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頁
張澤若其實一直擔心那些異士如他們出現一般的消失。幸好他們並沒有保持神秘,而是慷慨地分享了知識。她這些年身體不好,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她在努力學那些真正的天書——她的意思是,太難了。
她是個很聰明的人,但她的天賦不在這裡,早期還好,她也曾經在淮陰學習過初入門的知識,對她來說那並不難。
但後面各科深入的內容學起來就很耗心神了。而像她這樣的聰明人,又沒有經歷父親張良半生起伏,就很容易有一種心態:擔心事態不在自己掌握之中。
只有學會了,才能讓她安心。
也就生孩子快要死掉的那時候,張澤若才一下子想通了。
她真的學不會,不會就是不會,她放棄了。
她以後就和大王一樣,只了解大概,知其用途就好,不要再為那些真正天書一樣的公式頭疼了。
千乘縣離臨淄很近,這姜齊與田齊祖上一路擴張,還真是占了塊寶地,古有魚鹽之利,後有煤鐵之利,現在還有石油之利。
平原亦不少,糧食與蔬菜如今種得都富裕了,那內燃機車廠要加快建造,不然各地的菜蔬賣不出去爛在地里,農夫就不願意種了,必須能在短時間內將內燃機廠建起來,鐵路並不能覆蓋所有的郡縣,想從火車站再把菜運到各地,還得靠這種新定型的機車。
好在水泥路已經把主要的大縣連起來了,異士們定的標準很高,雖然當時造的時候費勁,但現在就方便了,只要車出廠,馬上就能用上。
等交通網完全形成,那該是什麼樣的景象啊……想來從南洋郡運來的水果,也不再是他們少數人的享受了吧。但那可能需要幾十年的努力,她真想和大王一起看到那一天。
「文蘭?文蘭?」
張澤若收攏了思緒,看見韓信擔心地眼神,莞爾一笑:「我沒有事,只是想到石油,便又想到了內燃機,又想到了還沒造出來的車……不說這個了,黑金半島那裡還得添人,離齊國太遠了,人不夠很容易被當地人同化。我在想……我在想,是不是把那些判了五年左右輕罪的人流放去那裡。只要他們願意去,其子孫不能參加官吏選擇的限令便適當放寬,如何?」
「好!」韓信擊掌。
儘管現在多了許多行業,人們也有了多樣選擇,工資更是不低。但世人仍然更加熱衷於參加考舉,期盼經過考舉得以成為小吏,儘管有些吏員的官俸還沒有一些工廠的工資高,且大部分小吏並不能升遷到他們期盼的高位。
人們還是樂此不疲,考舉失敗了才去另找工作。
在這樣的心態下,犯罪之後連累子孫不能為吏,這就是很大的罪過了。如果孩子是爭氣懂事的,那更是足以讓族中老人從他判刑那天罵到他出獄回家,罵到老人自己進了棺材為止。
更別說除了限制考官吏之外,一些待遇特別好的工廠也會審核家庭背景。同等條件下,肯定是身家清白的年輕人更受待見。
那些人犯罪的時候想不到後果,判刑後,後悔的倒也不少。給了這個條件,相信會有不少人自願且積極的申請去海外,死也不怕。
輕罪的話,有些鬥毆盜竊的人,也不是不能給機會。
韓信考慮著,慢慢道:「如果立下功,限制還可以進一步放寬。這事拿到朝中討論一二,我還要請李相來聊一聊……哎,我說你別費神了,先歇半年再說。」
張澤若賭氣白了他一眼,一蒙頭躺下了,只將一把尚未完全恢復光澤的黑髮留在外面,韓信哄了半天才好。
她起床遵醫囑,先做了一套八段錦,然後韓信陪她去花園散步,兩人又討論了一陣長女的大名,仍是沒能決定。
晚餐她胃口不錯,張良也受邀入宮一同用餐,再次給她把脈,在夫妻倆不同的心態的緊張注視中沉吟片刻,讓她再喝一陣補品。
張澤若脈象上看已經沒問題了,但是人瘦下去還沒長回來,頭髮又掉得多還失了光澤,任是誰也不敢說她已經完全康復了。
韓信本來下午已經被她說動,這回聽了張良的判斷,又堅定起來:還是得補!
連父親都這樣,張澤若只能認了,只拒絕再喝參湯這樣藥味重的補品。林蘆便道:「這好辦,下趟船過去南越,讓那邊多送些燕窩來。桑耳阿膠桃膠這些更方便,派人挑好的買。」
南方已經開始嘗試搭建燕屋引金絲燕來築窩,這樣采的燕窩更乾淨,產量雖然還是不大,但出產穩定多了。燕窩這些年流行起來,但只流行在富貴階層,就緣於其產量太少,價格太貴。
張澤若以前是不太愛這口的,味道吧沒什麼味道,貴婦們用它與其說是為其功效,不如說是為了彰顯身份。但現在一家人都著緊她,她再拒絕就矯情了。
只到晚間夫妻私對的時候,張澤若才對著丈夫嘆氣:「我就是一時沒養回來,正常飲食就可以了。」
「沒養回來,那不正應該補嗎?」
「哼。」張澤若負氣地哼了一聲,「阿父如今也俗了,與我說話,總提些孩子要如何養、身子虧了要吃什麼補的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她是個很聰明的人,但她的天賦不在這裡,早期還好,她也曾經在淮陰學習過初入門的知識,對她來說那並不難。
但後面各科深入的內容學起來就很耗心神了。而像她這樣的聰明人,又沒有經歷父親張良半生起伏,就很容易有一種心態:擔心事態不在自己掌握之中。
只有學會了,才能讓她安心。
也就生孩子快要死掉的那時候,張澤若才一下子想通了。
她真的學不會,不會就是不會,她放棄了。
她以後就和大王一樣,只了解大概,知其用途就好,不要再為那些真正天書一樣的公式頭疼了。
千乘縣離臨淄很近,這姜齊與田齊祖上一路擴張,還真是占了塊寶地,古有魚鹽之利,後有煤鐵之利,現在還有石油之利。
平原亦不少,糧食與蔬菜如今種得都富裕了,那內燃機車廠要加快建造,不然各地的菜蔬賣不出去爛在地里,農夫就不願意種了,必須能在短時間內將內燃機廠建起來,鐵路並不能覆蓋所有的郡縣,想從火車站再把菜運到各地,還得靠這種新定型的機車。
好在水泥路已經把主要的大縣連起來了,異士們定的標準很高,雖然當時造的時候費勁,但現在就方便了,只要車出廠,馬上就能用上。
等交通網完全形成,那該是什麼樣的景象啊……想來從南洋郡運來的水果,也不再是他們少數人的享受了吧。但那可能需要幾十年的努力,她真想和大王一起看到那一天。
「文蘭?文蘭?」
張澤若收攏了思緒,看見韓信擔心地眼神,莞爾一笑:「我沒有事,只是想到石油,便又想到了內燃機,又想到了還沒造出來的車……不說這個了,黑金半島那裡還得添人,離齊國太遠了,人不夠很容易被當地人同化。我在想……我在想,是不是把那些判了五年左右輕罪的人流放去那裡。只要他們願意去,其子孫不能參加官吏選擇的限令便適當放寬,如何?」
「好!」韓信擊掌。
儘管現在多了許多行業,人們也有了多樣選擇,工資更是不低。但世人仍然更加熱衷於參加考舉,期盼經過考舉得以成為小吏,儘管有些吏員的官俸還沒有一些工廠的工資高,且大部分小吏並不能升遷到他們期盼的高位。
人們還是樂此不疲,考舉失敗了才去另找工作。
在這樣的心態下,犯罪之後連累子孫不能為吏,這就是很大的罪過了。如果孩子是爭氣懂事的,那更是足以讓族中老人從他判刑那天罵到他出獄回家,罵到老人自己進了棺材為止。
更別說除了限制考官吏之外,一些待遇特別好的工廠也會審核家庭背景。同等條件下,肯定是身家清白的年輕人更受待見。
那些人犯罪的時候想不到後果,判刑後,後悔的倒也不少。給了這個條件,相信會有不少人自願且積極的申請去海外,死也不怕。
輕罪的話,有些鬥毆盜竊的人,也不是不能給機會。
韓信考慮著,慢慢道:「如果立下功,限制還可以進一步放寬。這事拿到朝中討論一二,我還要請李相來聊一聊……哎,我說你別費神了,先歇半年再說。」
張澤若賭氣白了他一眼,一蒙頭躺下了,只將一把尚未完全恢復光澤的黑髮留在外面,韓信哄了半天才好。
她起床遵醫囑,先做了一套八段錦,然後韓信陪她去花園散步,兩人又討論了一陣長女的大名,仍是沒能決定。
晚餐她胃口不錯,張良也受邀入宮一同用餐,再次給她把脈,在夫妻倆不同的心態的緊張注視中沉吟片刻,讓她再喝一陣補品。
張澤若脈象上看已經沒問題了,但是人瘦下去還沒長回來,頭髮又掉得多還失了光澤,任是誰也不敢說她已經完全康復了。
韓信本來下午已經被她說動,這回聽了張良的判斷,又堅定起來:還是得補!
連父親都這樣,張澤若只能認了,只拒絕再喝參湯這樣藥味重的補品。林蘆便道:「這好辦,下趟船過去南越,讓那邊多送些燕窩來。桑耳阿膠桃膠這些更方便,派人挑好的買。」
南方已經開始嘗試搭建燕屋引金絲燕來築窩,這樣采的燕窩更乾淨,產量雖然還是不大,但出產穩定多了。燕窩這些年流行起來,但只流行在富貴階層,就緣於其產量太少,價格太貴。
張澤若以前是不太愛這口的,味道吧沒什麼味道,貴婦們用它與其說是為其功效,不如說是為了彰顯身份。但現在一家人都著緊她,她再拒絕就矯情了。
只到晚間夫妻私對的時候,張澤若才對著丈夫嘆氣:「我就是一時沒養回來,正常飲食就可以了。」
「沒養回來,那不正應該補嗎?」
「哼。」張澤若負氣地哼了一聲,「阿父如今也俗了,與我說話,總提些孩子要如何養、身子虧了要吃什麼補的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