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
有細碎的、幾不可查的笑意似是在神明的目中生出,卻又在轉瞬之間歸於平衡。即便是全知全能的主在那某一瞬間亦不得不承認,這神子的到來,似乎確實可以稱之為一種驚喜。
出乎意料的驚喜。
喧囂、鼓譟,新生命的孕育似乎並沒有給這再是完美不過的造物帶來任何的改變。
這造物仍是那般的容顏無雙,腰肢纖細,身形美好且符合這世間一切對於美、對於那類人的生靈所應有的比例的定義和標準。
這受主之所喜的造物並沒有因此而經受到任何的消減及削弱,更沒有因此而喪失所有的光輝又或者說變得不潔。
更不曾有過那屬於世間之造物與生靈的,在孕育生命的過程中,所應有的反應。
但改變早已經生出,在不知不覺里,在無聲無息間,新生命孕育和成長的影響致使這造物開始迫切的向著主靠近,開始尋求著那被掩藏和掩埋的一切。
這本就是此世之間最是接近神明的造物與生靈。
當神之子在那腹中被孕育,當那本不應該出現的、屬於這造物與造主之間的血脈開始想要來到這世間之時。
如何會沒有半點的影響,又怎麼會沒有半點的影響?
因而在那某一個瞬間,在神明出現並且將這造物攬到懷中之後,路西菲爾幾乎是本能的將手臂搭在了主的頸側,而後將唇奉上。
屬於魔鬼的貪婪的本性好似是在復甦,在醒來。
在喧囂和鼓譟,在得不到滿足。
只是這世間種種,又有什麼,是全知全能的主所不能滿足的呢?
一切只在乎神明的願與不願。
於是那造物似乎是在因主而得到完全。
但這樣的局面或許是神明所樂見,只是當那造物沉沉睡去,當主以指尖描摹這造物的臉,而後緩緩落下,在那腹間停留之時。法則之所幻化而來的白鴿現出身來,以喙理過背部的毛羽,開口,口吐人言道:
「你最好想清楚你在做什麼,耶和華。現在將這一切結束,尚且還來得及。」
「你知道的,不是嗎?這是最好的選擇。」
神明抬眼,目中一片冷漠與寒涼。
無喜無悲。
於是法則開口,似乎是極帶有哲理,卻又似乎是帶著某種宣判與篤定道:
「選擇從來就不僅僅有一種,況且過去現在與未來早已經在你面前展開。若你願意接受並且為之而做出改變,那麼你便應當知曉,你所走的這條路,最終所招致的,只會是那你所看到的結局。」
所看到的結局嗎?
是晨星從那至高的天上而落下,還是此後的無盡歲月里,這造物與造主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糾纏。
又或者僅僅是來自於未來的神明的那一句後悔?
神明對此不置可否,更不因此,而做出改變。
「吾不會如此,更不會重蹈覆轍。」
因而於法則那似乎同自己一般無二的、卻又好似是帶著點點嘲弄的目光之下,造物主開口,極是篤定與傲慢的給出回答與答案。於是法則將目光轉向路西菲爾,好似是在那一瞬間變得複雜與難言。
「你既是知曉他的所有,又如何會認為,你們不會走向那樣的結局?」
良久,法則開口,仿佛是極細微與輕柔的,問出疑問。
似乎是早便已經有了答案的疑問。
又或者於這法則而言,祂所需要的,本就非是那答案。
於是下一刻,白鴿消散,消散在神明的眼前。
法則似是再度回歸到了那虛無之間。
神明無言。
第109章
「您便未曾想過,將它永久留在您的身邊,禁錮在您的掌中嗎?」
經年之後,神之子行在大地之上,將主的福音與信仰傳播。
有似乎是帶著天真、殘忍與懵懂的孩童以手指過那立在彌賽亞掌中的鳥,問出這樣的問題。
那是一隻被圈養已久的,極是美麗與精緻的鳥。
有著艷麗的羽毛,以及再是悅耳不過的歌喉。
每天所需要做的,不過是取悅宿主,取悅那鳥的主人。
無需早起,無需經由風霜雨雪的摧殘,更無需面對與經歷那野獸、獵人以及不懷好意者的襲擊等種種。
鳥的主人似乎為那鳥創造出了及舒適的、足以受用一生的溫床。
但,叫孩童想不清楚搞不明白的是那鳥卻選擇了逃跑,選擇了逃離那一切。而那叫彌賽亞的救主,那再是溫柔與溫和不過的,有著諸多美好品德的,恍若是聖人與聖徒一般的青年人,竟然會面不改色的將謊言說出,而後放開了那鳥籠。
於某些方面而言,那孩童卻又似乎是敏銳的。
有著超出絕大多數同伴與同齡人的敏銳。
因而孩童能夠很清楚很明白的看到,於那某一個瞬間,彌賽亞面上所生出的感懷與眷戀。
好似陷入到某種深沉且久遠的回憶之中。
又似乎是對那鳥有所留戀。
畢竟在孩童的審美看來,那確實是一隻極美麗且極罕見的,未曾見過的鳥。
於是自然而然的,孩童從口中問出了那問題。
出乎意料的驚喜。
喧囂、鼓譟,新生命的孕育似乎並沒有給這再是完美不過的造物帶來任何的改變。
這造物仍是那般的容顏無雙,腰肢纖細,身形美好且符合這世間一切對於美、對於那類人的生靈所應有的比例的定義和標準。
這受主之所喜的造物並沒有因此而經受到任何的消減及削弱,更沒有因此而喪失所有的光輝又或者說變得不潔。
更不曾有過那屬於世間之造物與生靈的,在孕育生命的過程中,所應有的反應。
但改變早已經生出,在不知不覺里,在無聲無息間,新生命孕育和成長的影響致使這造物開始迫切的向著主靠近,開始尋求著那被掩藏和掩埋的一切。
這本就是此世之間最是接近神明的造物與生靈。
當神之子在那腹中被孕育,當那本不應該出現的、屬於這造物與造主之間的血脈開始想要來到這世間之時。
如何會沒有半點的影響,又怎麼會沒有半點的影響?
因而在那某一個瞬間,在神明出現並且將這造物攬到懷中之後,路西菲爾幾乎是本能的將手臂搭在了主的頸側,而後將唇奉上。
屬於魔鬼的貪婪的本性好似是在復甦,在醒來。
在喧囂和鼓譟,在得不到滿足。
只是這世間種種,又有什麼,是全知全能的主所不能滿足的呢?
一切只在乎神明的願與不願。
於是那造物似乎是在因主而得到完全。
但這樣的局面或許是神明所樂見,只是當那造物沉沉睡去,當主以指尖描摹這造物的臉,而後緩緩落下,在那腹間停留之時。法則之所幻化而來的白鴿現出身來,以喙理過背部的毛羽,開口,口吐人言道:
「你最好想清楚你在做什麼,耶和華。現在將這一切結束,尚且還來得及。」
「你知道的,不是嗎?這是最好的選擇。」
神明抬眼,目中一片冷漠與寒涼。
無喜無悲。
於是法則開口,似乎是極帶有哲理,卻又似乎是帶著某種宣判與篤定道:
「選擇從來就不僅僅有一種,況且過去現在與未來早已經在你面前展開。若你願意接受並且為之而做出改變,那麼你便應當知曉,你所走的這條路,最終所招致的,只會是那你所看到的結局。」
所看到的結局嗎?
是晨星從那至高的天上而落下,還是此後的無盡歲月里,這造物與造主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糾纏。
又或者僅僅是來自於未來的神明的那一句後悔?
神明對此不置可否,更不因此,而做出改變。
「吾不會如此,更不會重蹈覆轍。」
因而於法則那似乎同自己一般無二的、卻又好似是帶著點點嘲弄的目光之下,造物主開口,極是篤定與傲慢的給出回答與答案。於是法則將目光轉向路西菲爾,好似是在那一瞬間變得複雜與難言。
「你既是知曉他的所有,又如何會認為,你們不會走向那樣的結局?」
良久,法則開口,仿佛是極細微與輕柔的,問出疑問。
似乎是早便已經有了答案的疑問。
又或者於這法則而言,祂所需要的,本就非是那答案。
於是下一刻,白鴿消散,消散在神明的眼前。
法則似是再度回歸到了那虛無之間。
神明無言。
第109章
「您便未曾想過,將它永久留在您的身邊,禁錮在您的掌中嗎?」
經年之後,神之子行在大地之上,將主的福音與信仰傳播。
有似乎是帶著天真、殘忍與懵懂的孩童以手指過那立在彌賽亞掌中的鳥,問出這樣的問題。
那是一隻被圈養已久的,極是美麗與精緻的鳥。
有著艷麗的羽毛,以及再是悅耳不過的歌喉。
每天所需要做的,不過是取悅宿主,取悅那鳥的主人。
無需早起,無需經由風霜雨雪的摧殘,更無需面對與經歷那野獸、獵人以及不懷好意者的襲擊等種種。
鳥的主人似乎為那鳥創造出了及舒適的、足以受用一生的溫床。
但,叫孩童想不清楚搞不明白的是那鳥卻選擇了逃跑,選擇了逃離那一切。而那叫彌賽亞的救主,那再是溫柔與溫和不過的,有著諸多美好品德的,恍若是聖人與聖徒一般的青年人,竟然會面不改色的將謊言說出,而後放開了那鳥籠。
於某些方面而言,那孩童卻又似乎是敏銳的。
有著超出絕大多數同伴與同齡人的敏銳。
因而孩童能夠很清楚很明白的看到,於那某一個瞬間,彌賽亞面上所生出的感懷與眷戀。
好似陷入到某種深沉且久遠的回憶之中。
又似乎是對那鳥有所留戀。
畢竟在孩童的審美看來,那確實是一隻極美麗且極罕見的,未曾見過的鳥。
於是自然而然的,孩童從口中問出了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