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頁
構建品牌效應後,再適當用獨此一份的名頭宣傳,這些正中貴族們的心弦,隨後再弄出很多新花樣,大家一看是自己沒見過的款式,肯定也會很感興趣。
接著就是名人效應,沈灼灼讓上官文等丞相,沒事兒就穿著毛衣和棉衣出來遛一遛,甚至還給謝秋蒔準備了這些衣服,宣稱連大莊皇帝都在穿,謝秋蒔不會如同現代直播間裡帶貨的明星一樣,一個勁兒說買它買它,她只需要真的穿了,並且私下還說穿著挺舒服,她很喜歡,就夠了。
皇帝的名人效應,效果好的出奇,沈灼灼都沒想到,竟然會有那麼多人因為謝秋蒔喜歡,就瘋了一樣的追崇毛衣和棉衣。
這個毛衣和棉衣的品牌名字,是沈灼灼和喬尚書一起商量出來的,叫天絨,品牌能帶一個天字,在這個時代,已經是非常非常了不得的事情了,聽了這個名字,人們都會高看品牌一眼。
而看在錢的份上,朝臣們也不會說三道四,大家默認這個名稱存在。
畢竟總不能為了臉面,連錢都不要了吧?關鍵是這個臉面只有一點兒,錢卻是很多很多!
在各行各業熱火朝天幹事業的氛圍中,時間走入十月份,冬季即將到來,天氣一下來就冷了許多。
十月份一整個月也沒什麼大事發生,大家都適應了在新皇手底下工作的快節奏,甚至有人覺得這樣也不錯,每天工作在做完後再下值,不必回去還熬夜幹活兒了。
十月份也不是沒有一點兒激動人心的大事,比如秋闈它結束了,各地的學子趕赴京城,腿腳快的那一波人已經到了,京城又熱鬧了起來,許多年輕學子三五成群,開始舉辦各種各樣的詩會文會,意圖在明年會試前揚名。
在沈府,也有一件比較特殊的事情,那就是沈府兩位女主人的母親,沈老夫人回京了,一同回來的,還有沈府下人們從來沒有見過的沈老爺。
之前周三娘回老家,說是很快就能回來,結果這一去就是兩個多月,期間與她一起到老家的善和善靜早就回來了。
沈灼灼沒能去接周三娘,沈清瑤也沒時間,接人的任務給了兩個妹妹,善和善靜之前提前回來,是為了不耽誤太久的學業,而周三娘在老家久留的原因,則是過繼一事不太順利。
沈豐年本人沒什麼太大的意見,對他來說,最重要的是他的妻女們,父母對他的冷酷,在當年他們迫不及待將他們一家趕出家門,分家之後還讓周三娘帶著孩子,給大伯一家做牛做馬時,就已經彰顯的淋漓盡致。
對於父母慈愛一事,他早就死心了,之所以當時沒有翻臉,是因為沒有任何資本,同時也是因為,父母對子有著天然的優勢,他想要反抗,也沒有任何辦法,沒人會幫他,光憑他一人什麼都做不到,還有可能連累妻女。
後來女兒們有了出息,將妻子和幼女接走,只留他一人在老家,他雖然在家裡總是被父母翻白眼,罵他吃白飯,是沒用的男人,妻子跑了也不知道去追的窩囊廢等等,但他心裡還是挺高興的。
三娘和孩子們都可以去享福,即使不帶上他,也能讓他欣慰,他沒本事,但是他有兩個好女兒,他的女兒們有本事啊!
沈豐年本質上和周三娘差不多,都是沒什麼主意那一類人,好在兩人都知道該聽誰的。
現在周三娘回來接他去京城享福,唯一的要求就是讓他過繼出去,不讓父母影響女兒前程,沈豐年很同意,他太清楚他的兄弟和父母是什麼性格,如果他們知道大丫二丫在外面過得那麼好,絕對會聞著味兒上趕著去敲詐好處。
可是過繼哪裡是那麼容易的,按照鄉下人的想法,沈豐年一連五個女兒,那就是絕後了,他大哥兩個兒子,理應過繼一個到他名下,可沈清瑤今年都十八了,從沈清瑤剛出生就商量過繼的事情,十八年過去,也沒見哪個侄子管沈豐年叫爹。
親兄弟之間過繼尚且這般艱難,將沈豐年一個壯年勞動力,過繼到宗族中沒什麼親人,早就作古多年的,無兒無女之人名下,簡直難上加難。
就算是收了周三娘錢的宗族族長,都不願意開這個嘴,實在是沒法開,怎麼說都不對。
問題就卡在這一步了,要怎麼不著痕跡地提起此事,還不會讓人聯想到,是沈豐年兩個女兒在外有了大出息,他要拋棄爹娘呢?
不孝的名聲落在誰身上都太過沉重,而且非常危險,此事必須做得天衣無縫,以免有心之人利用,到時候想為兩個女兒減輕重擔的過繼之舉,成了攻擊她們的藉口。
沈豐年很清楚這其中的彎彎繞繞,他和周三娘平日裡表現出來的愚笨,從來不是真正的笨,真要是兩個沒有一點兒腦子的人,怎麼可能接連生出那麼多優秀的孩子。
於是沈豐年勸周三娘留下,兩人靜待一個機會。
留下來後,沈豐年先以妻子回來為名義,與父母那邊分開,不再管著父母和大哥家裡的地,讓他們自己去下地種田,之前他家人不在身邊,就當還沒分家處著,現在既然周三娘回來了,那就該同之前分家時那樣,各過各的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接著就是名人效應,沈灼灼讓上官文等丞相,沒事兒就穿著毛衣和棉衣出來遛一遛,甚至還給謝秋蒔準備了這些衣服,宣稱連大莊皇帝都在穿,謝秋蒔不會如同現代直播間裡帶貨的明星一樣,一個勁兒說買它買它,她只需要真的穿了,並且私下還說穿著挺舒服,她很喜歡,就夠了。
皇帝的名人效應,效果好的出奇,沈灼灼都沒想到,竟然會有那麼多人因為謝秋蒔喜歡,就瘋了一樣的追崇毛衣和棉衣。
這個毛衣和棉衣的品牌名字,是沈灼灼和喬尚書一起商量出來的,叫天絨,品牌能帶一個天字,在這個時代,已經是非常非常了不得的事情了,聽了這個名字,人們都會高看品牌一眼。
而看在錢的份上,朝臣們也不會說三道四,大家默認這個名稱存在。
畢竟總不能為了臉面,連錢都不要了吧?關鍵是這個臉面只有一點兒,錢卻是很多很多!
在各行各業熱火朝天幹事業的氛圍中,時間走入十月份,冬季即將到來,天氣一下來就冷了許多。
十月份一整個月也沒什麼大事發生,大家都適應了在新皇手底下工作的快節奏,甚至有人覺得這樣也不錯,每天工作在做完後再下值,不必回去還熬夜幹活兒了。
十月份也不是沒有一點兒激動人心的大事,比如秋闈它結束了,各地的學子趕赴京城,腿腳快的那一波人已經到了,京城又熱鬧了起來,許多年輕學子三五成群,開始舉辦各種各樣的詩會文會,意圖在明年會試前揚名。
在沈府,也有一件比較特殊的事情,那就是沈府兩位女主人的母親,沈老夫人回京了,一同回來的,還有沈府下人們從來沒有見過的沈老爺。
之前周三娘回老家,說是很快就能回來,結果這一去就是兩個多月,期間與她一起到老家的善和善靜早就回來了。
沈灼灼沒能去接周三娘,沈清瑤也沒時間,接人的任務給了兩個妹妹,善和善靜之前提前回來,是為了不耽誤太久的學業,而周三娘在老家久留的原因,則是過繼一事不太順利。
沈豐年本人沒什麼太大的意見,對他來說,最重要的是他的妻女們,父母對他的冷酷,在當年他們迫不及待將他們一家趕出家門,分家之後還讓周三娘帶著孩子,給大伯一家做牛做馬時,就已經彰顯的淋漓盡致。
對於父母慈愛一事,他早就死心了,之所以當時沒有翻臉,是因為沒有任何資本,同時也是因為,父母對子有著天然的優勢,他想要反抗,也沒有任何辦法,沒人會幫他,光憑他一人什麼都做不到,還有可能連累妻女。
後來女兒們有了出息,將妻子和幼女接走,只留他一人在老家,他雖然在家裡總是被父母翻白眼,罵他吃白飯,是沒用的男人,妻子跑了也不知道去追的窩囊廢等等,但他心裡還是挺高興的。
三娘和孩子們都可以去享福,即使不帶上他,也能讓他欣慰,他沒本事,但是他有兩個好女兒,他的女兒們有本事啊!
沈豐年本質上和周三娘差不多,都是沒什麼主意那一類人,好在兩人都知道該聽誰的。
現在周三娘回來接他去京城享福,唯一的要求就是讓他過繼出去,不讓父母影響女兒前程,沈豐年很同意,他太清楚他的兄弟和父母是什麼性格,如果他們知道大丫二丫在外面過得那麼好,絕對會聞著味兒上趕著去敲詐好處。
可是過繼哪裡是那麼容易的,按照鄉下人的想法,沈豐年一連五個女兒,那就是絕後了,他大哥兩個兒子,理應過繼一個到他名下,可沈清瑤今年都十八了,從沈清瑤剛出生就商量過繼的事情,十八年過去,也沒見哪個侄子管沈豐年叫爹。
親兄弟之間過繼尚且這般艱難,將沈豐年一個壯年勞動力,過繼到宗族中沒什麼親人,早就作古多年的,無兒無女之人名下,簡直難上加難。
就算是收了周三娘錢的宗族族長,都不願意開這個嘴,實在是沒法開,怎麼說都不對。
問題就卡在這一步了,要怎麼不著痕跡地提起此事,還不會讓人聯想到,是沈豐年兩個女兒在外有了大出息,他要拋棄爹娘呢?
不孝的名聲落在誰身上都太過沉重,而且非常危險,此事必須做得天衣無縫,以免有心之人利用,到時候想為兩個女兒減輕重擔的過繼之舉,成了攻擊她們的藉口。
沈豐年很清楚這其中的彎彎繞繞,他和周三娘平日裡表現出來的愚笨,從來不是真正的笨,真要是兩個沒有一點兒腦子的人,怎麼可能接連生出那麼多優秀的孩子。
於是沈豐年勸周三娘留下,兩人靜待一個機會。
留下來後,沈豐年先以妻子回來為名義,與父母那邊分開,不再管著父母和大哥家裡的地,讓他們自己去下地種田,之前他家人不在身邊,就當還沒分家處著,現在既然周三娘回來了,那就該同之前分家時那樣,各過各的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