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頁
從南越過來的林蘆趕緊把孫女接過來哄,對兒子則凶聲惡氣:「你不會哄孩子別添亂,去陪王后!」
在一邊躍躍欲試也想抱侄女玩的韓武很沒眼力勁的反駁母親:「阿母,你這說得就不對了,就是阿兄不會哄才格外要他多帶孩子,不然豈不是一直不會?」
「我孫女是讓他練手用的?」林蘆不客氣地把次子也鎮壓了,熟練地把還沒起大名的孩子哄睡著,才輕輕地放回了小床上,壓低聲音對韓信說,「你還是去陪文蘭,孩子這裡有我。」
「勞煩母親了。」韓信又看了眼睡著的孩子,忍不住想用指尖摸摸小臉,被林蘆不客氣地打開,「別弄醒了,快走快走。」
韓武嘆了口氣,嫂子生育時難產,產後很是虛弱。但他已經趕緊讓系統給嫂子治療並在情況穩定之後注射了基因藥劑,養到現在人已經恢復過來。可這事不好解釋,大家認定嫂子還是很虛弱,總讓她休息。他覺得嫂子應該已經躺煩了。
唉,可別發作到阿兄身上,那就是他的罪過了。
其實他本來還在猶豫要不要注射。這一針劑下去,嫂子就跟母親一樣,五到八年的時間裡不能懷孕。至於是五還是八,看各人身體調整的快慢。
到時候雖然年紀大了,他們想生還是能生的,可這六到八年的時間怎麼辦呢。韓武不是小時候了,他知道沒有兒子對兄嫂來說壓力多大,尤其是嫂子。
對王室來說,生孩子確實不單純是夫妻倆的事情。過去韓信不立後也沒有後宮,除了李斯基本不在這事上開口,其他臣子隔三差五的,不是正式上書,就是言語間找機會提一提。
等韓信向張良提親了,大臣們催婚就更厲害了,搞得張良裝病一裝就是半年,韓武還以為他真病了,趕緊讓AI給他治治,怕韓信還沒成親,老丈人先沒了。說句不好聽的,到時候准嫂子還得守孝呢。
立後了倒是不催了,又都盯上了王后的肚子。誰讓韓信只立了一個王后,沒有后妃呢。幸好他成親之前就不肯納人,眾臣也怪不到王后善妒。
生了女兒本來不打緊,繼續生就是了。問題就是韓武知道一針下去說不定小十年都生不了啊,那可咋辦,壓力大到爆啊!
他阿兄能不能頂住朝野間的壓力,會不會因此選擇立幾位夫人來充實後宮,從而影響夫妻感情,就是韓武都沒有把握。
這世道,可能因為還是一個比較野蠻的時代,又是從戰亂中恢復沒多久再度爆發戰爭,所以世人對於女子出來做工這樣的事沒有多少牴觸,只有幾家學者意見比較大,也沒人理他們。對於平民來說,不管作為父親還是作為丈夫,家裡多一口人能掙錢都是好事。誰家牴觸,只會被其他人家嘲笑。
齊國發達的紡織業與長女作為「巫兒」留家招婿的傳統更是使女工一開始就沒有遇到太大阻力,可謂是件幸事了。
對於改嫁、野合、私生這些事,社會風氣同樣相對寬容,儘管官方一直在收緊,儘管民間也會說不好聽的話,但不妨礙百姓們你說你的,我做我的。
畢竟孔子都是野合生的孩子,有什麼的;畢竟還沒到官方以儒學道德來治理天下的時代,歷史上的差不多時期,女子再嫁不但不會受鄙視,反而挺受歡迎的,甚至能成為皇帝的妃子、皇后,乃至生下太子成為太後。
但,縱然社會風氣寬容如此,至今朝中也沒有人試著提出過禁止男子納妾的法律,是根本都還沒有人想到這一點,他們的意識中也根本不存在這一點。
一男配多女,對他們來說是天經地義不需要去思考改變的事情,所以根本沒有人提及。
那些從未來引渡而來的人們協助修了齊律。這些年也有過修改,有些寬鬆的刑法李斯認為很不可,都改成了嚴刑。韓武也沒意見,覺得還比較符合這個時代。
而那些未來人也沒有在齊律中體現這一點,只是很謹慎地給予女性許多法律上的保障。韓武同樣理解這樣的做法——欲速則不達,現在沒有這樣的土壤。
或許不用很久,再過十年,等十年前出生的孩子們都成年了,進入工作崗位。那些女孩們也都有了工作,社會的風氣或許能到了從量變到質變的時候。那時候即使法律還沒有改變,但他相信應該會有人提出不同的觀點去討論了。
現在算是量變的積累階段吧。韓武知道那些未來人也不是什麼都沒做,他們在主持的工廠的建築隊裡都在暗中引導輿論,讓富裕起來的工人以納妾為恥。就算有花花腸子去嫖去養外室的人,明面上也不好意思納妾到家裡。
甚至有的墨會明確規定這樣的工人不算是他們的同伴,同樂會不接受他們,平時組織的活動也不帶他們。這不能阻止所有人,但確實潛移默化的讓工人們把這樣的人當作異類。
韓武相信總有一天法律會進步。
但遠水救不了近火,兄嫂哪等得了那麼久啊。命運不給他猶豫的機會,張澤若生育時難產,產後虛弱得可能一個不慎就要死掉。就算養回來,難道這樣子還能讓她冒險生嗎?
韓武都不敢賭嫂子是不是養好一點會自願的搏命生育,只能讓系統趕緊給她打一針,先把命留住再說。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在一邊躍躍欲試也想抱侄女玩的韓武很沒眼力勁的反駁母親:「阿母,你這說得就不對了,就是阿兄不會哄才格外要他多帶孩子,不然豈不是一直不會?」
「我孫女是讓他練手用的?」林蘆不客氣地把次子也鎮壓了,熟練地把還沒起大名的孩子哄睡著,才輕輕地放回了小床上,壓低聲音對韓信說,「你還是去陪文蘭,孩子這裡有我。」
「勞煩母親了。」韓信又看了眼睡著的孩子,忍不住想用指尖摸摸小臉,被林蘆不客氣地打開,「別弄醒了,快走快走。」
韓武嘆了口氣,嫂子生育時難產,產後很是虛弱。但他已經趕緊讓系統給嫂子治療並在情況穩定之後注射了基因藥劑,養到現在人已經恢復過來。可這事不好解釋,大家認定嫂子還是很虛弱,總讓她休息。他覺得嫂子應該已經躺煩了。
唉,可別發作到阿兄身上,那就是他的罪過了。
其實他本來還在猶豫要不要注射。這一針劑下去,嫂子就跟母親一樣,五到八年的時間裡不能懷孕。至於是五還是八,看各人身體調整的快慢。
到時候雖然年紀大了,他們想生還是能生的,可這六到八年的時間怎麼辦呢。韓武不是小時候了,他知道沒有兒子對兄嫂來說壓力多大,尤其是嫂子。
對王室來說,生孩子確實不單純是夫妻倆的事情。過去韓信不立後也沒有後宮,除了李斯基本不在這事上開口,其他臣子隔三差五的,不是正式上書,就是言語間找機會提一提。
等韓信向張良提親了,大臣們催婚就更厲害了,搞得張良裝病一裝就是半年,韓武還以為他真病了,趕緊讓AI給他治治,怕韓信還沒成親,老丈人先沒了。說句不好聽的,到時候准嫂子還得守孝呢。
立後了倒是不催了,又都盯上了王后的肚子。誰讓韓信只立了一個王后,沒有后妃呢。幸好他成親之前就不肯納人,眾臣也怪不到王后善妒。
生了女兒本來不打緊,繼續生就是了。問題就是韓武知道一針下去說不定小十年都生不了啊,那可咋辦,壓力大到爆啊!
他阿兄能不能頂住朝野間的壓力,會不會因此選擇立幾位夫人來充實後宮,從而影響夫妻感情,就是韓武都沒有把握。
這世道,可能因為還是一個比較野蠻的時代,又是從戰亂中恢復沒多久再度爆發戰爭,所以世人對於女子出來做工這樣的事沒有多少牴觸,只有幾家學者意見比較大,也沒人理他們。對於平民來說,不管作為父親還是作為丈夫,家裡多一口人能掙錢都是好事。誰家牴觸,只會被其他人家嘲笑。
齊國發達的紡織業與長女作為「巫兒」留家招婿的傳統更是使女工一開始就沒有遇到太大阻力,可謂是件幸事了。
對於改嫁、野合、私生這些事,社會風氣同樣相對寬容,儘管官方一直在收緊,儘管民間也會說不好聽的話,但不妨礙百姓們你說你的,我做我的。
畢竟孔子都是野合生的孩子,有什麼的;畢竟還沒到官方以儒學道德來治理天下的時代,歷史上的差不多時期,女子再嫁不但不會受鄙視,反而挺受歡迎的,甚至能成為皇帝的妃子、皇后,乃至生下太子成為太後。
但,縱然社會風氣寬容如此,至今朝中也沒有人試著提出過禁止男子納妾的法律,是根本都還沒有人想到這一點,他們的意識中也根本不存在這一點。
一男配多女,對他們來說是天經地義不需要去思考改變的事情,所以根本沒有人提及。
那些從未來引渡而來的人們協助修了齊律。這些年也有過修改,有些寬鬆的刑法李斯認為很不可,都改成了嚴刑。韓武也沒意見,覺得還比較符合這個時代。
而那些未來人也沒有在齊律中體現這一點,只是很謹慎地給予女性許多法律上的保障。韓武同樣理解這樣的做法——欲速則不達,現在沒有這樣的土壤。
或許不用很久,再過十年,等十年前出生的孩子們都成年了,進入工作崗位。那些女孩們也都有了工作,社會的風氣或許能到了從量變到質變的時候。那時候即使法律還沒有改變,但他相信應該會有人提出不同的觀點去討論了。
現在算是量變的積累階段吧。韓武知道那些未來人也不是什麼都沒做,他們在主持的工廠的建築隊裡都在暗中引導輿論,讓富裕起來的工人以納妾為恥。就算有花花腸子去嫖去養外室的人,明面上也不好意思納妾到家裡。
甚至有的墨會明確規定這樣的工人不算是他們的同伴,同樂會不接受他們,平時組織的活動也不帶他們。這不能阻止所有人,但確實潛移默化的讓工人們把這樣的人當作異類。
韓武相信總有一天法律會進步。
但遠水救不了近火,兄嫂哪等得了那麼久啊。命運不給他猶豫的機會,張澤若生育時難產,產後虛弱得可能一個不慎就要死掉。就算養回來,難道這樣子還能讓她冒險生嗎?
韓武都不敢賭嫂子是不是養好一點會自願的搏命生育,只能讓系統趕緊給她打一針,先把命留住再說。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