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血壓上來了,我疼愛這孩子不說,居然品性還特別好嗎!】

  【buff疊滿了!這什麼家仇國恨!我要開大!讓那反賊血債血償!】

  「我看到了大家的悲痛、惋惜、憤怒、仇恨……」魚書生說,「這些情緒,大概就是我國名臣顏真卿,目睹自己侄兒與兄長尚無全屍的棺槨時,內心的感受吧。」

  【我是書法生我學過,魚魚是不是要講《祭侄文稿》啊!】

  【我看過科普!它是『天下第二行書』對吧?】

  與此同時,直播間畫面正式點亮。

  隨著潑墨風的華麗片頭播放完畢,身著白紗墨紋圓領深衣的魚書生行上台前,鞠躬行禮。

  古裝或漢服雖人人可穿,但要穿出那種渾然天成的還原感,卻對著裝人自身的先天條件要求很高。

  魚書生脖頸纖長,腰背挺直,腿又生得修長,走起路來款款生風,簡直與古畫中剛走出來無異。

  「歡迎收看《全民書寫》。不才魚書生,將為各位看官呈現開場表演:仿《祭侄文稿》。」

  【仿???我沒聽錯吧!!!】

  【我以為魚書生分析《祭侄文稿》就頂天了,沒想到是要模仿嗎!】

  【這很難吧!萬一翻車了,反倒會被罵的!】

  【翻車才是大概率事件吧!魚魚要不我們還是稍稍避諱一下?】

  「對歷史事件的尊重,並非避而不談,而是讓後世多了解。」魚書生不卑不亢回應——

  「如今,有許多能人為了致敬《祭侄文稿》,推出了綜藝、影視、小說甚至漫畫。魚書生也只想盡綿薄之力,試圖呈現顏聖當時的情景。

  「當然,技法上面必有瑕疵,歡迎諸位斧正;呈現並非還原,如有不周之處,也歡迎諸位指點。」

  【魚書生說得很好啊!直播仿寫確實少見,我很想看看】

  【雖然魚書生謙虛地說技法有瑕疵,但我賭他不會翻車】

  【兄弟們,還沒開始我就熱血沸騰了!】

  【《祭侄文稿》的故事我每次看都會淚目,想想要被演出來,我怕一會兒要哭崩了】

  鋪墊完畢,魚書生長長舒一口氣,似乎在調整情緒。

  助手端上長案展開紙卷,魚書生的手握住墨錠緩緩研磨。

  直到墨汁濃稠,魚書生沾墨提筆,落筆的瞬間,竟將直播間所有觀眾,恍惚帶回了那個朝代。

  他是戲中人,他們是說書人。

  雙方一同演繹那安史之亂的一角,一紙滿門忠烈的血淚。

  「維乾元元年,歲次戊戌……」

  「從父,銀青光祿(大)夫……蒲州諸軍事蒲州刺史……以清酌庶羞祭於亡侄贈贊善大夫季明之靈曰。」

  魚書生邊落筆,邊克制語氣地解說開篇兩段。

  第一段是落筆的時間,第二段是顏真卿的身份官職。

  然而寫完「從父」,魚書生卻將那二字塗改,在旁標註小字,「第十三叔」。

  【這裡顏聖的原稿就是把『從父』改成『第十三叔』,魚書生還原了】

  【從父是指叔伯,但季明其實和顏真卿的關係更遠,所以顏聖才改掉的】

  【那不是說明顏聖本能地把季明看得很親近】

  【就算那麼悲痛的情況下,顏聖還想著理智描述有關侄子的事】

  寫到「銀青光祿(大)夫」時,魚書生筆速過快,沒注意到祿字已經在紙的底部,竟將「大」字寫在了桌上,隨後才另起一行,寫了「夫」字。

  至此,他懸腕轉管毫不停歇,直到寫到「蒲州諸軍事」發現最後一字枯筆嚴重,這才喘一口氣,重新沾墨書寫。

  至此,兩段文字中,用墨的明暗對比,便已呈現鮮明的對比。

  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

  【顏聖這裡有好幾處失誤,一個被寫漏的「大夫」的「大」,一個寫錯的「刺史」的「刺」字,還有嚴重的枯筆】

  【哪怕盡力維持理智,然而真情還是流露於這些疏漏之中啊】

  「惟爾挺生,夙標幼德,宗廟瑚璉,階庭蘭生,每慰人心……」

  寫到這句時,屏幕中的人嘴角複雜地顫動,似是回憶起美好的過往,又因現實的反差而強忍遺憾。

  【從這邊才開始正式抒情】

  【這一段其實是在夸侄子季明的品德】

  【這些詞看起來就很美好啊,難以相信季明是怎樣的翩翩公子】

  【嗚嗚嗚這麼好的人,安祿山你真不是個東西!】

  「方期戩穀,何圖逆賊閒釁……爾父竭誠……余時受命,亦在平原。」

  「爾父」之後的兩個字,先是「受制」,力度不夠,改為「被脅」,又塗掉,直到第三次,才被寫字人敲定為「竭誠」。

  【這段是說,本期待季明一生順遂太平,卻遇了反賊。季明的父親誓死反抗安祿山,顏真卿的守區當時也淪陷了】

  【真的是滿門忠烈啊,都在誓死守城】

  【這段爾父後面怎麼改了那麼多次啊】

  【可能因為季明的父親顏杲卿,當時死得真的太慘烈了】

  「仁兄愛我,俾爾傳言……土門既開,凶威大蹙……父陷子死,巢傾卵覆。」

  最後的八個字,重新蘸了墨,寫字人驅筆之時,刻意將字寫得更大。

  墨色濃重清晰的八個字,像是能在白底黑字間,滲出血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