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些漕卒們本就是受過訓練的專業隊伍,他們不僅懂水性,也能看得懂河道出現的問題。這樣就還能做到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漕運這麼改良後,除了在運輸這塊的作用外,韓徹還又言道,還可以利用它來配合朝廷調節各地的物價,更為及時的賑濟災荒。

  自古以來,穀賤傷農,谷貴傷民。

  也莫說是在古達,就是韓徹穿越之前,農業技術已經稱得上是極為發達的情況下,農業生產也沒辦法做到全面穩定。

  於是在風調雨順,糧食增產的地方,地里的糧食就賣不起價錢,百姓種植的積極性難免受挫。

  在遭遇災荒,糧食減產的地方,又碰上糧食價錢飛漲,不少百姓沒錢去購買糧食,就只能忍飢挨餓,甚至活活餓死。

  朝廷管轄範圍還極廣,從南到北,從西到東。各地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氣候等情況也皆會有所不同,所適宜栽種作物自然也會有所差異。

  於是就也造成了,某樣作物在盛產之地作價極其低廉,在氣候不能適應它生產之地,作價又極其昂貴。

  既如此,何不利用漕運來改善這一系列的問題呢?

  韓徹便又詳細的闡述了一番,他預備如何利用漕運去解決朝廷一直存在的常平倉方面的問題。

  太子聽聞到這,內心的震撼已經無法用言語來形容。此時太子再看韓徹,登時有那麼一瞬間覺得他渾身都冒出了金燦燦的光芒。

  也忽然懂了,為何韓徹會在百姓口中落得個「財神爺」的外號。

  想想韓徹這次漕運的改革,原本太子以為節省運輸費用,提高運輸效率,減少國庫耗費,充實戶部財政等相關方面的,就已經很讓人震撼了。卻未曾想,韓徹還能用漕運解決常平倉的問題。

  若是運行得當的話,過去歷來讓朝廷處於虧損狀態,卻又不得不在各地設置的常平倉,很有可能將實現有史以來的轉虧為盈。

  「大善!此事依舊全權交予韓愛卿你去辦。」太子越想越覺得此事非常可行。

  「臣定竭盡全力,不負殿下厚望。」韓徹連忙表示。

  「韓愛卿這一路舟車勞頓,想來也定是累到了。」剛見面時,太子就也說過韓徹辛苦的話,倒也不全是君臣之間的客套話。

  實在是韓徹此時臉上的疲憊感真的很重,雙眼下面更是呈現出一片睡眠不足才會突顯出來的烏青。

  想也知曉,光是今年這七個多月,韓徹幾乎是跑遍了整條運河貫穿過的州郡。且大半的時間,他還都是在行駛的船上渡過的。

  於是太子賞賜了韓徹許多珍貴的藥材補品,還關切的囑咐他這次既然回京,可先在家中休養幾日,之後再去忙公務。

  畢竟朝廷難得碰上一個這麼會理財的官員,還又正逢戶部財政最為緊缺的時段,若他身體真被累出什麼問題來,豈不等同於朝廷的一大損失?

  韓徹出宮後,就直接回了韓家。

  之前韓老三先一步回來,柳氏帶著三娘四娘一早就高興的在家裡忙著給韓徹做各種他喜歡的吃食。

  好不容易等到韓徹終於回家來後,柳氏幾個眼眶都有些泛紅了。

  「這才不過在外幾個月,怎就瘦了這麼多!」柳氏一臉心疼的說道。

  沒辦法,高強度的這麼來回奔波工作,對人的體力這塊的消耗確實是太大。韓徹又想抓質量,又想抓緊時間趕在秋稅之前完成,就越發容易掉肉。

  因為秋稅過後,馬上就會進入到一年一度的河道附近的百姓,因為要服徭役而被官府大量徵集去做漕民的時段。

  如今漕運相關的事物進展不僅順利,進程也比韓徹之前所預計的快了許多。所以對於身上掉的這點肉,韓徹其實心裡還是很高興的。

  「沒事,等事務忙完,我多吃些,好生補回來就行。」韓徹笑著寬慰柳氏她們。

  這次回來,韓徹還給家裡人捎帶了一些松州的特產,其中自然少不了各色面料的布帛。東西也都被先一步回來的韓老三,早就帶回家裡來了。

  家裡一圈的女眷,對這些款式多樣又色彩絢爛的各種精美布帛,都非常的喜歡。

  對於這些布帛的作價,柳氏難免多問了一句。

  韓徹笑著說道:「阿母,松州可是衣被天下,紡織一向來最為發達不過,價錢肯定比京城要划算的多。」

  但便宜是便宜,韓徹這次帶回來的量其實還遠算不得大量。

  漕運馬上就要正式全面改革,到時候各地的物資將會通過專業的漕運隊伍,被源源不斷的運輸到京城來,各種過去因為運輸不便利導致作價高昂的物品,很快也要因此迎來一場價格的持續下降。

  晚些的時候,收到消息的大娘和齊五郎果然也帶著兩個孩子過來了。

  「我都聽人說了,二郎這次從江南區域運輸了好些物資和稅糧來京城,時間還比以往減少了好幾個月。想來京城以後,斷不會再輕易出現糧食短缺的問題了……」只見大娘一臉高興的對韓徹說道。

  相對比大娘的純粹高興,齊五郎想的事情難免就更多些。

  「二郎,此次漕運事務辦完,是不是接著就要忙常平倉的事務了?」齊五郎擔憂道。

  「姐夫勿要憂心,此事我有辦法解決的。」韓徹笑道。

  「那常平倉事務可不比漕運。」齊五郎顯然沒法放心。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