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作者有話說:

  (1)我來了。關於頒獎典禮我查不到太多的資料,所以有些細節只能自己瞎掰了,大家看過一笑就好。

  (2)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160章 頒獎典禮

  第二天, 宋問聲也醒得很早,今天他們就不打算出去了,而是在酒店裡待著,以免出現什麼意外。

  上一周諾貝爾基金會就放出了對各個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採訪在諾貝爾基金會的官網上, 這些陳述宋問聲背景以及獲獎作品的視頻, 雖然已經從各個公眾號和官媒哪裡看到過了, 但人們還是百看不厭。

  最近人們最新知道的動態就是,12月9日, 宋問聲他們出現在諾貝爾獎博物館附近的餐廳里,引起了很多人的圍觀。

  人們現在對諾貝獎的熱情高漲。

  如果在微博、斗音、某手上進行調查,估計有不少人想要做知道宋問聲他們一家人身上穿著的那些帶有華夏元素、風格統一的衣服是在哪裡購買的。

  還有人好奇諾貝爾獎的著裝要求、頒獎流程、晚宴菜式。

  反正能和它蹭上一點的新聞或者公眾號文章都有流量。

  一時間和宋問聲有關的新聞到處都是。

  而宋問聲本人則是在十點左右接待了華夏駐瑞典大使陳玉良夫婦。

  陳玉良夫婦都是京大校友,又是心思玲瓏的人, 所以宋問聲不怎麼會聊天,他們也能接上, 話題中心都是宋問聲,說話好聽又大方。

  短短的時間之內,宋問聲就覺得和他有些熟絡了,不得不說,這也是一門本事。

  「等陳大使的任期結束, 回京大一定要去我那裡坐坐。」宋問聲微笑著說。

  陳玉良夫婦也笑道,「一定一定。」

  最後他們約定在下午的典禮上見面, 外交使節是有固定席位的。

  下午的時候就有諾貝爾制定的團隊過來幫他們打理禮服、化妝等等。

  宋父宋母努力挺直腰杆,在這種場合, 他們堅決不給兒子丟臉。

  周和雲也被教導說下午乖乖的, 睜著大眼睛的小云云點點頭, 她真的很乖, 也很大膽, 很懂事,要不然現在周文估計會在京城照顧她。

  宋問寧化了一個簡單的妝容,看起來典雅大方。

  宋問聲和謝冠穿好禮服之後,也是挺直腰杆,一陣肅然。

  下午一點,將會直播諾貝爾□□的頒獎儀式。

  和其他獎項不一樣,唯獨有□□是在挪威的奧斯陸頒獎的,其餘獎項都在下午四點半進行直播。

  在熟悉流程之後,就已經有車隊來接他們前往斯德哥爾摩音樂廳。

  今天,這裡將是全世界的焦點。

  斯德哥爾摩音樂廳也被稱作藍廳,但是藍廳里卻見不到一點藍色,據說是當年的設計師將這裡設計為藍廳和上面的金廳交相輝映,突出瑞典國旗上的顏色。

  但是設計師發現褐紅色磚牆,有一種古樸的美感,就沒有改動。

  當然也有傳聞說是因為沒錢了。

  無論怎樣,最後名字都沒有改動。

  在空蕩的平頂一側,還懸掛著一個大管風琴,宋問聲的神色略微流連,翻譯就適時上來給他們介紹了這個管風琴。

  這裡的一切在今天都顯得神聖肅穆,華麗美好,宋家一家人不著痕跡的打量著四周,心裡不斷的感慨。

  座位的安排早在昨天就已經出來,第一排則是獲獎者以及皇室成員,稍次的一排是獲獎者家屬、瑞典政府以及國會議員、外交使節等等。

  宋家一家人坐下的時候,和旁邊的得獎家屬笑著點點頭。

  在這個場合大家都是再友好不過的了,誰也不敢露出什麼醜態。

  今天的頒獎典禮下面坐著一千六百多名觀眾,諾貝爾基金會董事會主席馬庫斯進行開幕致辭,旁邊的老哥湊過來問,「他們總是這樣,搞這些無聊的東西。」

  雖然說得很小聲,但是宋問聲肯定這個老哥旁邊的那個白人老頭聽見了,白人老頭彎了彎嘴角,有些發笑。

  宋問聲有些尷尬,不知道回些什麼好。

  幸好這老哥又閉嘴不說話了。

  大會全程非常肅穆,每個人的臉上都很克制,現在的他們也出現在官網的直播間裡。

  謝冠的太陽穴有些脹痛,但是在這種場合,他不能表現出一絲一毫的不對。

  他眼帘垂下,從走進藍廳開始,他就有一種熟悉的感覺,好像他曾經來過這裡,但是很快這種感覺又消弭了。

  他也沒當一回事。

  因為這也是一種很知名的心理學效應——海馬效應,感覺似曾相識,好像經歷過這個場景一樣。(1)

  可是接二連三的記憶閃回——「藍廳」「獎牌」「國王的面孔」「講台上的花朵」「奇怪的視線」……又讓他有些遲疑了。

  他感覺他似乎也站在過這個領獎台上。

  在各位嘉賓對觀眾發表陳述演說之後,頒獎開始了,首先頒發的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給的就是剛才那個白人老頭,伴奏的音樂選自美國一首旋律優雅的民謠。

  接下來要頒發的是諾貝爾化學獎。

  斯德哥爾摩皇家交響樂團在指揮當中悄然銜接到另外一首曲子——《金色的爐台》。

  裡面出現了幾位華裔小提琴家。

  這首曲子非常具有華夏特色。

  宋父宋母聽到了感覺心頭一顫,不由得想到三十多年前,在鋼鐵廠奮鬥的日子,想著宋問聲那時候還這么小的一個孩子,現在已經長大成人,有了一番事業,還站在了最高的舞台上,為國家爭光彩,他們的眼睛有些泛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