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些西瓜與大康本地的西瓜不同,沒有籽不說,皮薄是必須的,所以,即便是採摘園沒有興起,林晉也是不虧的,光是西瓜這一項他就賺了不少。

  京都的日子過的很是滋潤,但是其他地方就不是如此了。

  有些地方在夏季來臨的時候出現了洪澇,而與之相反的卻是乾旱。

  出現洪澇的地方也並未是因為境內有多少的大江大河,而是那地地勢平緩,但上游卻因為有水壩的緣故落差很大,加之進入夏季開始雨水變的多了起來,便開始出現了洪澇,是以在大康之前的朝代這個地方也都是相對比較窮的。

  洪澇就好比猛獸一般,一遍一遍的侵襲著這個地方,這次也不例外。

  有了災情,朝廷自然是要拿出態度來的,當地的父母官上了奏報之後,皇帝便開始著手賑災,首先這糧食和銀子都是賑災必不可少的東西。

  當然了,在林晉的提議下,隨行的多了好幾名御醫,所謂大災之後必有大疫,藥材也是此次賑災的需要物質。

  這次災情直接讓戶部本就不怎麼好的情況更是雪上加霜了。

  銀子戶部出、糧食還是戶部出、藥材既然也是,除了那幾名御醫之外,戶部尚書的口袋直接被掏空了。

  這幾天戶部尚書的臉色那就好比自己心愛的小妾被人搶了一般,難看的緊卻又在對待救災事宜上很是認真,恨不得整日將那算盤掛在脖子上精打細算。

  賑災的銀子在出了庫房的那一刻,林晉看見戶部尚書都快要昏過去了。

  押送救災物質的是秦子瑜,索性,林晉留在京都無事可干,便想跟著一起去。

  戶部尚書聽聞他要離京,特意在臨行前一夜找去了將軍府,他託付給了林晉一個「重要任務」。

  「三公子啊,幫本官視察一下當地究竟適合種什麼作物比較好,眼下本官抽不開身,可這洪澇年年都不曾缺席,朝廷就是有再多的錢都經不起這麼折騰,那上游的大壩存在的時間比你我的年紀加在一起都久,動是肯定動不了了,但也得讓當地人多些預防災害的法子啊,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洪澇過來,銀子沒了可以賺,人和家沒了那才是真的什麼都沒了。」

  林晉不得不感慨皇帝的這幾位左膀右臂雖然性情各異,但是還都是些不錯的人,心裡裝的有百姓。

  「大人放心好了,等去到了,我一定會仔細查看的,定不會辜負大人的囑託。」

  身為經歷過末世的人,林晉在看見受災地方的百姓時倒是也能有幾分感同身受了。

  這些人沒了住處,大多都是席地而臥,可地上並不乾淨,都是被洪水從上游衝過來的泥巴等其他贓物,身體強壯些的倒也沒事兒,但是老人和小孩兒根本就受不住。

  災情過後的第三天,有老人和小孩便開始出現了拉肚子,高燒等症狀。

  林晉知道,這些都是因為飲用了不乾淨的水導致的,而且因為沒有吃的,很多人在他們趕來的路上就已經餓死了。

  一時之間,這裡就好比人間煉獄。

  就連曾經繁華的大街上躺著的也都是餓的沒有力氣走路的百姓和斷了氣兒的屍體。

  糧食運到的那日,官府就在城內設了很多給施粥棚,那些餓極了的百姓在聞見粥的香味時真是餓狼撲食一般朝著施粥棚涌了過來,好在秦子瑜早就想到會有此種情形,於是每個粥棚前都站著一小隊的帶刀侍衛。

  不僅如此,考慮到這些人有一段時間沒有進進過食了,未免一次性吃的過多撐出毛病來,林晉特意吩咐那些盛粥的人在第一次開始時朝著鍋里撒了一把沙子。

  當地的父母官不理解林晉的這種做飯,認為他根本就是想要欺辱那些難民,很是生氣的去了秦子瑜的面前告了林晉一狀,好在還是一旁的御醫在聽見那父母官的說詞之後,將個中緣由解釋給了那父母官聽,他這才明白事情並未如他想的那般。

  粥棚的問題解決了之後,林晉便要求當地的父母官儘快組織人手,將城中的屍體清理掉。

  「這些屍體露天存放的太久,會滋生很多細菌,如果沒有傳染性也就算了,可一旦有了傳染性極強的,那麼遭殃的可就不知一個人了。」

  周圍的人都被林晉所說的給嚇到了,尤其是本地的那個父母官,聽完林晉的話之後,便立即將城裡的青壯年組織起來,找了一些能用的板車,開始清理城中的屍體來。

  那些人被林晉要求帶上了手套和面巾,這樣如果在接觸屍體的時候也可以預防一些疾病。

  而那些被帶來的御醫也沒有閒著,在城中支了好幾個攤子用來給災民們看病。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就在眾人以為萬事大吉的時候,該來的還是來了。

  疫情在一個小村子裡爆發了,那個村子裡的人在一夜之間死了一大半的人,為了救活其他人,村長帶著年輕力壯的兒子來到了城裡,可他們不知道此時他們自己的身上也感染了瘟疫,不到半天的時間,城裡很多人便開始出現了症狀。

  

  第140章 獲得免死金牌一枚

  劇烈嘔吐、腹瀉、米泔水樣便等等症狀,林晉聽著那人的描述,心裡有了不好的預感,這症狀聽上去和霍亂非常相似。

  而那老伯剛剛說了什麼?

  他們整個村子的人都有了這個症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