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朝會上,鍾尚書又同蔡東辰吵起來。
六皇子高啟行搬出詳實數目,支持蔡東辰的論調:「父皇,新、新稅法不過實行半月,京、京畿上、下各縣已多出一百萬貫、貫稅收,全國推行一、一年後推算,能多出上千、千萬貫。」
鍾止善大不贊同:「新稅法看似刪繁就簡,堵上了中下層官吏中飽私囊的漏洞,實則將賦稅雜糅至兩稅中,據舊徵稅數來定等第錢數,日後每有增稅,勢必激化朝廷與地方強藩的動盪。」
高澹不語,摩挲著龍椅扶手的浮雕,將目光轉去近日一反常態地寡言的高啟泰身上。
他隨口問:「太子,你怎麼看?」
高啟泰人瘦了一圈,似乎才回神,眼神倉促在朝堂上出列的幾人掃過:「兒臣贊同鐘太傅的看法,新稅法實則弊大於利,不若遵循舊制。」
籠統搪塞,心不在焉。
高澹未點破,也未給朝堂爭論判個誰對誰錯,只淡聲吩咐蔡東辰與高啟行散朝後留下。
高啟行以為高澹是要私下詳細商討新稅法要如何應對阻力,沒想到高澹對他提起另一件事。
「兒、兒臣沒明白父皇的、的意思。」高啟行疑心自己聽錯了,偏頭去看蔡東辰。
但蔡東辰老神在在,袖著手不說話。
高澹耐心重複了一遍:「你們推行新稅法的事,把興平縣與高陵縣略過去。」
高啟行眉頭緊蹙:「此舉萬萬不、不行。」
興平縣與高陵縣的土地,大多收攏在跟高澹打天下有顯赫軍功的宗親手上。
「那你說怎麼辦?你的這些堂叔叔伯伯年紀都大了,勞苦功高,眼下來哭訴朕忘記昔年情誼,自家人不幫襯自家人,反倒掏他們錢袋。」
「新、新稅法統一推進,從舍地稅人到、到舍人稅地,就、就是從地方官員世家大、大族乃至富商、和寺院手中爭利,豈能偏頗宗親。」
高澹沉下來臉來,「啟行,你做事不能只論對錯,不論情理。這事就這麼定了,別說了。」
高啟行一撩衣袍,對著高澹跪了下去:
「宗親享、享著天潢貴胄的尊榮,出入有、有豪奴美婢,用度花、花皇家份例,子子孫孫世代封官蔭爵,難道這還不、是父皇給的恩惠嗎?當下大暐正需要休養生息,他們享了皇家榮耀,就要對我大暐盡義!」
高啟行熱血湧上頭腦,語速越來越快。
他既不願意相信一直明辨是非的父皇在此時讓步宗親,又憤怒於宗親們為謀私利竟敢集體向天子施壓,阻撓新稅法推行。
他沒注意到,一直默不做聲的蔡東辰,還有扶額的高澹,都不約而同地抬眸,朝他看來。
高澹忽而笑了,將高啟行屏退。
蔡東辰留在御書房,皺巴巴的臉上幾分欣喜,幾分得意:「陛下,老臣沒有說錯吧?」
高澹不置可否,朝李德海看了一眼,「端妃近來可好?朕有好幾日沒去看過她。」
李德海笑笑:「擇日不如撞日,陛下不如等下就擺駕端妃娘娘那兒。」
申時一刻。
沈徵回到居德坊,給他牽馬的卻是丫鬟連音。他今日不當值,御史台點完卯,就去國子監給小殿下們講學,因此比尋常提前許多回府。
「洗浪呢?」
「洗浪小哥去西市了,說府里定的果蔬菜肉過了約定日子好幾日都沒送來,他親自去問問,要是出問題,就現場挑貨,再換一家店。」
府里銀錢用例都是洗浪在管。
沈徵不以為意,沿著抄手遊廊往書房去,不經意往明堂看了一眼,紅木酸枝方桌上,還擺著兩盞沒來得及收的茶。
沈徵頓步:「今日有客人來?」
「有……我看著像是不知哪座寺廟來的僧人,一老一小,我發現時,人已經準備走了。」
連音眨眨眼心虛道,她年紀小一些,午後貪睡睡過時辰,醒來才發現有客,且已經被暖玉給迎進堂屋裡看茶了。
但郎君慣了人不在府上時,無論是公事還是私事來拜訪的,都只留姓名,不迎進來看座。
府里人都知道的規矩,洗浪反覆講過。
沈徵腳步一轉往明堂去,方桌上除了茶盞,還有兩份荷葉紙包裹的小包,打開是圓滾滾的齋餅,上頭紅印是「明清寺」三個字。
「暖玉呢?」
「暖玉姐姐將兩位師父送走,我再想去問,她就急匆匆地出門去了,也沒說去哪裡。」
沈徵看著特意拆成兩包的齋餅。
他備考春闈時,寄宿過明清寺客寮,及第後給明清寺提過匾額,師父們有事入城,給他捎帶一份香積廚的齋餅,是尋常事情。
只是,為何特意紮成兩份?
除非有一份不是給他的。
第59章 狩獵
暖玉本沒想把明清寺的兩位師父迎進來。
午後空閒, 她出府買些針頭線腦,回來望見一老一小兩位光頭師父,穿著羅漢褂,慢悠悠地走近沈府大門, 小沙彌的手裡還提著兩個包裹。
暖玉搶先一步, 走到二人身前:「兩位師父,可是要找沈郎君?我是沈府的侍女, 郎君還未散值, 眼下不在府里。」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六皇子高啟行搬出詳實數目,支持蔡東辰的論調:「父皇,新、新稅法不過實行半月,京、京畿上、下各縣已多出一百萬貫、貫稅收,全國推行一、一年後推算,能多出上千、千萬貫。」
鍾止善大不贊同:「新稅法看似刪繁就簡,堵上了中下層官吏中飽私囊的漏洞,實則將賦稅雜糅至兩稅中,據舊徵稅數來定等第錢數,日後每有增稅,勢必激化朝廷與地方強藩的動盪。」
高澹不語,摩挲著龍椅扶手的浮雕,將目光轉去近日一反常態地寡言的高啟泰身上。
他隨口問:「太子,你怎麼看?」
高啟泰人瘦了一圈,似乎才回神,眼神倉促在朝堂上出列的幾人掃過:「兒臣贊同鐘太傅的看法,新稅法實則弊大於利,不若遵循舊制。」
籠統搪塞,心不在焉。
高澹未點破,也未給朝堂爭論判個誰對誰錯,只淡聲吩咐蔡東辰與高啟行散朝後留下。
高啟行以為高澹是要私下詳細商討新稅法要如何應對阻力,沒想到高澹對他提起另一件事。
「兒、兒臣沒明白父皇的、的意思。」高啟行疑心自己聽錯了,偏頭去看蔡東辰。
但蔡東辰老神在在,袖著手不說話。
高澹耐心重複了一遍:「你們推行新稅法的事,把興平縣與高陵縣略過去。」
高啟行眉頭緊蹙:「此舉萬萬不、不行。」
興平縣與高陵縣的土地,大多收攏在跟高澹打天下有顯赫軍功的宗親手上。
「那你說怎麼辦?你的這些堂叔叔伯伯年紀都大了,勞苦功高,眼下來哭訴朕忘記昔年情誼,自家人不幫襯自家人,反倒掏他們錢袋。」
「新、新稅法統一推進,從舍地稅人到、到舍人稅地,就、就是從地方官員世家大、大族乃至富商、和寺院手中爭利,豈能偏頗宗親。」
高澹沉下來臉來,「啟行,你做事不能只論對錯,不論情理。這事就這麼定了,別說了。」
高啟行一撩衣袍,對著高澹跪了下去:
「宗親享、享著天潢貴胄的尊榮,出入有、有豪奴美婢,用度花、花皇家份例,子子孫孫世代封官蔭爵,難道這還不、是父皇給的恩惠嗎?當下大暐正需要休養生息,他們享了皇家榮耀,就要對我大暐盡義!」
高啟行熱血湧上頭腦,語速越來越快。
他既不願意相信一直明辨是非的父皇在此時讓步宗親,又憤怒於宗親們為謀私利竟敢集體向天子施壓,阻撓新稅法推行。
他沒注意到,一直默不做聲的蔡東辰,還有扶額的高澹,都不約而同地抬眸,朝他看來。
高澹忽而笑了,將高啟行屏退。
蔡東辰留在御書房,皺巴巴的臉上幾分欣喜,幾分得意:「陛下,老臣沒有說錯吧?」
高澹不置可否,朝李德海看了一眼,「端妃近來可好?朕有好幾日沒去看過她。」
李德海笑笑:「擇日不如撞日,陛下不如等下就擺駕端妃娘娘那兒。」
申時一刻。
沈徵回到居德坊,給他牽馬的卻是丫鬟連音。他今日不當值,御史台點完卯,就去國子監給小殿下們講學,因此比尋常提前許多回府。
「洗浪呢?」
「洗浪小哥去西市了,說府里定的果蔬菜肉過了約定日子好幾日都沒送來,他親自去問問,要是出問題,就現場挑貨,再換一家店。」
府里銀錢用例都是洗浪在管。
沈徵不以為意,沿著抄手遊廊往書房去,不經意往明堂看了一眼,紅木酸枝方桌上,還擺著兩盞沒來得及收的茶。
沈徵頓步:「今日有客人來?」
「有……我看著像是不知哪座寺廟來的僧人,一老一小,我發現時,人已經準備走了。」
連音眨眨眼心虛道,她年紀小一些,午後貪睡睡過時辰,醒來才發現有客,且已經被暖玉給迎進堂屋裡看茶了。
但郎君慣了人不在府上時,無論是公事還是私事來拜訪的,都只留姓名,不迎進來看座。
府里人都知道的規矩,洗浪反覆講過。
沈徵腳步一轉往明堂去,方桌上除了茶盞,還有兩份荷葉紙包裹的小包,打開是圓滾滾的齋餅,上頭紅印是「明清寺」三個字。
「暖玉呢?」
「暖玉姐姐將兩位師父送走,我再想去問,她就急匆匆地出門去了,也沒說去哪裡。」
沈徵看著特意拆成兩包的齋餅。
他備考春闈時,寄宿過明清寺客寮,及第後給明清寺提過匾額,師父們有事入城,給他捎帶一份香積廚的齋餅,是尋常事情。
只是,為何特意紮成兩份?
除非有一份不是給他的。
第59章 狩獵
暖玉本沒想把明清寺的兩位師父迎進來。
午後空閒, 她出府買些針頭線腦,回來望見一老一小兩位光頭師父,穿著羅漢褂,慢悠悠地走近沈府大門, 小沙彌的手裡還提著兩個包裹。
暖玉搶先一步, 走到二人身前:「兩位師父,可是要找沈郎君?我是沈府的侍女, 郎君還未散值, 眼下不在府里。」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