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他的要求下,祖父請求皇帝讓我歸家學習,皇帝很容易就同意了。

  當初是因為阿姐,他才留在宮裡。

  既然這個宮裡不再歡迎阿姐,那麼他也沒必要留在這裡。

  所有人都說聖上是個好皇帝,是千古明君,但他卻不以為然。

  打敗西戎國、打敗高麗國種種豐功偉績,只有他清楚,那都是建立在阿姐之前的幫助上。若是沒有阿姐,哪有他這般成就。

  他看不起他!

  祖父知曉我一直在尋找阿姐,便告訴我,只有成為人上人,才能驅使別人替自己辦事。

  他很清楚祖父這麼說,並不是鼓勵他去找阿姐,而是想讓自己努力上進,參與科舉,學習如何成為上位者,成為合格的秦國公。

  雖然清楚祖父的心思,但他沒有忤逆。

  因為他很清楚,祖父說的沒錯。

  如今的他只是一個半大的孩子,依靠著祖上的過日子,只有自己真正出人頭裡,才是硬道理。

  在阿姐離開的第六年,聖上變了,他開始痴迷道術。

  所有人都在勸誡,就連祖父也在勸誡聖上,可聖上執意為之。

  戶部尚書彈劾聖上勞民傷財,聖上卻說他用的都是自己的錢,沒動用國庫一分一毫,且還提供了許多人賺錢的機會,是好事。

  總之,一件自古以來都被所有人唾棄的事,落在聖上的嘴裡就成了一件天大的好事。

  大臣們被懟得啞口無言,但他們很快以古說今,將以往血一樣的例子,勸退聖上。可是聖上卻說,他對長生不老不感興趣,煉丹那等毒物,他不會碰。

  瞧瞧,聖上心裡門清,吃所謂仙丹是找死。

  所有人都被聖上的行為弄懵。

  不求長生之道,不為煉丹,可卻遍尋道士,著實讓眾人摸不著頭腦。

  祖父在與我說起這件事時,只覺得荒謬。

  齊王即位的消息傳出後,他有那麼一瞬間的呆滯。

  齊王何德何能能坐那個位置。

  縱然他不喜聖上,但不得不承認,他才是最合適那個位置的人。

  不僅僅他如此覺得,祖父以及大多數朝臣們都如此覺得。

  闊別五年,他再次到了紫宸宮,他想勸一勸聖上,不為其他,只為阿姐。

  只是他還未走進御書房,便在外間聽到了齊王與聖上對話。

  若換做常人,必然聽不到。可是他異於常人,鼻子與聽力遠超普通人。

  他終於明白了,聖上為何要找道士,為何要卸下肩上的擔子,將位置傳給齊王,原來他是去找阿姐。

  原來他一直未曾忘記阿姐。

  原來他並非無情冷血之人。

  小醬油抹了一把眼淚,往日的憋悶與彆扭,在這一刻全部消散。

  他釋然了。

  皇帝叔叔走的那日,他就站在遠處目送著他離去。

  這一別,或許是永別!

  那一眼,果真成了永別!

  第一個對他好的阿姐,離開。

  如今,皇帝叔叔也離開了。

  祖父的身體越來越差,他肩頭上的擔子越來越重。

  元泰三年,秦子瑜連中三元,被聖上欽點為了狀元,那一年他才十六歲,是天啟國迄今為止最年輕的狀元郎。

  同樣,祖父去世。

  秦子瑜繼承國公之位,如今他站在高處,可是身邊再也沒有人替他遮風擋雨,再沒有人喊他一聲『乖孫兒』。

  阿姐走了。

  皇帝叔叔走了。

  祖父走了。

  他們都走了,此生再也不能相見。

  以後再也沒有護著他,再也沒人替他遮風擋雨。

  阿姐的離開,讓他明白了,只有站得高,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皇帝叔叔的離開,又讓他明白,即便站得再高,如帝王那般,也不能隨心所欲的做自己想做的事。

  祖父的離開,更是讓他明白,沒有人能護著你一生,享受什麼樣的地位,就必須要承擔起這個位置的責任。

  元泰六年,他遇到一個聒噪的少女,她總是有說不完的話,每日臉上都是帶著笑。

  她的笑容有些時候像極了阿姐,是那麼得肆意,是那麼的明媚,讓人挪不開眼。

  少女歪著腦袋,嘟著小嘴,「你的眼神像是在看我,但我感覺你更像是在看別人。說,你在思念哪家姑娘。」

  秦子瑜神情微微一怔,看著面前憨態的少女,雖然她極力保持著鎮定,但還是能輕易得從她的臉上看出她的緊張不安。

  這個傻瓜!

  秦子瑜伸手摸了摸她的頭,卻被她不滿的挪開。

  「說!」

  「她啊!」秦子瑜聲音一頓,眼前仿佛又看到了那個向著他招手,將他攬入懷中的人。

  他的聲音不自覺地變得溫和,唇邊帶著一抹微笑,「她是我的阿姐,是第一個給我溫暖的人,是第一個護著我的人,是第一個人教會做人的人。」

  他這一生因為阿姐而存在。

  這一條命亦是她賦予的。

  倘若沒有她,就沒有今日的秦子瑜。

  少女一愣,「這麼好的阿姐,好想見一見。她現在在何處?」

  秦子瑜搖搖頭,「我也想再見一見阿姐。」

  可惜,這輩子再也見不到她。

  恍惚間,只聽到一聲熟悉的柔美聲音。

  「子瑜。」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