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頁
不久後,
在東女國的大小城池中,不約而同地出現了這麼幾棟建築物。
其中一棟則是麥子主張修建的役夫書院,和代邑的書院同樣的規制。
役夫的孩童們不僅可以免費入學,只需要交納一些書本的費用,還可以申請住宿。
上滿三年,就能靠結業證和東女國的籍貫繼續去官署的書院上學。
這樣一來,即使是役夫的孩童,也不會落後同齡人許多。
除了役夫書院,另外一棟便是修建的三層高樓,還有東女國專屬的國印在這棟建築物上出現。
高樓的正中是一塊雕刻好的長方形白磚,上面刻寫著婦幼會三個大字。
里里外外進出的都是一些女子,戴著官帽,束著高高的馬尾,時不時地抱著一卷卷典籍刻撰錄寫。
婦幼會的外面,還派了城兵把守。
進出的女子中,其中一人便是當日在下林郡的風雲人物,黃月珠。
如今已經是蕭池婦幼會的主負責人。
有了黃月珠的這麼一鬧,十三郡的各個城池先後都站出了不少女子,打破了之前的僵局。
各大工坊中,也都出現了女子的身影。
就連鐵匠鋪這種苦勞力的地方,也能見到一些力大無比的女人出現。
干起活來絲毫不遜色於男人。
有了婦幼會的坐鎮,十三郡很快步入了正軌,大批工坊都順利招進了不少工人。
生產開始有條不紊的進行。
從代邑,科斯等地運來的樹種,也順利下發到了各家各戶。
依舊是沿用的科斯那邊的植樹政策,役夫領取樹種任務,按植樹的功績點領取上工補貼。
西北的風沙大,麥子耗費這麼大的人力財力去治理風沙,是為了防止再次出現當年的合州沙塵暴事件。
一場風沙,讓一個偌大的合州變成了一座小城。
經過數年的天災,如今這邊地貌已經嚴重沙化,除了山林以外,大部分地區都是裸露的白沙土。
若不是當年她和小草親自從這裡走過,怕也是認不出來原來的地貌了。
要是再來一場沙暴,西北十三郡很可能會變成小小的十三鎮。
百姓們正在賣力地撅土坑,埋樹苗,為了防止大風將樹苗刮跑。
不少人手動給這些樹苗做了個小棚子,或是找來石頭固定在四周。
一抹綠意從灰白的大地上逐步蔓延開,灰敗的大地上煥發出了生機。
有了小草這個行動的生命之源,西北的地慢慢被救活,中洲大河的分支也被疏通。
中洲大河的水流重新流向了十三郡的土地。
一直流傳在十三郡百姓口中的南方大水車,也在河道上出現了身影。
麥子小草在西北十三郡待了足足兩年多的日子,親眼見證著瀝青路全面鋪設完成。
一塵不染的路面上,行走著許多百姓,推著小車或是挑貨擔。
街上處處都支起了小攤,十分熱鬧。
從十三郡的工坊里生產出來的商品,已經是市舶司外貿的重頭。
經由中洲大河的水道,流經最近的海域,遠銷奧斯大陸以及航線附近的島嶼和陸塊。
東女國市舶司的船隊,也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帶來的商品不僅品類豐富,工藝超前,價格還十分實惠。
市舶司每出一次海,就能讓麥子的腰包再鼓一圈。
有了錢,瀝青路不僅鋪設在了州城,甚至通向了村鎮。
十三郡恢復了生機,這也預示著麥子跟小草的西北之行將要落幕。
黃老漢此時正在家中費力地刨木頭,將原本的富貴花木雕拆掉,重新嵌入了一頭小金龍木雕,相比傳統的威武龍像,多出了幾分憐憫慈悲的神態。
這是要打出一張盤龍雕花大床送與東女帝。
周圍的百姓聽到了些風聲,也急急忙忙來圍觀,幫著打下手。
黃老漢可是他們這片兒十里八村有名的木匠。
黃月珠在婦幼會待了一年的日頭,時常能見到東女帝的身影,親自見識到東女帝的魅力後,黃月珠好奇的心思蠢蠢欲動。
這樣一個揮斥方遒的人物,老爹怎麼會認識?
經受過黃子歇,黃月珠多次眼神窺探下,黃老爹嘆了口氣,將兩人召了過來,語重心長地囑咐了一通:
“……你們好好干,好日子在後面。”
見黃老漢無心解釋其中的關竅,兩人有些失落,但是迫於老父親多年積累下來的威壓,黃子歇兩人也不敢多問。
不過這張床,黃老漢可是打了將近兩年多的時間,說是要給黃月珠當壓箱底的嫁妝,沒想到會拿去上獻。
黃月珠倒是沒有什麼捨不得的,她可是寧願孤老,也不想給那些臭男人生孩子帶娃。
只有黃老漢一人,坐在門檻前抽著旱菸,不知道心裡在想什麼。
不過從額上那橫橫縱縱的皺紋上來看,看得出來這位老人憂心忡忡,雙目中還透出一些傷神。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在東女國的大小城池中,不約而同地出現了這麼幾棟建築物。
其中一棟則是麥子主張修建的役夫書院,和代邑的書院同樣的規制。
役夫的孩童們不僅可以免費入學,只需要交納一些書本的費用,還可以申請住宿。
上滿三年,就能靠結業證和東女國的籍貫繼續去官署的書院上學。
這樣一來,即使是役夫的孩童,也不會落後同齡人許多。
除了役夫書院,另外一棟便是修建的三層高樓,還有東女國專屬的國印在這棟建築物上出現。
高樓的正中是一塊雕刻好的長方形白磚,上面刻寫著婦幼會三個大字。
里里外外進出的都是一些女子,戴著官帽,束著高高的馬尾,時不時地抱著一卷卷典籍刻撰錄寫。
婦幼會的外面,還派了城兵把守。
進出的女子中,其中一人便是當日在下林郡的風雲人物,黃月珠。
如今已經是蕭池婦幼會的主負責人。
有了黃月珠的這麼一鬧,十三郡的各個城池先後都站出了不少女子,打破了之前的僵局。
各大工坊中,也都出現了女子的身影。
就連鐵匠鋪這種苦勞力的地方,也能見到一些力大無比的女人出現。
干起活來絲毫不遜色於男人。
有了婦幼會的坐鎮,十三郡很快步入了正軌,大批工坊都順利招進了不少工人。
生產開始有條不紊的進行。
從代邑,科斯等地運來的樹種,也順利下發到了各家各戶。
依舊是沿用的科斯那邊的植樹政策,役夫領取樹種任務,按植樹的功績點領取上工補貼。
西北的風沙大,麥子耗費這麼大的人力財力去治理風沙,是為了防止再次出現當年的合州沙塵暴事件。
一場風沙,讓一個偌大的合州變成了一座小城。
經過數年的天災,如今這邊地貌已經嚴重沙化,除了山林以外,大部分地區都是裸露的白沙土。
若不是當年她和小草親自從這裡走過,怕也是認不出來原來的地貌了。
要是再來一場沙暴,西北十三郡很可能會變成小小的十三鎮。
百姓們正在賣力地撅土坑,埋樹苗,為了防止大風將樹苗刮跑。
不少人手動給這些樹苗做了個小棚子,或是找來石頭固定在四周。
一抹綠意從灰白的大地上逐步蔓延開,灰敗的大地上煥發出了生機。
有了小草這個行動的生命之源,西北的地慢慢被救活,中洲大河的分支也被疏通。
中洲大河的水流重新流向了十三郡的土地。
一直流傳在十三郡百姓口中的南方大水車,也在河道上出現了身影。
麥子小草在西北十三郡待了足足兩年多的日子,親眼見證著瀝青路全面鋪設完成。
一塵不染的路面上,行走著許多百姓,推著小車或是挑貨擔。
街上處處都支起了小攤,十分熱鬧。
從十三郡的工坊里生產出來的商品,已經是市舶司外貿的重頭。
經由中洲大河的水道,流經最近的海域,遠銷奧斯大陸以及航線附近的島嶼和陸塊。
東女國市舶司的船隊,也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帶來的商品不僅品類豐富,工藝超前,價格還十分實惠。
市舶司每出一次海,就能讓麥子的腰包再鼓一圈。
有了錢,瀝青路不僅鋪設在了州城,甚至通向了村鎮。
十三郡恢復了生機,這也預示著麥子跟小草的西北之行將要落幕。
黃老漢此時正在家中費力地刨木頭,將原本的富貴花木雕拆掉,重新嵌入了一頭小金龍木雕,相比傳統的威武龍像,多出了幾分憐憫慈悲的神態。
這是要打出一張盤龍雕花大床送與東女帝。
周圍的百姓聽到了些風聲,也急急忙忙來圍觀,幫著打下手。
黃老漢可是他們這片兒十里八村有名的木匠。
黃月珠在婦幼會待了一年的日頭,時常能見到東女帝的身影,親自見識到東女帝的魅力後,黃月珠好奇的心思蠢蠢欲動。
這樣一個揮斥方遒的人物,老爹怎麼會認識?
經受過黃子歇,黃月珠多次眼神窺探下,黃老爹嘆了口氣,將兩人召了過來,語重心長地囑咐了一通:
“……你們好好干,好日子在後面。”
見黃老漢無心解釋其中的關竅,兩人有些失落,但是迫於老父親多年積累下來的威壓,黃子歇兩人也不敢多問。
不過這張床,黃老漢可是打了將近兩年多的時間,說是要給黃月珠當壓箱底的嫁妝,沒想到會拿去上獻。
黃月珠倒是沒有什麼捨不得的,她可是寧願孤老,也不想給那些臭男人生孩子帶娃。
只有黃老漢一人,坐在門檻前抽著旱菸,不知道心裡在想什麼。
不過從額上那橫橫縱縱的皺紋上來看,看得出來這位老人憂心忡忡,雙目中還透出一些傷神。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