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布匹織物關係到民生大事和重要的戰略物資,朝廷當初對於飛梭織布機可謂是全力做的推廣。現如今不說家家戶戶必有,也已經達到了大範圍的普及。

  所以哪怕對於軋棉機,京郊這邊的百姓因為還從未種植過棉花,全然不曾了解過,也一點都不妨礙他們對這兩樣機子一視同仁的認可和嚮往。

  可以說,官府這一次的政令也實在是誘人的很。因為就像韓徹之前在朝堂上言道的那樣,時下普通百姓家底薄,有些甚至根本無力去承擔任何的風險,對於新作物的栽種必然就會產生諸多顧慮。

  但有官府來兜底,哪怕是未曾聽聞過棉花的百姓,對這事也不會生出憂患,從而產生排斥心理。

  那些對棉花有所了解的百姓就更不用說,在消息傳出來之後,他們現在只要一想到自家地里馬上也能栽種棉花,心就開始激動的期待起來……

  注1:出自《春秋左氏》六逆:「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小加大,淫破義。六者,亂之本也。」

  注2:《農書》木棉攪車,是在輾軸即鐵杖或鐵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軋棉機械。

  第105章

  危害

  戶部司掌管全國的戶口增減和農田政令,事務歷來眾多。

  韓徹又是才剛接任戶部司郎中,還要負責棉花推廣一事,自回京後便一直忙得腳不沾地,每日帶著韓老三早出晚歸的,弄得柳氏想給他安排相看一事,遲遲找尋不到合適的機會。

  三娘和四娘最近倒是隨柳氏沒少出去,韓徹這一回京任職京官,還被朝廷重用,兩姐妹自然也就跟著受歡迎了起來。

  比如再過兩日,兩姐妹便又要隨柳氏和大娘一起,參加一場比較重要的宴會。

  「聽聞聖上前幾日又病重了,朝會都連著罷免了好幾日了。」柳氏見著僕從帶了齊愈和齊悅都出去玩了後,對大娘她們說道。

  韓徹官職為從五品上,放在時下京官裡面,也已經勉強能算得上是高階品行列,屬於每有朝會,都需得去參朝的。

  老皇帝病重,朝會罷免,韓徹也就不用早起去參加朝會。於是哪怕不找韓徹詢問,柳氏她們這些家人便能通過韓徹的朝會情況知曉。

  「聽聞昌王和穎王近來都時常進宮探望,坊間多有贊二者孝心者。」大娘就說道。

  「孝心真假還未可知呢!」三娘突然說道。

  太子當初是如何遭受老皇帝徹底厭惡打擊的?不就是因為在老皇帝病重時,只顧朝堂,全然沒將心思放在老皇帝身上麼?

  如此前車之鑑就擺在那,剩下的這些皇子豈能還學不會教訓?

  「管他們是真是假,總歸與咱家沒有什麼干係。」柳氏就來說三娘:「這次給你找的相看對象,不論是人品還有才華,皆無可挑剔……你定要好生考慮。」

  「阿母,你放心吧,我都知曉的。」三娘說道。

  「唉,你二兄也是讓我好生著急。」柳氏突然嘆氣道。

  但韓徹最近公務確實特別的繁忙,柳氏就是再如何著急也沒用。

  北直隸這邊才剛下發政令的時候,一些已經形成規模的棉花栽種地也已經按照朝廷的要求,將徵收來的棉花種子送達至戶部司。

  在分發下去之前,韓徹還先要帶人對這批棉花種子進行篩選。

  朝廷為接下來的棉花推廣,其實已經做了一年的準備。今年年初,就先擇選一些地區育種。其中柏州作為現階段棉花產量最為富足的府州,官府除了按照朝廷要求擴大官田栽種,對百姓家自種的棉花種子也做了徵收。

  「韓大人,柏州的棉花種子和其他地方的,是有何不同之處嗎?」在篩選時,有官員便忍不住好奇的問道。

  「確實有所不同。」韓徹笑著說道。

  二人說話的功夫,旁邊的幾個官員便也圍了過來,站到韓徹身邊做仔細聆聽狀。

  「棉花其實是有很多個品種的……」韓徹說著,拿起柏州的棉花種子,又拿了另一地的棉花種子,擺放到一起:「柏州最初栽種時,這二者皆有。」

  最開始,韓徹在胡貨鋪子裡確實只找到了非洲棉,也就是草棉。

  這是因為柏州屬於西北區域,在地形上最靠近的地方,也就相當於韓徹穿越前世界的西域。

  非洲棉最開始就是通過新疆,傳播進來的。

  但因為韓徹當時要的棉花種子很多,胡貨店家為了吃下這樁大買賣,就藉助自己的人脈關係到處搜羅棉花種子,於是便也混進來了另一個品種——亞洲棉,也叫中棉。

  亞洲棉也是最古老的棉花種植品種之一,同樣具有生長周期短,成熟早,且它的抗逆性強,更為適應亞洲的氣候和土壤。

  雖說在穿越前的社會,亞洲棉跟非洲棉一樣,也都被更為優越的其他棉花品種所取代,栽種面積所剩不多。不過在尋不到更好的棉花品種之前,亞洲棉一直便成為了秦嶺,淮河以南以及長江中下游等地區的主要栽種品種。

  對於這些東西,韓徹也沒法說太多,便只言道:「這二者雖同為棉花,但卻是從不同蕃地傳入,品種有異。」

  「原來如此。」與韓徹提問的官員點頭,說道:「其餘府州棉花種植產量遠不如柏州,雖有種植技藝不佳和地氣不同緣故,但不得其種也有之。」

  他們一直就有聽聞柏州的棉花質量好,產量高。之前朝廷在從韓徹那裡得到了棉花的種植技術時,對於棉花有兩個品種的問題,韓徹當時就已經在文書里做了講述。只是棉花作為蕃地來的新作物,他們連基本的種植也都才剛知曉,對於棉花品種的具體區分,又哪能這麼快就熟練分辨。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