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馬背上視野開闊,姜仲昆還未行至永春候府,就見長街另一頭起了騷動,有人在打鬥。
身手矯健的幾個黑衣人在圍攻一輛馬車,與馬車護衛纏鬥在一起。街道兩側擺賣的商販、路上的行人倉惶朝著這邊跑,恐被傷及。
「光天化日,竟敢行兇!」手下嘖嘖稱奇,韁繩一振,就要加入戰局,被姜仲昆攔住。
「先看情況。」姜仲昆素來令行禁止,追隨他多年的人縱有疑惑,也不敢輕舉妄動。
黑衣人交手數回合,眼看要敗,悉數撤走。
護衛馬車的人也沒有追。
姜仲昆眯起眼,認出了車架一角的徽標,是六皇子的車,再看向方才黑衣人離去時的方向,那身形,那武功套路,他熟悉得很。
那是他親自挑選,留給他女兒的護衛。
「走!」
「侯爺,不回府了?」
「先去居德坊的姜府!」
「哈哈,我就說侯爺愛女心切……」
姜府里,姜玥按捺下焦灼,來回踱步等許一飛的消息,沒等到許一飛,卻等來了門房通報「永春候」的名號。
姜玥愣住,父親回京的時間比她預料的還要早許多,直到魏如師再提醒,她才回神去迎。
姜仲昆的鬢角比二人分別時,多添了一縷灰發,但精氣神充沛豐盈,步伐穩健有力。
「父親。」
「嗯。」
姜仲昆進府先打量一眼姜玥,確認她無恙,繼而環顧四周:「許一飛呢?」
姜玥心頭一突,正想如何應對時,姜仲昆已單刀直入地問:「你把他派去做什麼了?」
魏如師察覺氣氛不對,屏退院中人。
父女倆來不及噓寒問暖,尋了個清淨說話的地方,姜玥將來龍去脈坦白了。
「……就這樣,我提早與六殿下通氣了。我想與其小心翼翼提防,不如讓許一飛扮演刺客去提前行刺,一來打亂東宮計劃,二來也讓東宮知道六殿下有所警惕。」
姜仲昆鷹視狼顧的一雙眼在她臉上來回掃過,提氣訓斥:「你……簡直是,胡鬧!」
姜玥與他相認也是近年的事情,兩人做不到像尋常父女那樣,姜玥垂下眼等下一句指責。
但只等到了良久沉默。
姜仲昆微嘆,「跟你娘一個性子,也罷了,不用擔心我不在身邊時,你拿不定主意。」
姜玥鬆一口氣:「父親還未告訴我,為何提前回京?幾月前寫來的信還說要趕在年末。」
「對突厥戰事勝了,我戌邊也算有功,特意修書請陛下准我早日回來。」姜仲昆從懷裡掏出一封有點皺的信,「你自己看看。」
信紙展開,字跡清逸,筆劃鋒銳。
是沈徵的字,寫給她父親姜仲昆的。
姜玥凝眉去看落款,日子遠遠早於《白鷺洲》話本鬧上了朝堂那日,寥寥幾筆,勸姜仲昆速歸,以保障她的安危。
讀完了整封信,心中發酸。
這般謹慎周全,走一步想三步的人,偏偏又做了那麼多冒險的事情,十之八九都與她有關。
「這個叫沈道麟的人,就是你不願意嫁錢三的原因?」姜仲昆盯著她微紅的眼睛問。
姜玥揉著信紙發皺的一角,慢慢點頭,此時恰好許一飛來回稟。他成功逃脫後,在外面藏身處換回了尋常衣飾,繞了一圈回到姜府。
沒有時間傷春悲秋。
姜玥詢問完細節,又向姜仲昆補充最近幾月皇都發生的重大變化,兩人合計起來。
直至第二日晨鐘敲響,姜玥都沒有再聽見六殿下再遇刺客的消息。反倒是高澹聽聞了昨日的驚險,一時震怒,給高啟行加派了兩位護衛。
朝中謠言四起,有人揣測行刺是反對改稅黨所為,有人懷疑尚禁足東宮的太子,否則高澹怎會只加派守衛,而沒有勒令大肆嚴查。
舊的風波還未平息,新的動盪又起。
高澹龍體抱恙,連著停了三日早朝,本來由中立大臣代理的東宮政務有一部分漸漸轉移給了高啟行。一時之間,無人再提就藩期限之事。
沈徵的第一信,在四日後寄到。
翌日便有第二封。
接著第三封。
多數是言簡意賅的報平安,偶爾是查探所得的進展——「已達宋州定和縣。」
「老弱婦孺至男丁青壯,大勝教徒甚眾。」
「教內等級森嚴,供奉層層剝削。招攬新教徒者,可得新納供奉一分。」
「已得大勝教職,探明內幕,找到證據。」
冬月天寒,接連大雪。
厚雪封道,郵驛變得更慢了,從宋州來到的書信斷了好長時日,再寄過來時,已將近除夕。
「廿五啟程歸,雪路難行,恐食言。」
信筒沉甸甸,姜玥一倒,滾出一顆晶瑩剔透的琉璃珠,不知在哪裡尋摸來的賠罪禮。
「玥,神珠也。」——他從前在私塾教孩童習字,拆文解字時,也無意中這麼解過她的字。
姜玥捻起那顆琉璃珠,指甲仿佛能觸到宋州的滿天飛雪,心尖一角卻暖。從宋州回皇都的官道就一條,沈徵趕不及的,大可由她來趕。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身手矯健的幾個黑衣人在圍攻一輛馬車,與馬車護衛纏鬥在一起。街道兩側擺賣的商販、路上的行人倉惶朝著這邊跑,恐被傷及。
「光天化日,竟敢行兇!」手下嘖嘖稱奇,韁繩一振,就要加入戰局,被姜仲昆攔住。
「先看情況。」姜仲昆素來令行禁止,追隨他多年的人縱有疑惑,也不敢輕舉妄動。
黑衣人交手數回合,眼看要敗,悉數撤走。
護衛馬車的人也沒有追。
姜仲昆眯起眼,認出了車架一角的徽標,是六皇子的車,再看向方才黑衣人離去時的方向,那身形,那武功套路,他熟悉得很。
那是他親自挑選,留給他女兒的護衛。
「走!」
「侯爺,不回府了?」
「先去居德坊的姜府!」
「哈哈,我就說侯爺愛女心切……」
姜府里,姜玥按捺下焦灼,來回踱步等許一飛的消息,沒等到許一飛,卻等來了門房通報「永春候」的名號。
姜玥愣住,父親回京的時間比她預料的還要早許多,直到魏如師再提醒,她才回神去迎。
姜仲昆的鬢角比二人分別時,多添了一縷灰發,但精氣神充沛豐盈,步伐穩健有力。
「父親。」
「嗯。」
姜仲昆進府先打量一眼姜玥,確認她無恙,繼而環顧四周:「許一飛呢?」
姜玥心頭一突,正想如何應對時,姜仲昆已單刀直入地問:「你把他派去做什麼了?」
魏如師察覺氣氛不對,屏退院中人。
父女倆來不及噓寒問暖,尋了個清淨說話的地方,姜玥將來龍去脈坦白了。
「……就這樣,我提早與六殿下通氣了。我想與其小心翼翼提防,不如讓許一飛扮演刺客去提前行刺,一來打亂東宮計劃,二來也讓東宮知道六殿下有所警惕。」
姜仲昆鷹視狼顧的一雙眼在她臉上來回掃過,提氣訓斥:「你……簡直是,胡鬧!」
姜玥與他相認也是近年的事情,兩人做不到像尋常父女那樣,姜玥垂下眼等下一句指責。
但只等到了良久沉默。
姜仲昆微嘆,「跟你娘一個性子,也罷了,不用擔心我不在身邊時,你拿不定主意。」
姜玥鬆一口氣:「父親還未告訴我,為何提前回京?幾月前寫來的信還說要趕在年末。」
「對突厥戰事勝了,我戌邊也算有功,特意修書請陛下准我早日回來。」姜仲昆從懷裡掏出一封有點皺的信,「你自己看看。」
信紙展開,字跡清逸,筆劃鋒銳。
是沈徵的字,寫給她父親姜仲昆的。
姜玥凝眉去看落款,日子遠遠早於《白鷺洲》話本鬧上了朝堂那日,寥寥幾筆,勸姜仲昆速歸,以保障她的安危。
讀完了整封信,心中發酸。
這般謹慎周全,走一步想三步的人,偏偏又做了那麼多冒險的事情,十之八九都與她有關。
「這個叫沈道麟的人,就是你不願意嫁錢三的原因?」姜仲昆盯著她微紅的眼睛問。
姜玥揉著信紙發皺的一角,慢慢點頭,此時恰好許一飛來回稟。他成功逃脫後,在外面藏身處換回了尋常衣飾,繞了一圈回到姜府。
沒有時間傷春悲秋。
姜玥詢問完細節,又向姜仲昆補充最近幾月皇都發生的重大變化,兩人合計起來。
直至第二日晨鐘敲響,姜玥都沒有再聽見六殿下再遇刺客的消息。反倒是高澹聽聞了昨日的驚險,一時震怒,給高啟行加派了兩位護衛。
朝中謠言四起,有人揣測行刺是反對改稅黨所為,有人懷疑尚禁足東宮的太子,否則高澹怎會只加派守衛,而沒有勒令大肆嚴查。
舊的風波還未平息,新的動盪又起。
高澹龍體抱恙,連著停了三日早朝,本來由中立大臣代理的東宮政務有一部分漸漸轉移給了高啟行。一時之間,無人再提就藩期限之事。
沈徵的第一信,在四日後寄到。
翌日便有第二封。
接著第三封。
多數是言簡意賅的報平安,偶爾是查探所得的進展——「已達宋州定和縣。」
「老弱婦孺至男丁青壯,大勝教徒甚眾。」
「教內等級森嚴,供奉層層剝削。招攬新教徒者,可得新納供奉一分。」
「已得大勝教職,探明內幕,找到證據。」
冬月天寒,接連大雪。
厚雪封道,郵驛變得更慢了,從宋州來到的書信斷了好長時日,再寄過來時,已將近除夕。
「廿五啟程歸,雪路難行,恐食言。」
信筒沉甸甸,姜玥一倒,滾出一顆晶瑩剔透的琉璃珠,不知在哪裡尋摸來的賠罪禮。
「玥,神珠也。」——他從前在私塾教孩童習字,拆文解字時,也無意中這麼解過她的字。
姜玥捻起那顆琉璃珠,指甲仿佛能觸到宋州的滿天飛雪,心尖一角卻暖。從宋州回皇都的官道就一條,沈徵趕不及的,大可由她來趕。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