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是哪來的中二少年?你確定他不是騙子?」燕拂曉對小明的眼光保持懷疑。

  「他還真不是!」小明卻很嚴肅。

  「華山,畢業於京市影視學院,是名導江潭的關門弟子,處女作就斬獲最佳新人導演獎,之後一路從青年組殺到老年組,少有敗績。」

  「這麼厲害?」

  「就是這麼厲害!只是沒想到他年輕時竟然是這樣的!」

  這不妥妥一中二青年嘛!

  燕拂曉來了點興趣。

  「我怎麼知道你說的是不是真的?」

  華山哪知道人連他未來什麼發展都能知道得一清二楚,他現在只想拼盡全力留下這匹黑馬,而他自已就是那個伯樂。

  「哦!我有證明!」他迫不及待翻找著身上灰撲撲的挎包,從裡面掏出證件給燕拂曉看。

  燕拂曉大略看了兩眼:「你說的角色是什麼?」

  「要不咱過去坐會兒,喝口茶,邊喝邊聊?」華山指著旁邊的咖啡廳說。

  燕拂曉看了一眼懷裡不吭聲的閔芙芙,小福寶朝他眨了下眼睛。

  「可以。」

  幾人在咖啡廳找了個安靜的位置坐下,華山自已要了咖啡,順帶給小姑娘要了杯牛奶。燕拂曉點了杯茶,後來的錢唐自已又點了杯拿鐵。

  「這也是我們劇組的成員。」華山向燕拂曉介紹道。

  「你好。」兩人打了招呼。

  華山進入正題。

  「我們拍的是仙俠劇,這個角色是一個佛宗弟子,算是男五……」

  仙俠劇,是電視劇裡面經久不息的一類題材。它曾在幾十年前達到頂峰,也在那之後迅速衰敗,一落千丈。

  最早的時候,他們用著低級而廉價的特效,用著滿是塑料感的服裝也能夠拍出一部優秀的仙俠劇,但那時候觀眾們嫌棄沒有仙氣。

  後來,眾多仙俠劇爭相湧現,特效越來越逼真,造景越來越唯美。但從某一部「仙氣滿滿」的驚世之作後,仙俠劇就陷入一種「披麻戴孝」的怪圈,但逢仙俠必有情劫,必然要經歷一世又一世。於是觀眾們開始吐槽造型千篇一律、劇情單一乏味。

  由此,仙俠劇的市場一跌再跌,卻依然有無數的導演和投資人一心在這上面死磕,只是都沒能激起多大的水花。

  屢敗屢戰,屢戰屢敗。

  這麼多年以來,一旦有哪家要拍仙俠劇,就必然少不了人在下面唱衰。

  老實說,聽到華山要拍仙俠劇的時候,燕拂曉是不太看好的。

  但想到小明對他的高度評價,他又不得不產生一些期待。

  華山口中的這部劇,劇名叫《著錦》,講述的是一個凡人少年偶得仙緣,而後一路披荊斬棘、扶搖直上的故事。

  簡而言之,傳統修仙流,老掉牙的內容,沒什麼看點。

  但燕拂曉沒有急著下定論。

  他相信,一個註定會發光的人,即使是在他微末之時,身上也必然會有閃光點存在。

  果然,在之後的交流中,燕拂曉驗證了自已的想法。

  《著錦》雖然是仙俠劇,華山對它的定位卻在「俠」字上。

  作為這部劇的核心,劇中的男主既不是豪族出身,也不是逆襲流里的乞丐混混之類,而是一個家庭幸福的普通百姓。

  少年主角有一顆當俠土的心,從小就喜歡行俠仗義。有時候是救下一隻落水的小貓,有時候是幫忙把掉下來的鳥窩放回枝頭,有時候是保護一個被欺負的小孩兒。

  他並非大義之輩,卻有一身小俠風範。

  劇情的轉折點,出現男主十六歲的時候。

  與傳統動不動就滅門的路線不同,男主的改變源於他父母給他定下的親事。

  家裡給他找的是鄰鎮的姑娘,相貌出挑,行事得體。

  第14章 拂光

  這本沒什麼不好,但家裡人要求他找點正事做,不要每天遊手好閒。

  他並不反感成親,他反感的是他的父母企圖用成親來迫使他放棄他的「俠義」。

  於是他拒絕、爭論、反抗,最終遠走他鄉。

  用現代的思維來看,這其實就是一個想要自由的普通男孩離家出走的故事。

  但電視劇與生活的區別,就在於它的戲劇性。

  遠走的男主依然堅持著他心目中的俠道,直到在為了救一個落入虎口的小孩兒時,他被老虎咬斷了手臂。

  然後奄奄一息的主角遇到了恰好路過的修道之人。

  修道之人為他的善良和俠義而觸動,在治好他的傷勢之後送了他一縷仙緣。

  這就是仙路的起始之處。

  「我給你定的這個角色叫做拂光,出自書香門第。」

  拂光的俗家名字叫做雲歧,而雲姓乃蒼州大姓。

  雲家世代飽讀詩書,出過不少朝廷大員,在百姓中很有威望。

  但這樣的雲家,卻在一場大霧裡慘遭滅門,橫屍遍野,只有嚷著要去逛廟會的小雲歧僥倖存活了下來。

  年幼的雲歧自此背負了一身的血仇。

  而後,雲歧被一佛宗收養,法號拂光,成長在佛光之下。

  拂,輕輕掠過;光,光明,黑暗的對立面。

  拂光此人,從名字就可以看見他身上的矛盾點。

  既是光,卻只能輕輕掠過,不能長久留存。正如他的人生,短暫得到了溫暖,卻最終只能失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