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最後這些對象合在一起,數目之多,讓一眾隨行辦案的大理寺眾人俱都大感震驚。

  然後當天下午,那一箱箱從魏家旁支各家所搜查出來的東西,在被衙役們抬去大理寺做物證時,也都被京城不少百姓瞧見了。

  待到第二天,有關於魏家旁支對失去所有直系親屬,唯有獨苗苗一個的魏家嫡系魏林,長達十餘年的「吃絕戶」行為,更是在韓徹的有意推動下,很快便傳遍了京城。

  「嘖,這魏家旁支也太不要臉了!」畢竟魏林在失去最後一個直系親人時,他才不過稚童年紀。似這般的稚童獨自一人守著萬貫的家財,被不良族人欺壓占去家產,不論放在什麼年代,都是很能引起人們的同情心的。

  「何止是不要臉,這膽子也太得很!」

  那可是御賜之物,魏家那群旁支竟然也敢搶奪。而且就他們聽說的,好像還是偷盜!

  老天爺,魏家旁支簡直是在作死啊!

  「唉,也是這魏縣侯年紀幼小,上無正經長輩看護……」

  稚子懷千金於鬧市之上,又如何能不引來身懷虎狼之心者?(1)

  也因此,大家對魏林生出的同情心和嘆息越來越多,對於時人還很看中家族集體一事,自然也就被壓制住了。

  再者,這事真正讓魏家旁支逃脫不了罪責的原因,乃是他們「偷盜」了宮中賞賜給魏林的東西。

  正所謂,天地君親師。

  封建社會裡,乃是皇權至上。

  這便使得大理寺那邊要是從嚴來辦的話,魏家旁支這種不管是偷盜還是搶占御賜之物的行為,都是能夠得上大不敬之罪的。

  韓徹還在事發的當天晚上,就交代好了魏林和四娘,讓他們第二天一早,便主動去宮中先找皇后請罪。

  說是請罪,倒不如說是讓魏林對著皇后哭訴這些年來被魏家旁支欺壓的委屈。

  若說現在的皇室里誰最願意護著魏林,也莫過於皇后了。

  「為何過去竟一字不提?」事情昨天下午才發生,魏林今日一大早便來,是以皇后也是才知曉。

  一時間,皇后也是又氣又怒。

  有韓徹的提點和一晚上的時間琢磨,魏林這會也很好的發揮出了他告狀的超高水平——那就是不做任何的告狀,只認罪。

  認魏家那群旁支的罪,也認魏林自己未能守護好宮中賞賜之物的罪。

  等到認罪完之後,魏林再紅著眼眶,低聲怯弱的言道了一句:「他們都是叔伯和兄長……」

  過去魏家旁支欺負魏林,確實如他們所想的占了一個家事,旁人便是知曉,也不好去插手的。便是魏林自己,被家族和輩分「綁架」著,所有委屈也都只能吞下。

  究其根本原因,其實還是在於時人對家族的重視和袒護程度。甚至在律法上,更有「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孫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孫,罪殊死,皆上請廷尉以聞。」(2)

  所以卑幼隱匿有罪尊長,都是不追究刑事責任的。

  反過來若是卑幼告尊長,則還屬於忘情棄禮,甚至律法也做出明確規定:「諸告祖父母父母者,絞。」(3)

  就像當初,陳大娘子被吳氏雇凶擄走。事前不清楚緣由時告官可以,可卻在事後查清楚是吳氏所為後,陳家選擇包庇吳氏,陳大娘子再恨卻也不能去官府繼續告她。

  魏林這裡,魏家旁支敢這麼肆無忌憚,甚至這次他們連四娘也敢上手欺負,便正是掐准了這一點。

  他們和魏林雖然不算至親行列,但作為同族,又占據著長輩的身份,魏林或四娘但凡敢去告他們,律法不一定認可不說,世人還皆會對魏林和四娘非議詬病。

  甚至魏林和四娘連他們的不是,都不能隨便對外人去說。

  「你啊,也實在是太過厚道。」皇后自然是比誰都清楚這些的,聞言後,便只得嘆息道。

  說是厚道,其實言下之意也含有魏林太過軟弱了些。

  魏林便又哽咽道:「臣得蒙娘娘庇護,已是良多,又如何能事事皆來煩擾娘娘?」

  皇后過去確實沒少庇護魏林,尤其是當初魏林稚童年紀就被帶到她看顧著。被魏林這麼一說後,皇后再想起魏林這十餘年來,卻在她以為已經看顧了的情況下,還被魏家那群旁支如此的欺負了去,心中便生出更多的憤怒。

  魏家先祖也確實是立下不少功勳,可皇室認可的一直都只是魏林這支嫡系。

  於是在魏林這一番「告罪」過後,皇室自是不會再怪罪他,大理寺那邊也立刻接到了宮中的旨意——依律辦理。

  魏家旁支過去侵占了魏林多少東西,也盡數都要還回去。

  這處決結果出來後,雖然有些人還是會對同族之間不該鬧到如此的地步,在私下裡會有些許的微詞。但更多的也都是在談論魏林幼年便孤身一人受魏家旁支,長達十餘年欺負的可憐。

  畢竟在評判對錯和分辨責任時,人們總是難免傾向於弱者這一點,亘古不變。

  就連皇后那日在見完魏林後,也對皇帝嘆息起來。

  至於皇帝,似魏家這等立過重大功勳的後代,皇室厚待他們,本就含有做給世人看的面子工程。相反,對於魏林的軟弱無用,還正是皇室願意看到的。

  韓徹也正是看準了皇室這一點,才會做這麼一番操作。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