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武氏一系裡,真正勢力大的,決定一族之事,掌控人脈往來,倍受太后器重,甚至可以和太后談條件的是誰,聖上不是最清楚?」

  這個倒是,中宗帝笑了一下,有些自得:「武三思。」

  太后的侄子,武垣的大伯父。

  如今,已經算是他的人。

  李騫一臉『這不得了』的放鬆:「連她的娘家人都不幫著她,幫著聖上您,可見世間並不是所有人都眼瞎,這天下,將永歸李氏!」

  中宗帝甚慰,也覺得這一次小小交鋒,算不得什麼大事,太過看重反而是給別人臉了。

  「你說的對,沒必要太放在心上,但也不可不管——你親自過去看著,一旦有什麼意外——」

  「我自會去武家求助。」

  李騫不要太懂,案子雖小,卻是上面人在掰手腕,品仙閣與韋家的關係,他不信武十三郎那八百個心眼子查不到,可查到了又如何,韋家是聖人的岳家,同聖人關係好,韋家和武三思關係也好啊,別人治不了你武十三郎,你大伯還治不了你?

  翌日上午,大理寺開堂審案。

  陰了幾天的天氣終於迎來晴空,陽光普照,鑠金燦爛,雖然冬日的太陽太遠,照到身上並不怎麼暖和,可心中的闊朗溫暖感,卻是陰天時不可能有的。

  崔芄披著灰鼠皮披風,手裡抱著暖爐,站在外面圍觀的人群之中,看著這次升堂公審。

  主審官是一位姓王的推官,聽聞是最近天冷,上頭幾位大人生病了,他又剛剛好是冉冉升起的星星,過完年就有望升遷成少卿,做堂主審也不算不合規矩。

  叫上堂的嫌疑人也都在意料之中,比如琴娘子,盧瀚,梁棟,此前都認識,也都見過面。

  倒是圍觀人群里,除了尋常百姓,還有些不太一樣的人,比如在對麵茶樓包場的人,財大氣粗,一眼看過去印象也是兩個字,有錢,穿的富貴,下巴抬起的角度高貴,連肚子都比尋常人有料,鼓的那叫一個圓潤。

  還大敞著門窗,不怕別人知道。

  崔芄沒見過這個人,但從百姓的竊竊私語裡知道了,人家姓韋,是尊貴的外戚,當朝皇后的娘家。

  路邊還有一個馬車,看上去很低調,顏色也不張揚,實則從木頭到雕刻到拉車的那匹馬,光是有錢都是弄不到的,還得有勢。

  馬車停的安靜,車裡沒人下來,只偶爾,會看到一隻手撩開車簾,衝著這邊。

  看不到裡面人的臉,僅僅一個繃的嚴肅的下巴,一點點側臉輪廓,就能讓人感受到那股不一樣的氣勢,莫名有種威懾感。

  這個角度……莫名覺得有點眼熟。

  以前見過面?

  崔芄沉吟,可他在長安並沒什麼熟人。

  驚堂木一拍,裡面開始審案。

  冗長公告流程後,王推官開始問厲正初的案子,第一個問的是琴娘子:「有人口供證詞,說你與厲正初有情,可是如此?」

  琴娘子先是端端正正行了個禮,才微笑道:「大人可莫要信了這市井間瞎傳的流言,我們這種人,也是要名聲的。」

  王推官看了看手上供紙:「多年前你就曾接近過厲正初,行引誘之事——這也不是真的?」

  「那時我才多大,還不懂事,知道什麼是情,不過是接了教坊司任務,到幾個宴上拂琴曲罷了,這麼多年過去,山長水遠歲月如歌的,誰還記得他?」

  琴娘子說到這裡,哦了一聲:「聽聞他兩年前來了長安,可我總共也沒見過他幾次,又怎麼會有情,這歡場女子要是痴情起來……想必大人知曉,怎會忍住不見。」

  王推官:「本官不知曉,你即這般說,本官只問你,你在長安城,一共見過他幾次?」

  「三次。」

  琴娘子迅速的說了這三次的過往,全部是在別人宴上,她受邀過去撫琴,順便見到的,除了打了招呼,其他的什麼都沒說,也沒什麼舊可敘。

  她講述的三次過程合情合理,細節全有,可見並沒騙人,只是這第三次的時間地點有點曖昧。

  王推官:「他死前一天,你見過他。」

  「那他非得在見過我之後死了,也不是我的錯啊,」琴娘子攤手,「我只是接了活兒,得撫琴,他死的那天發生了什麼,官府不是查了?既然具體說到了時間,仵作必已驗明死亡時間,同一時間我在教坊司,有人證,大人儘管去查驗比對,這事跟我沒關係。」

  「好,」王推官又看向梁棟,「有證據口供提到厲正初跑官一事,想要與你認識。」

  梁棟:「確有此事,他通過中間人給我遞了話,但還未來得及親自拜訪,讓我考教印證本領,人就沒了。」

  王推官又看向盧瀚:「你就是那個中間人,對麼?還未幫厲正初拉線認識梁大人?」

  盧瀚頜首:「是。」

  「果然是你,」王推官目光凌厲,「你拉引薦之事,又言琴娘子可疑,幾句話把所有人都繞了進去,髒水給誰都潑,其實就是你乾的是不是,還不從實招來!」

  盧瀚頓了一瞬,像是被嚇著了,然後立刻搖頭:「王大人這是何意,不是我做的!」

  「還說不是你?」

  王推官將一份口供扔到堂下,滿面肅正:「這份口供你怎麼解釋?你說當晚你沒見過厲正初,說白日同他約過,他沒答應,像是約了別人,可是你晚上去過厲正初家,有人作證,在其家門口看到過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