,「你猜怎麼?」

  「我猜,你可能挨揍了,娘是不是用上了雞毛撣子?」

  玉檀郡主臉色紅暈,眼神里有了久違的光,想通以後渾身無比舒爽。

  她這輩子護著大齊邊境百姓,收回泗水城,許是殺孽太重,這才註定無子。

  以後,玉檀郡主不會強求了。

  姜懷慶瞪大眼睛震驚地道:「玉檀,你咋知道?」

  他的確挨揍了,快要而立之年的人,被娘陳氏攆到四處逃竄,成為府上下人的笑料。

  姜懷慶摸了摸臉,幸虧他躲閃及時,否則要破相了。

  玉檀郡主搖頭失笑道:「娘看著厲害,若真追上你,那雞毛撣子就不自覺地輕輕落下。」

  這是在姜府許久,玉檀郡主通過觀察的新發現。

  姜福祿和陳氏,才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很愛護子女。

  姜家兩兄弟學問一般,姜福祿從沒覺得兒子可恥,不要求子承父業,不逼迫。

  玉檀郡主所說,姜懷慶也曉得,這是姜家和諧穩定的根本。

  但爹娘偏心小妹,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別說爹娘偏心,我和大哥也偏心著小妹呢。」

  姜懷慶提到姜玉珠,面上笑容更濃了。

  「所以,你才挨揍,咱們夫妻之間的事情自己解決,你為啥要麻煩小妹?」

  玉檀郡主說完,暢快地道,「許久沒比試了,不如你我夫妻二人過兩招?」

  話音未落,玉檀郡主先出招,姜懷慶被打得嚎叫一嗓子,策馬飛奔。

  京城長街,夫妻倆你追我趕。

  今年的夏日來得早,等到端陽節那日,謝府主院日日離不開冰盆。

  為降溫,姜玉珠撒下大筆銀子,派匠人雕刻冰床,午睡小憩解暑。

  只可惜哪怕做好了保溫,冰床用不了幾日,耗資巨大。

  沈氏和謝暄到京城,全家團聚後,姜玉珠又把去西北的事提上日程。

  女兒要出門遊歷,姜福祿沒意見,只是囑咐道:「玉珠,去西北這一路,你要當心山匪打劫,替爹和族人問好,若是族中有好苗子,挑幾個回來。」

  科考要從小娃抓起,當初疏於對兩個兒子的管教,姜福祿到現在還很悔恨。

  他是尊重兒子嗎?並不是。

  當年忙著官場上與人鬥心眼,為站穩腳跟不得不謹小慎微,也就沒時間盯著子嗣。

  世家大族枝繁葉茂,那是因族中讀書人多,靠在一起抱團。

  在朝堂上,怎能沒有小團體?

  姜福祿的堂兄弟,都被他弄到國子監旁聽,幾年也沒個成就。

  老的不行了,還得靠小的。

  有好事,多照看姜家族人,成為百年望族指日可待。

  「爹,女兒曉得。」

  姜玉珠又去找陳氏說出打算,「您要和女兒去西北看看嗎?」

  「前些年,元和把你外祖父和外祖母接到京城,娘見到了,就算圓了個心愿,族中有你陳韜表哥打理,你去與他多走動。」

  姜家和陳家是姻親,陳氏有私心,琢磨多照看娘家。

  「金寶和銀寶都在讀書,說起來你大嫂從出嫁後就沒回去過,估計心裡盼著呢。」

  家裡有陳氏坐鎮,姜懷達和姜懷慶都可以帶著媳婦走,就當鬆快鬆快散散心。

  帶著鏢隊走,人多路上也好有個照應。

  「娘,算算時日,晚晴九月份生產,我怕是肯定趕不回來。」

  韓真回京後,步步高升,現下掌管京城西城的城防,娶妻蘇晚晴,夫妻倆也是成親三年多,剛有第一個孩子。

  姜玉珠早早地準備了長命鎖和貴重的禮品,她派人帶到娘家了。

  「謝管事走人情是沒問題,娘和晚晴關係不錯,您代替女兒上門探看吧。」

  這一趟,莫千羽和沈芷蘭也要跟著湊熱鬧,姜玉珠想了下,還是娘上門比較合適。

  二品誥命夫人的頭銜,也是為蘇晚晴撐腰的意思。

  「說起來,芷蘭也是個有福氣的,她剛生產沒多久,莫老夫人就願意讓夫妻倆出門走走。」

  換成京城其餘高門,想都別想。

  不磋磨兒媳的婆婆,極為少見。

  「娘,要女兒說,莫夫人再好,也比不過您。」

  姜玉珠真心實意,沒有一點恭維娘親的意思,「二嫂沒有身孕,您從不陰陽怪氣,相反還要開導她,能做到這個份上的婆婆,京城裡打著燈籠難尋。」

  陳氏聽後,擺擺手道:「這算什麼?娘以前就勸過你二嫂少喝補藥,子嗣順其自然,別有壓力,她從小喪母,在宣太后那老婆子眼下討生活,過的不容易,別人只看到她習武,為大齊開疆擴土,娘不求這個,心疼她那么小就看人眼色過日子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