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頁
「不是哪一道的兵馬,是博州刺史段茂反了,洪更和洪家滿門都是他殺的,現在河北所有兵馬都在其手裡,他已經拿洪更的人頭,向朝廷請罪,請求停戰,朝廷再派節度使過來接管河北。」蕭霽月將信紙遞了過去。
秦士廉接過去,快速瀏覽了一遍,嘆息道:「段茂不是洪奉泉的義子嗎?他可是洪奉泉留給洪更的左膀右臂,沒想到竟做出這種事。真是人心難料啊。」
「跟著洪更沒有前途,估計就另尋他路了。」蕭霽月手指抹了抹桌面上的雨水,凝眉道,「我猜測他是以退為進,並不會真的等著朝廷派人來接管河北,只是想停戰緩一口氣,將人馬理順,自己掌管河北。不過若是朝廷能夠直接封他為河北節度使,就更合他的心意了。這就要看在雲京幫他活動的人,能力如何了。」
秦士廉道:「其他三道,不會讓他請罪的摺子送到皇帝案台的。他要是成功了,那三家的仗不是白打了,什麼好處也得不到。更何況河南還因此被偷了家,如何咽得下這口氣。苗孝全這個人,最是小肚雞腸,斤斤計較。」
蕭霽月拿回信紙,重新裝進信封里,笑道:「伸手的人多了去了,我們等著看戲就行。」
這天下攪動風雨的手太多了,渾水才好摸魚,不到最後,誰也看不見魚進了誰的口袋。
小年過完了,春節過完了,河北的仗還沒有打完,河南的仗也沒有停下。
陳啟已經又拿下三城,占據了河南道的半壁江山,讓正在討伐河北的河南軍成為了諸道眼中的笑話。
此時的河南節度使苗孝全,可一點也笑不出來,簡直想哭。
他沒有哭,只是拿著鞭子在院子里發瘋,哭的是別人,是被他抽打的小廝和丫鬟。
發泄完一通,在大冬天裡,他已經出了一身熱汗,心頭的火氣也漸漸降了下去,扔了鞭子,走進內室,沐浴更衣之後,又是一個風度翩翩的君子模樣,騎了馬向衙署行去。
大堂之中,他坐在首位,溫和地看著座下的官員們,問道:「對於現今的情況,諸君有何高見?」
官員們一時間面面相覷,不知道節帥是怎麼個態度,現在有一喜二憂,喜的是河南軍在河北境內已經拿下三座城,憂的是自己境內南部六城已經陷入陳啟的亂軍手中。
比丟了六城更讓他們憂愁的是,亂軍若是再拿下一城,下一個就是首府宿州,大刀已經懸在他們的頭頂之上。
一旦宿州失守,他們這些官員便危險了。
但,看著上方節帥一派沉穩儒雅的氣質,又感覺情況還沒有那麼糟糕。
有人建議道:「現在調回大軍,將亂軍趕出去,保住河南最是重要。」
有人質疑道:「那剛拿下來的三州如何辦,就這樣還給河北,將士們的血豈不是白流了。段茂能做出弒兄滅族的勾當,可不是個好惹的,大軍調回來,不單單是失去好不容易拿下的三州,姓段的趁我們北境空虛,攻打我們怎麼辦?」
「典州還有天險滄回山可守,北境可沒有險要之地防守。」
又有人道:「我們可以派一支隊伍隱藏身份,穿過淪陷之地,去往淮南,跟淮南求援,蕭節帥行事一直頗為仁義,與咱們多年來一直睦鄰友好,想來他不會見死不救。」
又有人質疑道:「聖上的旨意本來就是三道剿匪,江南道已經一灘爛泥,自顧不暇,也指望不上,但是淮南道,你們看看那裝死的態度,直接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明面上是道路被阻,聖旨送不到,我就不信,他蕭扶城連這點消息渠道都沒有。他就是膽子小,不敢出兵,呵呵,當年蕭霽川死的時候,誰都知道是謀殺,他連屁都不敢放一個。現在去求他出兵清剿亂軍,他怕是在忙著壘牆頭呢。」
「唉,你這一說蕭霽川,我才想起來,他家老二蕭霽陵前年好像也死了,也沒鬧出什麼動靜。」
苗孝全清了清嗓子,仿佛無意地說道:「他續娶的夫人柳家也沒了,那個左膀右臂的三女婿也不在了。」
官員們突然開始竊竊私語:「蕭扶城這是得罪了哪路神仙,家裡人怎麼一個個都沒了,最重要的是兒子全沒了,造這麼一番家業有何用。」
「人家怎麼沒有兒子了,還有個老么也是男丁。」
「老么頂什麼用,看看河北洪家的結果就知道了。還有個侄子洪更呢,不是一樣不頂用,段茂他一個養子,肯定不服氣洪奉泉將家業傳給侄子,洪更要是親生兒子,段茂不至於反了。」
「小兒子不頂用,還有女兒啊,蕭家那個死而復生的女兒,野得很,據說現在半個淮南道都得聽她的。」
「要說蕭扶城還是無用,被自家女兒拿捏住,讓個女娃娃在淮南官場上橫行霸道。」
「咳咳。」苗孝全打斷了大家的討論,這些人出主意不行,說起八卦來倒是激.情昂揚,沒完沒了。
他再次詢問道:「諸君覺得河南此困該如何解?」
一人立刻接道:「咱們說到淮南,感覺淮南內里也是一團亂啊,而且淮南比咱們富庶得多,這亂軍為何繞過淮南,直接沖咱們來了。他們若是先入淮南,等從淮南出來,北邊的戰事已經結束了,咱們也不至於如此被動。」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秦士廉接過去,快速瀏覽了一遍,嘆息道:「段茂不是洪奉泉的義子嗎?他可是洪奉泉留給洪更的左膀右臂,沒想到竟做出這種事。真是人心難料啊。」
「跟著洪更沒有前途,估計就另尋他路了。」蕭霽月手指抹了抹桌面上的雨水,凝眉道,「我猜測他是以退為進,並不會真的等著朝廷派人來接管河北,只是想停戰緩一口氣,將人馬理順,自己掌管河北。不過若是朝廷能夠直接封他為河北節度使,就更合他的心意了。這就要看在雲京幫他活動的人,能力如何了。」
秦士廉道:「其他三道,不會讓他請罪的摺子送到皇帝案台的。他要是成功了,那三家的仗不是白打了,什麼好處也得不到。更何況河南還因此被偷了家,如何咽得下這口氣。苗孝全這個人,最是小肚雞腸,斤斤計較。」
蕭霽月拿回信紙,重新裝進信封里,笑道:「伸手的人多了去了,我們等著看戲就行。」
這天下攪動風雨的手太多了,渾水才好摸魚,不到最後,誰也看不見魚進了誰的口袋。
小年過完了,春節過完了,河北的仗還沒有打完,河南的仗也沒有停下。
陳啟已經又拿下三城,占據了河南道的半壁江山,讓正在討伐河北的河南軍成為了諸道眼中的笑話。
此時的河南節度使苗孝全,可一點也笑不出來,簡直想哭。
他沒有哭,只是拿著鞭子在院子里發瘋,哭的是別人,是被他抽打的小廝和丫鬟。
發泄完一通,在大冬天裡,他已經出了一身熱汗,心頭的火氣也漸漸降了下去,扔了鞭子,走進內室,沐浴更衣之後,又是一個風度翩翩的君子模樣,騎了馬向衙署行去。
大堂之中,他坐在首位,溫和地看著座下的官員們,問道:「對於現今的情況,諸君有何高見?」
官員們一時間面面相覷,不知道節帥是怎麼個態度,現在有一喜二憂,喜的是河南軍在河北境內已經拿下三座城,憂的是自己境內南部六城已經陷入陳啟的亂軍手中。
比丟了六城更讓他們憂愁的是,亂軍若是再拿下一城,下一個就是首府宿州,大刀已經懸在他們的頭頂之上。
一旦宿州失守,他們這些官員便危險了。
但,看著上方節帥一派沉穩儒雅的氣質,又感覺情況還沒有那麼糟糕。
有人建議道:「現在調回大軍,將亂軍趕出去,保住河南最是重要。」
有人質疑道:「那剛拿下來的三州如何辦,就這樣還給河北,將士們的血豈不是白流了。段茂能做出弒兄滅族的勾當,可不是個好惹的,大軍調回來,不單單是失去好不容易拿下的三州,姓段的趁我們北境空虛,攻打我們怎麼辦?」
「典州還有天險滄回山可守,北境可沒有險要之地防守。」
又有人道:「我們可以派一支隊伍隱藏身份,穿過淪陷之地,去往淮南,跟淮南求援,蕭節帥行事一直頗為仁義,與咱們多年來一直睦鄰友好,想來他不會見死不救。」
又有人質疑道:「聖上的旨意本來就是三道剿匪,江南道已經一灘爛泥,自顧不暇,也指望不上,但是淮南道,你們看看那裝死的態度,直接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明面上是道路被阻,聖旨送不到,我就不信,他蕭扶城連這點消息渠道都沒有。他就是膽子小,不敢出兵,呵呵,當年蕭霽川死的時候,誰都知道是謀殺,他連屁都不敢放一個。現在去求他出兵清剿亂軍,他怕是在忙著壘牆頭呢。」
「唉,你這一說蕭霽川,我才想起來,他家老二蕭霽陵前年好像也死了,也沒鬧出什麼動靜。」
苗孝全清了清嗓子,仿佛無意地說道:「他續娶的夫人柳家也沒了,那個左膀右臂的三女婿也不在了。」
官員們突然開始竊竊私語:「蕭扶城這是得罪了哪路神仙,家裡人怎麼一個個都沒了,最重要的是兒子全沒了,造這麼一番家業有何用。」
「人家怎麼沒有兒子了,還有個老么也是男丁。」
「老么頂什麼用,看看河北洪家的結果就知道了。還有個侄子洪更呢,不是一樣不頂用,段茂他一個養子,肯定不服氣洪奉泉將家業傳給侄子,洪更要是親生兒子,段茂不至於反了。」
「小兒子不頂用,還有女兒啊,蕭家那個死而復生的女兒,野得很,據說現在半個淮南道都得聽她的。」
「要說蕭扶城還是無用,被自家女兒拿捏住,讓個女娃娃在淮南官場上橫行霸道。」
「咳咳。」苗孝全打斷了大家的討論,這些人出主意不行,說起八卦來倒是激.情昂揚,沒完沒了。
他再次詢問道:「諸君覺得河南此困該如何解?」
一人立刻接道:「咱們說到淮南,感覺淮南內里也是一團亂啊,而且淮南比咱們富庶得多,這亂軍為何繞過淮南,直接沖咱們來了。他們若是先入淮南,等從淮南出來,北邊的戰事已經結束了,咱們也不至於如此被動。」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