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姜家和陳家已經說好了,圖個熱鬧,兩家人湊在一起過年。

  等大年初二,姜玉珠回娘家,再把荷包給陳韜就成。

  姜玉珠接過,看到她的小像,無語地道:「表哥,你還信這個?」

  陳韜重重點頭,感嘆道:「我早就相信了!」

  在泗水城,陳韜就看出姜玉珠的本事,猜測她的福氣捂不住。

  「表妹,你的畫像和香囊荷包,早晚要賣到西北,不過這門生意交給表哥我,咱倆平分銀子如何?」

  陳韜換成生意人的市儈,張口閉口錢財。

  姜玉珠一臉一言難盡,總感覺表哥自從被強了後,就有點不正常了,可她還不好問出口。

  當晚,謝昭與姜玉珠折騰回到謝府。

  明日終於不用早朝了,謝昭神采奕奕。

  洗漱後,他拿出一本冊子問道:「夫人,有沒有興趣與為夫品鑑一番?」

  「什麼?」

  姜玉珠打了個呵欠,問道。

  明日大年三十,一早要給府中下人發放紅封。

  再有,年禮少不得做一大桌子的席面,姜玉珠也準備參與進去,露一手。

  「你不是很喜歡看探案的話本,為夫又寫了一本。」

  謝昭哄著姜玉珠,寫的是他當京兆尹審過的案子。

  等姜玉珠聽得精神了,謝昭翻頁,上面是一副彩繪的春宮。

  仔細看,交疊的男女一臉陶醉,女子嬌喘,與姜玉珠一模一樣。

  「夫人,這是為夫所畫,只有你我夫妻可觀賞,你可喜歡?」

  謝昭神色幽深,撫著姜玉珠柔順的烏髮,再向下移動,細緻地摩挲她薄紗的領口。

  「不……」

  不喜歡!

  姜玉珠就知道,謝昭只要主動提及做什麼,必定有一個大套路等著她。

  來不及抗議,已經被薄唇覆蓋……

  紅燭搖曳,床榻搖搖晃晃,床幔被人隨手挑開了絡子,散下來,遮掩住內里的春光。

  夜漫長。

  第369章 番外:三年後

  三年後,大齊京城。

  又到了一年陽春三月,百姓們早已換上輕薄的夏衫。

  今年熱得早,氣候有些反常,此時,姜玉珠正帶著丫鬟婆子坐在馬車裡,前往京郊的別院避暑。

  「夫人,冰盆已經準備好了,您到莊子上剛好歇晌。」

  紅錦打了帘子,只見田間地頭的漢子打著赤膊,揮汗如雨,時不時地露出手臂肌肉的線條。

  姜玉珠閉目養神,她忽然想起前段時日收到江南蘇城來的書信,公婆要帶著族中子弟來京城科考,自家少不得要關照一番。

  「紅鯉,你心思細,你來準備。」

  算算時日,約莫再有小半個月,也到京城了。

  許久未見婆婆沈氏,雖然平日裡時常靠書信來往,姜玉珠還是有些想念。

  這三年多,姜家人的心開始逐漸偏向謝昭,姜玉珠的地位岌岌可危,只有在婆婆沈氏那,才處處以她為先。

  為此,姜玉珠曾經找到娘陳氏抗議。

  陳氏以為女兒鬧小脾氣,特地開解她一番:「玉珠,毋庸置疑,娘最疼你,你看你大哥二哥娶妻,娘對你兩個嫂嫂,不比對你大哥二哥更加愛護?」

  兒子是親生,陳氏不會不上心,但是為家庭和睦,陳氏必定要為兩個兒媳撐腰,多體諒一些。

  「你大嫂性子軟,玉檀又是郡主,性子爽利,也不是藏心眼的人,剛好互補,若是一家子都要尖兒,日子怎麼過得到一起?」

  陳氏感嘆,她學了大多管家的手段,都沒有機會傳授給女兒。

  姜玉珠嫁到謝家,謝家連出個舉人,都認為是從姜玉珠身上蹭來的運道,魔怔了。

  為此,姜玉珠也很無奈。

  她以為過了幾個月,月神娘娘的風聲過去,人設必然會倒塌。

  誰想到三年了,姜玉珠的畫像還在,並且擴大範圍,就連書生考前都要上一炷香。

  族中十一弟學識本就一般,科考那日趕上連日陰雨天,染上風寒。

  族中長輩又不甘心放過機會,科考前,把高熱的十一弟送到考場。

  因有姜玉珠的荷包提神,十一弟考中了最後一名,擦邊中舉。

  這下,謝家族人更信了。

  「五弟也該回京述職了吧?」

  姜玉珠抿了一口涼茶,前幾日剛收到謝暄寄來的細軟布料。

  做了三年七品小官,謝暄早已褪去稚嫩,變得成熟很多。

  前兩年娶妻,如今也有一女,夫妻恩愛和睦。

  每隔月余,謝暄按時寫信報平安,送各種土特產,很尊敬姜玉珠這個三嫂。

  「是,約莫在端陽前後。」

  紅鯉續上一杯涼茶,為姜玉珠揉捏肩膀,「夫人,從年後您就沒得閒,趕上小公子和小小姐進宮,您得好生調養一陣子。」

  「是啊。」

  手下人再多,有些事還得姜玉珠拍板。

  三年多了,北地客棧生意擴張,在大齊十幾個城池都設有分號。

  當初與嚴臨合夥的成藥鋪,早已扭虧為盈,收入頗豐。

  說好兩個人合夥,姜玉珠派人打聽,聽說嚴臨去南邊遊歷行醫,又失去音訊了。

  提到兒女,姜玉珠有點頭疼。

  當娘後,操心的太多,尤其富貴和晚晚在出生後沒少經歷小波折,姜玉珠對兩個包子有彌補的心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