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百里息今日依舊銀甲銀冠,他站在台上,原本喧鬧的人群便安靜下來。當初是他赦了黎族,黎族人有恩必還,對這位神教大祭司是頗為敬畏的。
“寶生。”他朝台下某處開口。
眾人也忍不住朝那裡看去,只聽一聲“抓住了”,便見幾個少年揪著個中年男人往外拉。
“干什麼!?你們干什麼?我犯什麼法了?”那中年人喊冤。
寶生按住那人的肩膀,對百里息道:“我們幾個打聽了,李二旺那事出了之後,就是他到處鼓動人去圍筒樓討公道,方才也是他先挑起事端!”
“我……我是為族人討公道,怎麼算挑事!”
“那是周樂安?”人群中有人認出中年人。
眼見眾人越發迷惑,郁岼終於開口,道:“這人是半年前自己來到芮城投奔,自稱是黎族之人,實際卻是剌族的細作,崔將軍的軍隊入城之後,周安樂負責送糧食菜果給軍營,之前那幾個偷偷出營的犯罪士兵就是被他引誘鼓動,今日放蛇的李三財也是被他教唆去尋仇報復,如今是冬季,蛇蟲蟄伏,那為惡的蛇是周安樂偷偷飼養交給李三財的。”
郁岼看向寶生,“你繼續說。”
寶生行了個禮,揚聲道:“上次周安樂鼓動族人去筒樓要說法,實際就是想趁機挑起兩方爭端,讓我們內鬥,我們暗中觀察跟蹤周安樂,發現他兩三日便會去一處城牆投遞消息,城外人得了消息就返回剌族營地,周安樂就是剌族細作無疑!”
“剌族圍攻芮城,來時便將芮城大小城門盡數圍住,對芮城情況十分熟悉,所以城中定有細作為剌族傳遞消息。”百里息說完,台下眾人終於將前因後果捋清,對剌族之陰險萬分痛恨。
“今日郁族長召集大家過來,便是要揭露剌族和曲慶的陰險,李二旺之罪當死,但若他不受審而死,必會使軍中將士不服引起嘩亂,若他不死,則會使黎族人心寒齒冷,心生嫌隙,無論是哪種結果,都將達到他們分化我等目的。”百里息眸中閃過一抹森冷之色,“軍中族中或許還有敵軍細作,也請諸位多加留意,大戰在即,請諸位靜待。”
鄭父從軍營離開後又去尋郁岼稟事,夜深才回鄭家,郁宵見他回來,便告辭準備離開,鄭父叫住他,道:“方才議事廳人多,我不好詢問蟬兒情況,她如何了?可是受了驚嚇?”
“阿姐受了些驚嚇,但已無礙,多謝叔父掛念。”郁宵雖尚年少,辦事卻穩妥可靠,鄭父看好他,相信假以時日,他必然會成為一個極出色的族長。
“真兒出事是蟬兒不顧自身安危救回來的,後來也是她為真兒討回了公道,等打退了曲慶和剌族,我和你嬸子要帶真兒去好好拜謝。”
即將成為翁婿的兩人寒暄幾句,郁宵便辭退而去。
鄭嬸兒聽郁宵走了,出來看了自家男人一眼,眼中儘是欽佩愧悔之色,道:“我今日才知蟬蟬竟是這樣有智有勇的姑娘,那日她救了真兒我雖感激,卻因她不讓殺那些兇徒而心生不滿,我當時以為她是迂腐,是想同大祭司和崔將軍示好,所以才不讓殺那些畜牲。”
鄭嬸兒嘆了一聲,“如今才知道短視的是我,若是當時那幾人未受審而死,便當真是中了計,到時反而是我們壞了事。”
“娘,等過些日子,咱們一起去看看阿蟬姐姐。”鄭真兒從裡屋出來,她身上的傷已好得差不多,話也多了起來,只是事發至今一直未出過門,這是第一次提出想要出門。
鄭父笑著點點頭,說了兩聲“好”,隨後又嘆息一聲道:“別說你我心生佩服,如今族中誰不敬服她,以前敬她只因她是族長之女,如今敬她卻是從心底佩服。”
*
百里息的解毒藥自然極好,殷蕪第二日已經感覺不出異樣,又吃了兩日,體內的蛇毒便已盡數清除。
鄭真兒出事那日,殷蕪同百里息爭執了一場,雖是百里息找她的不痛快,可追根究底還是因她的欺騙利用,錯在她,且後來百里息又救她一命,這筆帳怎麼算都是她欠了百里息。
她知道該去,可卻不想去,雖欠了債,卻縮起頭做起了鵪鶉,白日還好,偏到了夜深人靜之時,欠了的債便折騰得她無法入睡。
這滋味實在難挨,她便打定主意同百里息將話說清講明,若他還有別的要求,她若能辦到也一併應下,還了這筆債,兩人便算兩清了。
有了這樣的想法,殷蕪便恨不得天快些亮,好讓她早些從這折磨人的亂帳中掙脫出去,可等啊等,天總是不亮,殷蕪心若火燒,驀地起身下了床,扯過披風便出了門。
只是來到百里息門前又覺莽撞,想回去又不甘心,在門口踟躕半晌,終是一跺腳轉身欲走。
門忽從內打開,殷蕪尚未看清門內情況,已被一把拉了進去,兩扇門板在她身後“哐當”一聲合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寶生。”他朝台下某處開口。
眾人也忍不住朝那裡看去,只聽一聲“抓住了”,便見幾個少年揪著個中年男人往外拉。
“干什麼!?你們干什麼?我犯什麼法了?”那中年人喊冤。
寶生按住那人的肩膀,對百里息道:“我們幾個打聽了,李二旺那事出了之後,就是他到處鼓動人去圍筒樓討公道,方才也是他先挑起事端!”
“我……我是為族人討公道,怎麼算挑事!”
“那是周樂安?”人群中有人認出中年人。
眼見眾人越發迷惑,郁岼終於開口,道:“這人是半年前自己來到芮城投奔,自稱是黎族之人,實際卻是剌族的細作,崔將軍的軍隊入城之後,周安樂負責送糧食菜果給軍營,之前那幾個偷偷出營的犯罪士兵就是被他引誘鼓動,今日放蛇的李三財也是被他教唆去尋仇報復,如今是冬季,蛇蟲蟄伏,那為惡的蛇是周安樂偷偷飼養交給李三財的。”
郁岼看向寶生,“你繼續說。”
寶生行了個禮,揚聲道:“上次周安樂鼓動族人去筒樓要說法,實際就是想趁機挑起兩方爭端,讓我們內鬥,我們暗中觀察跟蹤周安樂,發現他兩三日便會去一處城牆投遞消息,城外人得了消息就返回剌族營地,周安樂就是剌族細作無疑!”
“剌族圍攻芮城,來時便將芮城大小城門盡數圍住,對芮城情況十分熟悉,所以城中定有細作為剌族傳遞消息。”百里息說完,台下眾人終於將前因後果捋清,對剌族之陰險萬分痛恨。
“今日郁族長召集大家過來,便是要揭露剌族和曲慶的陰險,李二旺之罪當死,但若他不受審而死,必會使軍中將士不服引起嘩亂,若他不死,則會使黎族人心寒齒冷,心生嫌隙,無論是哪種結果,都將達到他們分化我等目的。”百里息眸中閃過一抹森冷之色,“軍中族中或許還有敵軍細作,也請諸位多加留意,大戰在即,請諸位靜待。”
鄭父從軍營離開後又去尋郁岼稟事,夜深才回鄭家,郁宵見他回來,便告辭準備離開,鄭父叫住他,道:“方才議事廳人多,我不好詢問蟬兒情況,她如何了?可是受了驚嚇?”
“阿姐受了些驚嚇,但已無礙,多謝叔父掛念。”郁宵雖尚年少,辦事卻穩妥可靠,鄭父看好他,相信假以時日,他必然會成為一個極出色的族長。
“真兒出事是蟬兒不顧自身安危救回來的,後來也是她為真兒討回了公道,等打退了曲慶和剌族,我和你嬸子要帶真兒去好好拜謝。”
即將成為翁婿的兩人寒暄幾句,郁宵便辭退而去。
鄭嬸兒聽郁宵走了,出來看了自家男人一眼,眼中儘是欽佩愧悔之色,道:“我今日才知蟬蟬竟是這樣有智有勇的姑娘,那日她救了真兒我雖感激,卻因她不讓殺那些兇徒而心生不滿,我當時以為她是迂腐,是想同大祭司和崔將軍示好,所以才不讓殺那些畜牲。”
鄭嬸兒嘆了一聲,“如今才知道短視的是我,若是當時那幾人未受審而死,便當真是中了計,到時反而是我們壞了事。”
“娘,等過些日子,咱們一起去看看阿蟬姐姐。”鄭真兒從裡屋出來,她身上的傷已好得差不多,話也多了起來,只是事發至今一直未出過門,這是第一次提出想要出門。
鄭父笑著點點頭,說了兩聲“好”,隨後又嘆息一聲道:“別說你我心生佩服,如今族中誰不敬服她,以前敬她只因她是族長之女,如今敬她卻是從心底佩服。”
*
百里息的解毒藥自然極好,殷蕪第二日已經感覺不出異樣,又吃了兩日,體內的蛇毒便已盡數清除。
鄭真兒出事那日,殷蕪同百里息爭執了一場,雖是百里息找她的不痛快,可追根究底還是因她的欺騙利用,錯在她,且後來百里息又救她一命,這筆帳怎麼算都是她欠了百里息。
她知道該去,可卻不想去,雖欠了債,卻縮起頭做起了鵪鶉,白日還好,偏到了夜深人靜之時,欠了的債便折騰得她無法入睡。
這滋味實在難挨,她便打定主意同百里息將話說清講明,若他還有別的要求,她若能辦到也一併應下,還了這筆債,兩人便算兩清了。
有了這樣的想法,殷蕪便恨不得天快些亮,好讓她早些從這折磨人的亂帳中掙脫出去,可等啊等,天總是不亮,殷蕪心若火燒,驀地起身下了床,扯過披風便出了門。
只是來到百里息門前又覺莽撞,想回去又不甘心,在門口踟躕半晌,終是一跺腳轉身欲走。
門忽從內打開,殷蕪尚未看清門內情況,已被一把拉了進去,兩扇門板在她身後“哐當”一聲合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