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甚至覺得自己如果真的得到了獎,還有點羞愧,因為和他們比起來,自己在這短暫時間裡乾的東西都不算是什麼。

  果然學習膨脹只需要很短的時間,但是學習謙虛低調是一輩子的事情,他還要繼續修煉啊!

  在大長老發言完畢之後,首個要頒發的就是國家最高科技獎。

  這也是這個頒獎上層次等級最高的獎,只會有兩個人獲得。

  果不其然,上面並沒有宋問聲的名字,這獎項評選的標準很吃學術成果轉化的那邊,自然獎則是更加偏向於基礎研究,而且自然獎的名額更加多,還分為一二以及其他等獎,每個等級授獎人數不超過五人。

  其實還有一個更加超然的特等獎,但是要經過評審確定,一般很少頒發出來。

  後面的技術發明獎,一看就知道偏向於產品應用方面。

  進步獎也是偏向於技術開發創新、推廣應用等方面,還有一個科學技術合作獎,這個獎項一般授予對華夏科學技術事業做出了貢獻的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1)

  宋問聲入圍的候選名單是自然獎、最高獎、進步獎,還分別是不同的學術研究。

  其實評委會在評選的時候也很頭疼,像有些宋問聲的數學成果是可以迅速轉化成果,在信息化的現在也發揮出了很大的作用,甚至在火箭、通信、衛星方面都有應用,最高獎他也是有資格的,可是他就是敗在了年紀上。

  不是說最高獎也是講究年紀和資歷的地方。

  試問一個九十多歲,為華夏的強大和發展獻出自己畢生的時間,做出了很多貢獻的老科學家,和一個有著前途光明,還有幾十年科研時間的新生科學家,他們更加想給前一位一個表彰。

  但是後一個也不能虧待,因為他們也付出了心血。

  他們擔心的是今年給了最高獎,那明年要給什麼?每年都給最高獎?不可能!可是萬一明年人家物理大一統,可控核聚變,癌症特效藥了,總不可能不給吧?

  所以在討論之後,他們決定給宋問聲自然獎一等獎,排名第一,在獎金上稍多,和別的獲獎者以示區別,如果今年宋問聲還有轟動的成果,那麼明年就是自然特等獎,後年或者大後年就是最高獎。

  當然這是最理想的猜測。

  最後最高獎獲得者是兩位科學家,一位是差不多九十歲的老人黃艮黃院士,他為華夏的核事業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一位是七十多歲的空氣動力學家學家蘇成朴,研製了華夏航空某重要型號的飛行器,參與建立了我國的飛機體系,培養了很多人才。

  宋問聲聽著他們的事跡都感覺到深深的震撼,到底是什麼樣的決心才能讓他們埋頭苦幹這麼多年?

  接下來要頒發的是國家自然科技獎,所有人都全神貫注,目光緊盯著上面,尤其是一些已經進入候選行列的學者,他們時而緊握著手,時而喝喝水,心中有些緊張。

  宋問聲老神神在,他對於這種頒獎場合已經非常適應了,現在已經學會不去緊張了。

  「接下來是自然獎一等獎的頒發!哥德巴赫猜想是數學王冠上的一顆明珠,在歷經將近三百年時間之後,終於有人摘下了這顆明珠。他是世界上最年輕的菲爾茲獎獲得者!是華夏科學院最年輕的院士!他就是宋問聲,宋院士!」

  「請上台來!」

  從四面八方用過來無數讚美的、羨慕的眼神都加注在他的身上。

  他挺直著脊背,在大部分人的目光當中站起來,面帶自信的微笑走向候獎區。

  這裡就已經有記者在拍攝了。

  一位記者將他的樣子拍進了相機里,照片裡的他風華正茂。

  古人說登科後,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不外如是。

  在徐華一個接著一個報幕之後,陸陸續續的有人來到這裡,都和善的和宋問聲打著招呼,其中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先生,可能是穿著西裝不太舒服,他的太太走過來還幫他整理了一下領帶和袖口,真的就是羨煞旁人。

  記者們將這溫情的一幕也記錄下來,最有意思的是,連同旁邊的宋問聲也拍進去了。

  宋問聲的神情好像冒著很多問號,一時間說不出來是羨慕還是瞪大著眼睛表示驚訝,剛才成熟自信的樣子一下子蕩然無存,前後的變化之快讓人感覺到滑稽。

  家中有小孩的記者都笑了。

  像個小孩子一樣。

  於是等宋問聲回頭再次挺直脊背,看起來自信又大方的時候,有些人都帶上一層天然的濾鏡,覺得他有點像是小孩子偷穿大人的衣服假裝大人一樣,非常可愛。

  五個自然一等獎上台,由大長老頒發獎章和證書。

  宋問聲並不是第一次見到大長老,上一回他榮獲菲獎,大長老還請他們同台吃飯,可他心裡還是有點小激動的。

  這來自於對大長老的崇拜還有大家對他的研究的認可。

  大長老將紅色綬帶戴進他的脖子上,把證書交到他的手上,親切的握住他的手,和氣又自然,「祝賀你!」

  宋問聲鄭重說,「謝謝!」

  大長老拍拍他的肩膀,「年輕人,不要緊張,繼續加油吧!」

  被鼓勵的激動湧上心頭,宋問聲好像被打了一針強心劑一樣,心也跳得很快。

  雞血上頭的感覺讓他久久不能消退,直到頒獎結束,官媒記者的採訪,才讓他稍稍定了下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