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頁
岑暨:「......」
見岑暨目光一言難盡,燕寧找補,認真強調:「不是我捨不得錢,是這年頭八項規定講廉潔!」
岑暨:「......」
酥餅
神特麼廉潔!
就沒見過給皇帝送禮還要講價錢的!
岑暨想說不必多此一舉, 畢竟宣武帝什麼都不缺更不會在乎有沒有禮,再說宣武帝作為長輩,怎麼著都是該他給見面禮才對。
岑暨絲毫不掩偏心, 然而代為拒絕的話才剛出口就被燕寧給噴了回去, 只見燕寧振振有詞:「我當然知道陛下什麼都不缺, 可送禮送的是心意, 最基本的人情世故懂不懂?再怎麼說也是頭回進宮,哪兒有空手拜見的道理!」
儘管沒明說,但燕寧又不傻,人皇帝日理萬機忙得腳不沾地的哪兒有那個閒工夫將她一個小小仵作記掛在心,說白了還不是因為自己和人外甥攪和在了一起,偏岑暨又是自幼就在宣武帝身邊長大的,一個外甥半個兒,這不就妥妥見家長麼。
上回去凌雲觀見昌平長公主的時候她就空手上門,結果末了還白嫖一鐲子, 有例在先, 這回高低得拎點東西, 心意什麼的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萬一宣武帝一高興直接給她加倍厚禮呢!
燕寧:舍不著孩子套不著狼, 是時候想辦法抱真正的金大腿了!
燕寧摸出方才沈雲舟給的荷包, 數了數裡頭的銀兩,隨後誠懇道:「總共五十六兩三錢七分,希望你推薦的時候儘量將價錢控制在這個範圍內。」
岑暨:「...你可以直接記我帳上。」
「那不行!」
燕寧斷然拒絕,義正言辭:「說了我送就我送, 哪兒能掛羊頭賣狗肉, 這點誠意必須有。」
岑暨:「...也行。」
「快點想,該送什麼東西才好, 」燕寧催促:「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哦。」
...
日傍西山,餘霞成綺,碧瓦朱楹,檐牙摩空,遠遠望去一座座宮殿閣宇連亘綿延呈巍峨之勢,讓人不禁自覺渺小心生畏意,馬車停在宮門口,剩餘路程全靠步行。
嚴格來說這其實並非燕寧頭回進皇宮,前世光是故宮就參觀多次,可不論是身穿甲冑腰挎佩劍的巡防侍衛,還是訓練有素來往穿梭的太監宮女,無不提醒她此處並非可供遊客自由參觀的五星景區,而是正兒八經封建王朝統治中心,置身其中只覺撲面而來威嚴肅殺之氣,正所謂「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不過燕寧現在沒心情欣賞皇城風景,滿腦子都是——
「...你確定我拿這兩盒酥餅送陛下沒問題?」
是的,酥餅!
在岑暨信誓旦旦傾情推薦下,燕寧最終選擇採納他的建議,拎了兩盒百年糕點老鋪慶祥齋的酥餅進宮送禮,別問為啥只有兩盒,問就是去遲了酥餅已經售罄,就這兩盒都是花高價從路人手裡截來的。
說到岑暨之所以會推薦這家酥餅,其中還頗有故事。
原來宣武帝當年還是王爺的時候就十分青睞慶祥齋的酥餅,有時還會親自排隊去買,甚至還動過直接將慶祥齋買下來的念頭,但人家傳承百年的鋪子哪兒會說賣就賣,宣武帝吃了閉門羹,卻也不惱,還是依舊時不時光顧,但鋪子不賣,不代表不會出意外。
慶祥齋當家人是兩兄弟,分家的時候為了保證公平於是兩人就各掌一半秘方,結果有天早上,哥哥被人發現死在了家中,身中數刀不說,連歸他保存的那一半秘方也離奇失蹤。
鑑於前不久兄弟倆才剛因為店鋪經營的事發生爭吵,關係一度鬧得很僵,所以有不少人懷疑是弟弟殺了兄長,順便偷走秘方。
弟弟自然不認,賭咒發誓絕對不是他幹的,可衙門來人查出的線索卻都跟弟弟有關,弟弟百嘴莫辯,眼看就要背上殺害親生兄長的罪名被抓入獄,也是弟弟運氣好,恰逢宣武帝親自過來買酥餅,聽說慶祥齋出事後,不由多問了幾句,結果這一問就發覺有不對,兇手並非弟弟,而是另有其人。
按理說知錯能改,既然宣武帝指出了錯漏,那就利索放人繼續查就是了,奈何當時的大理寺卿是趙王的人。
趙王是誰?那可是視宣武帝為眼中釘肉中刺的儲位熱門人選之一,他的勢力範圍又怎會容對家插手,於是像是為了故意跟宣武帝作對,大理寺非但不重查,反而立刻就將弟弟定了罪。
當時朝堂已經是風潮湧動,宣武帝也被波及腹背受敵本就頗為艱難,若是為大局想放棄與趙王就此事正面交鋒也無可厚非,可宣武帝偏不。
若是旁的也就罷了,但這可是牽涉到兩條人命,宣武帝無法坐視不理。
也可以說這樁命案是宣武帝不再隱藏實力逆風翻盤的開始,不過數月光景就以摧枯拉朽之勢將趙王收拾得乾乾淨淨,最後這樁案子是宣武帝親自坐鎮審理,結果也證實了他起初的判斷沒問題——
殺害哥哥的兇手其實是他媳婦的娘家兄弟,因眼饞妹夫家慶祥齋的好生意,所以就生了歹念,想要栽贓嫁禍一舉除掉兄弟二人,這樣他就能坐收漁利,原本他的計劃是能成功的,只可惜遇上了明辨是非的宣武帝。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見岑暨目光一言難盡,燕寧找補,認真強調:「不是我捨不得錢,是這年頭八項規定講廉潔!」
岑暨:「......」
酥餅
神特麼廉潔!
就沒見過給皇帝送禮還要講價錢的!
岑暨想說不必多此一舉, 畢竟宣武帝什麼都不缺更不會在乎有沒有禮,再說宣武帝作為長輩,怎麼著都是該他給見面禮才對。
岑暨絲毫不掩偏心, 然而代為拒絕的話才剛出口就被燕寧給噴了回去, 只見燕寧振振有詞:「我當然知道陛下什麼都不缺, 可送禮送的是心意, 最基本的人情世故懂不懂?再怎麼說也是頭回進宮,哪兒有空手拜見的道理!」
儘管沒明說,但燕寧又不傻,人皇帝日理萬機忙得腳不沾地的哪兒有那個閒工夫將她一個小小仵作記掛在心,說白了還不是因為自己和人外甥攪和在了一起,偏岑暨又是自幼就在宣武帝身邊長大的,一個外甥半個兒,這不就妥妥見家長麼。
上回去凌雲觀見昌平長公主的時候她就空手上門,結果末了還白嫖一鐲子, 有例在先, 這回高低得拎點東西, 心意什麼的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萬一宣武帝一高興直接給她加倍厚禮呢!
燕寧:舍不著孩子套不著狼, 是時候想辦法抱真正的金大腿了!
燕寧摸出方才沈雲舟給的荷包, 數了數裡頭的銀兩,隨後誠懇道:「總共五十六兩三錢七分,希望你推薦的時候儘量將價錢控制在這個範圍內。」
岑暨:「...你可以直接記我帳上。」
「那不行!」
燕寧斷然拒絕,義正言辭:「說了我送就我送, 哪兒能掛羊頭賣狗肉, 這點誠意必須有。」
岑暨:「...也行。」
「快點想,該送什麼東西才好, 」燕寧催促:「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哦。」
...
日傍西山,餘霞成綺,碧瓦朱楹,檐牙摩空,遠遠望去一座座宮殿閣宇連亘綿延呈巍峨之勢,讓人不禁自覺渺小心生畏意,馬車停在宮門口,剩餘路程全靠步行。
嚴格來說這其實並非燕寧頭回進皇宮,前世光是故宮就參觀多次,可不論是身穿甲冑腰挎佩劍的巡防侍衛,還是訓練有素來往穿梭的太監宮女,無不提醒她此處並非可供遊客自由參觀的五星景區,而是正兒八經封建王朝統治中心,置身其中只覺撲面而來威嚴肅殺之氣,正所謂「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不過燕寧現在沒心情欣賞皇城風景,滿腦子都是——
「...你確定我拿這兩盒酥餅送陛下沒問題?」
是的,酥餅!
在岑暨信誓旦旦傾情推薦下,燕寧最終選擇採納他的建議,拎了兩盒百年糕點老鋪慶祥齋的酥餅進宮送禮,別問為啥只有兩盒,問就是去遲了酥餅已經售罄,就這兩盒都是花高價從路人手裡截來的。
說到岑暨之所以會推薦這家酥餅,其中還頗有故事。
原來宣武帝當年還是王爺的時候就十分青睞慶祥齋的酥餅,有時還會親自排隊去買,甚至還動過直接將慶祥齋買下來的念頭,但人家傳承百年的鋪子哪兒會說賣就賣,宣武帝吃了閉門羹,卻也不惱,還是依舊時不時光顧,但鋪子不賣,不代表不會出意外。
慶祥齋當家人是兩兄弟,分家的時候為了保證公平於是兩人就各掌一半秘方,結果有天早上,哥哥被人發現死在了家中,身中數刀不說,連歸他保存的那一半秘方也離奇失蹤。
鑑於前不久兄弟倆才剛因為店鋪經營的事發生爭吵,關係一度鬧得很僵,所以有不少人懷疑是弟弟殺了兄長,順便偷走秘方。
弟弟自然不認,賭咒發誓絕對不是他幹的,可衙門來人查出的線索卻都跟弟弟有關,弟弟百嘴莫辯,眼看就要背上殺害親生兄長的罪名被抓入獄,也是弟弟運氣好,恰逢宣武帝親自過來買酥餅,聽說慶祥齋出事後,不由多問了幾句,結果這一問就發覺有不對,兇手並非弟弟,而是另有其人。
按理說知錯能改,既然宣武帝指出了錯漏,那就利索放人繼續查就是了,奈何當時的大理寺卿是趙王的人。
趙王是誰?那可是視宣武帝為眼中釘肉中刺的儲位熱門人選之一,他的勢力範圍又怎會容對家插手,於是像是為了故意跟宣武帝作對,大理寺非但不重查,反而立刻就將弟弟定了罪。
當時朝堂已經是風潮湧動,宣武帝也被波及腹背受敵本就頗為艱難,若是為大局想放棄與趙王就此事正面交鋒也無可厚非,可宣武帝偏不。
若是旁的也就罷了,但這可是牽涉到兩條人命,宣武帝無法坐視不理。
也可以說這樁命案是宣武帝不再隱藏實力逆風翻盤的開始,不過數月光景就以摧枯拉朽之勢將趙王收拾得乾乾淨淨,最後這樁案子是宣武帝親自坐鎮審理,結果也證實了他起初的判斷沒問題——
殺害哥哥的兇手其實是他媳婦的娘家兄弟,因眼饞妹夫家慶祥齋的好生意,所以就生了歹念,想要栽贓嫁禍一舉除掉兄弟二人,這樣他就能坐收漁利,原本他的計劃是能成功的,只可惜遇上了明辨是非的宣武帝。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