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得脾氣徹底上來的時候,直接將手裡的摺子重重的扔在了地上。

  御書房裡因為新太子的舉動陷入了寂靜。

  而新太子也意識到自己剛剛的舉動有問題了,他居然當著皇帝的面甩東西,那豈不是在下皇帝的面子。

  「請父皇責罰。」說完,新太子便雙膝下跪,跪在了皇帝的書桌前。

  皇帝站起身,拿起自己書案上的摺子朝著太子的背上砸去,「沒大沒小,知道朕為什麼不喜歡你嗎?」

  太子心裡因為那句不喜歡刺了一下,「兒臣願聞其詳。」

  皇帝哼了一聲,「你大哥,雖然缺乏魄力,可他的脾氣很好,帶人寬厚,再看看你,性子急,脾氣暴躁,你這樣讓朕以後怎麼放心將大康交在你的手上?」

  「朕時常在想,如果能將你和你大哥的性子中和一下也好啊。」

  太子倒是對皇帝的話有些認同,前太子的確是脾氣比他好很多,為人和善,對手足也好的沒話可說。

  「可兒子認為大哥不能擔起這江山社稷。」

  皇帝睜大了眼睛,顯得很生氣,「你大哥有哪兒點對不起你了,要你這麼說他。」

  太子道:「大哥對兒子很好,我並不是針對大哥,大哥性子寬厚,如果父皇真的將大哥放在這個位置上,我沒話可說,我只是擔心大哥,那樣純良之人會被這些勾心鬥角的大臣吃的骨頭都不剩。」

  皇帝被氣的不輕,可卻也覺得太子這話說的不錯,太子生性純良,可是為君者太過仁慈不是什麼好事兒。

  「好了,這事兒以後再說,朕現在就想問你,這些摺子里的內容你有什麼想法?」

  太子道:「這些人就是嫉妒子瑜現在享有的榮耀和厚祿。」

  這話說的皇帝懸著的心總算是能放下來了。

  「朕還以為你覺得子瑜真的如那些摺子上所寫的那樣。」

  太子道:「我和子瑜是一起長大的,他是個什麼樣的人我自然是比那些人更清楚,他們不過是想要將子瑜搞下來,因為子瑜年輕,卻又身居高位。」

  皇帝點頭:「你這話說的倒是有幾分道理,那些人眼熱子瑜的一切,大康現在的日子可是比之前好過了很多,那些人就開始騰出手來折騰自己人了。」

  太子皺眉:「果然還是吃的太飽沒事兒可做了。」

  「可不是,這麼多年過去了,子瑜的性子你也知道,年輕氣盛,難免會得罪他們,以前,是大康朝堂不穩,他們為了各自的利益,自然是不會群起而攻之,可眼下朝堂內外都比較安穩了,這些人就開始找事兒了。」

  朝堂上的鬥爭向來都是存在了,而且這種鬥爭也不僅僅是在朝堂里才有。

  「說的人多了,認同的人就多了。」

  三人成虎,人言可謂。

  「那現在要怎麼辦,這些人如果看見父皇一直對這事兒不聲不響,一定會接著上奏,他們會用江山社稷逼著父皇給一個明確的回答。」

  皇帝冷哼了一聲,「朕也不是誰都可以拿捏的。」

  第二日朝堂之上,果然皇帝再次感受到了那些大臣的熱忱,只不過全都是衝著秦子瑜去的。

  朝堂之上說什麼的都有,皇帝聽著那些人說的越來越過分,怒火中燒,拍案而起,準備對著底下的那幫大臣狠狠地呵斥一頓。

  可他呵斥的話還沒有說出來,殿外就傳了來了一聲「報」。

  朝堂安靜了下來,眾人都在朝著那傳信的小兵看了過去。

  「啟稟陛下,將軍府侍衛來報,秦將軍和林晉在求醫的路上,被人追殺,三人連車甩下了山崖。」

  皇帝楞了一下,而後反應過來之後便著急的問道:「你說的是真的?」

  小兵道:「是,是將軍府侍衛親自帶回來的消息,說是在那山崖下找了很久,沒有看見三人的屍體,可他們摔下去的地方卻有許多的血漬,看樣子……看樣子怕是小命不保。」

  皇帝在聽見最後那句話的時候,直接昏了過去,好在身邊有太子在,給攙扶住了。

  「來人,宣御醫,退朝。」

  早朝就這樣散了。

  太子將皇帝背了回去,由御醫醫治。

  皇帝清醒的很快,醒過來之後就抓著太子的胳膊問:「子瑜沒事兒是不是?」

  這話太子沒有辦法接,畢竟他也沒有親自去掉崖的現場。

  見太子不回答,皇帝面色難看了起來,他倒在了枕頭上,盯著太子道:「這事兒朕交由你全權負責,活要見人,死……死要見屍。」

  太子點頭:「兒臣明白,兒臣這就去辦,一定會給父皇一個明確的回覆。」

  太子的動作很快,出了皇帝的寢宮之後便回去簡單收拾了一下,而後便朝著那處山崖而去。

  可即便是日夜兼程,等太子到的時候,已經過去好幾天了,山崖下的血都幹了,褐色的血漬看著很大一片,離得近了看著更嚇人。

  「這附近該找的地方都找過了嗎?」太子問道。

  「回太子殿下,都找過了。」

  可眼下並未有人看見秦子瑜、林晉和石頭三人其中任何一人的屍體,那是不是說他們活著的可能性很大?

  是不是有被人救走的可能?

  憑著這份猜想,太子帶人在附近又尋找了半月有餘,可惜已經是什麼都沒有找到。

  不得已,太子只能兩手空空的回去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