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第79章
“家父做出了什麼犧牲?請鍾大人明言!”
鍾大人看向自己的兒子,嘆了口氣道:“墨尋,你做錯的事情,你說先生的家人聽!”
鍾墨尋低著頭,咬了咬下唇。如今的他已經八歲了,短短几年氣走的教書先生已經是以成打計算的了。
李曉香不是沒有聽過這位鍾公子的名號,她也擔心自己的父親只怕在鍾府上也堅持不了許久。但是她萬萬沒想到,父親在鍾府,一待就是幾個月。一家人不是沒有見到李明義掌心的紅腫,李曉香無數次想李明義婉拒鍾大人,但為了李明義的面子,李曉香一次也沒有說出口。
現在不只是手掌心腫了,人都病倒了。
若不是鍾大人一臉歉疚,李曉香早就要質他了。
“是……都是學生的錯。學生以為李先生與之前那些教書先生一樣,只要我不讀書,說各種令他受辱的話,他就會甩袖子離去了。可沒想到,無論我說什麼,先生都不為所動。所以……我就不再說這些話,心想反正先生是來教書的,我不讀書,一樣能氣走他。這次,先生終於生氣了,他還取了戒尺來。我本以為他是要打我,沒想到他打的是他自己。我覺得很新鮮……竟然有人打自己的……反正只要我不讀書先生就會打自己,那我就想看看先生能堅持到幾時……”
李曉香閉上眼睛按住自己的腦袋。
她的傻爹喲……怎麼會想出這麼個主意來?
她太了解李明義了。既然打定主意用鍾墨尋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他就會堅持到底,直到鍾墨尋改變為止。
“我每日在書房裡鬥蛐蛐,彈棋子兒,先生也不惱我,而是繼續在書房裡念書。先生見我一個字也聽不進去,就說‘徒之過,師之錯’……外面下著雪,先生站在院子裡……任由大雪落在他的身上……我本來以為……以為他熬不住了就會進屋……沒想到直到他倒下去都沒有哼過一聲……”
這個時候,鍾墨尋的臉上已經滿是淚水。
李曉香真想好好揍這熊孩子一頓,可他現在一臉鼻涕眼淚的樣子,李曉香竟然無處下手了。
“鍾公子,你可知道家父為何這麼做?”
鍾墨尋抬起頭來,沒有說話。
“因為家父相信,鍾公子本性並不惡劣,心中仍有是非。當你看見自己的老師因為自己的過錯而受罰,你會心有歉疚,認識到錯誤。鍾公子以為,家父是要教你什麼?”
“書本上那些東西……所有老師都是教那些……”
“錯,家父真正想教你的,只有一樣。那就是為人處事之道。讀書好或者不好,全看鐘公子你自己的興趣。你若不愛讀書,目不識丁,但只要你心懷坦蕩,做事不行差踏錯,明白是非對錯,那麼將來你無論做什麼,都不辱你父親的鐘大人的名聲,也對得起生養你的母親。”
鍾墨尋頓了頓,忽然哭的更厲害了。
也難為他一個八歲的孩子,哪裡見過有人這樣以傷害自己來逼他上道的。李曉香覺著自己的老爹也算是個極品了,這樣的招兒都想得出來?
“是學生錯了……學生以後不會再這樣頑劣……請先生繼續教我吧!”
李曉香拍了拍鍾墨尋的肩膀道:“鍾公子,家父高燒不退,需要靜養。你且回府吧。待到家父醒來,必會通知貴府。”
“學生不走,學生要在這裡照顧老師。”鍾墨尋抹了把眼淚,還真有股子執拗勁兒。
李曉香無奈地看向鍾大人,鍾大人點了點頭道:“自己的老師因為自己而病重,身為學生,當然要在一旁照顧。李姑娘,我這獨子平日裡太過寵愛,以至於目中無人,連最簡單尊師重道的道理都不懂。而今,他知道自己錯了,要照顧自己的老師,是理所應當。還望李姑娘讓他留在這裡。”
鍾大人都這麼說了,李曉香無法拒絕。
柳氏父子親自前來為李明義診脈,開了方子抓了藥,終於在第二日清晨,李明義的熱度才退了下去。
不過這一晚,李曉香對鍾墨尋這個臭小子改觀了不少。
她本以為鍾墨尋在這裡待上一、兩個時辰就熬不住,找藉口要回府,沒想到他一整晚都不睡,眼巴巴地睜著眼睛望著李明義。
李宿宸抓了藥回來,王氏去熬藥,鍾墨尋屁顛屁顛跟著王氏,又是搬柴火又是扇火,還弄得一臉烏漆墨黑。
李明義飲下了湯藥,悶在被子開始出汗。
鍾墨尋守在榻邊。平日裡這個小公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今日卻撩起了袖子,替老師洗帕子擦臉。本就是個孩子,做起事來十分笨拙,李曉香幾次看不過眼要上手,都被王氏攔住了。
“你爹受苦就是為了讓鍾公子明白事理。如今他願意親手照顧你爹,你爹心中不知道有多寬慰。”
李曉香嘆了口氣。
第二日清晨,李明義的高熱終於退下,人也恢復了神智。當他知道是鍾墨尋一整夜在照顧自己時,臉上雖然沒有多餘的表情,李曉香卻看見了父親眼中的淚光。
如果說溢香小築是她李曉香的心血,那麼教書育人就是李明義的終身事業。鍾墨尋的一聲“老師”讓李明義這些日子的心血沒有白費。
數日之後,鍾大人備了厚禮前往李明義家中。
鍾墨尋跪在李明義的面前,奉茶拜師。
此事在都城中被傳得沸沸揚揚。曾經多少都城名師提起鍾墨尋就垂首頓足,可沒想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先生讓他甘心拜師。
下了朝堂,還有人好奇地問鍾大人這是怎麼回事,這位李先生到底是什麼來頭。
鍾大人笑道,嚴父出才子。李先生的兒子正是李宿宸。
而皇上身邊的文公公聽了之後,將此事告知了皇上。皇上正在與米丞相下棋,聽了之後,兩人相視一笑。
“愛卿在笑什麼?”
“皇上笑什麼,臣自然笑什麼。”
“哦,那愛卿說說看,朕笑的是什麼?”
米丞相落下棋子,不緊不慢道:“微臣既然會將李宿宸鄉試的策文呈送皇上閱覽,自然也對他的家世人品做了一番調查。李宿宸的父親李明義,十年科舉,最終不過一個秀才而已。此人也沒有什麼經天緯地的才幹,但為人頗為正直,數十年教書育人沒有絲毫懈怠。而且他的學生大多為升斗百姓,大多只求識字,對學問並無鑽研之志。即便這樣,李明義仍舊做了十幾年的教書先生,老夫很是敬佩。”
“能沉得下心來做一件事,朕也很欣賞。雖然只得一篇策論,朕知道李宿宸是朕所需要的人才。朝中大臣急著將世家子弟送入朝堂,可他們個個嬌生慣養,只為圖家族之利,有幾個關心民生,知道老百姓的疾苦?本來若是米丞相主持會試,朕毫不懷疑李宿宸能憑實力通過。但是……”
“但是太后生辰將近,安王攜世子從封地遠道前來都城賀壽。太后為了多留安王在都城陪伴,請求皇上由安王主持會試。安王自幼承歡太后膝下,頗得先帝喜愛,他本以為自己也有機會承繼大統,但最終……”米丞相看了眼皇上的臉色,不再說下去了。
皇上揮了揮手手,所有宮人盡皆退下。
“愛卿所言不虛。安王確實並不安於現狀。他與朝中不少大臣都有所牽連。所以朕擔心,此次科考,他會藉機安插自己的親信。他是朕的胞弟,倘若在會試做了什麼,朕若是查他,太后必然阻撓,朕將會左右為難。”
“皇上想用李宿宸,又擔心李宿宸會被安王刷下來。既然這樣,不如給李家一個賢名。為賢任用,安王也懂這個道理。他既然有所圖謀,就會在意自己的名聲。一旦李家有了賢名,即便李宿宸會試落榜,皇上就是給他官職也並無不妥。最重要的是,李宿宸若當真落榜,世人必有懷疑,怎麼李宿宸這樣才德兼備之人竟然落榜了?定然是會試之中有什麼貓膩。屆時,安王在民間的聲譽必然受損。既然如此,安王還不如順手推舟,至少李宿宸通過會試無妨。”
“到了殿試,朕會親自閱卷。只希望他有真才實學,當日的策論並非運氣而是實力。若他殿試的策論仍舊鶴立雞群,朕必不拘一格用人才。”
“皇上英明。李家的事情,就交給老臣吧。”
“米丞相辦事,朕有什麼不放心的。”
最近一個月,李宿宸有些納悶,那就是他們李家忽然聲名遠播了。
先是大文豪林棟整出了一個什麼賽詩會,廣邀都城中所有十歲以下孩童。
鍾墨尋也參加了。這麼多年這個臭小子除了上房揭瓦啥正事兒都沒幹過。李明義也想著重在參與,沒給鍾墨尋什麼壓力。誰知道這小傢伙還一鳴驚人了,雖然沒有得到第一名,卻也是頭三甲。
所有曾經教導過鍾墨尋的都城名師們都驚了呆了。百姓們議論紛紛,都覺得是李明義教導有方,將一塊朽木雕成了美玉。
李曉香拎了鍾墨尋來看,發覺這小子眼睛下面都是黑眼圈。原來是熬夜苦讀啊。
又沒有多久,李明義那個借了錢跑路的同窗宋修被官府緝拿歸案。得知李明義替他還了那一百多兩銀子之後,痛哭流涕。
宋修騙了李明義,李家還是兢兢業業地賺錢替宋修還錢,只因為李明義曾經替宋修做了擔保。
百姓們又傳揚起來,說李明義真是個聖人啊!他替宋修還錢就是為了感化他,希望他能回到都城重新做人云雲。
李曉香抓了抓腦袋,她都沒、有想過替宋修還錢這件事被人說道說道竟然成了一件那麼了不起的事。
這事兒放古代,宋修不還錢跑路了,若是李明義不還錢,那麼李家就要受牽連。就是房現代,李明義若是不替宋修還錢也是要鬧上法庭的不是。
怎麼就傳成是他李明義犧牲自己感化他人了。
月中之時,因為南陽水患,有不少南陽百姓逃難來到了都城。
一時之間都城之中乞丐無數。李曉香出個門送香,竟然被一群小乞丐團團圍住,連走都走不出去。而虎妞那個傻丫頭,為了把李曉香“救”出來,竟然將錢袋裡的銅錢全部扔到地上引那些孩子來撿,這樣才讓李曉香脫了身。
李曉香看著那些孩子為了搶銅錢差點沒打起來,心裡覺得難受,上一旁的包子鋪,買了一百多個饅頭,讓這些小乞丐拿去吃。
但是李曉香萬萬沒有想到,竟然有人敲鑼打鼓的說溢香小築的小老闆要做善事給難民們送吃的了。李曉香差點嚇尿了,扔了十幾兩銀子給包子鋪的老闆,讓他送饅頭給難民吃,趕緊拉上虎妞跑路。
第二天,她李曉香為善不為人的義舉就傳遍了都城。包子鋪老闆繪聲繪色地向人們描述李曉香見到那些孩子們是多麼心疼,將全身僅有的幾十兩全部交給包子鋪時時多麼好慡。
她李曉香也成了不僅有生意頭腦而且還有社會責任感的義商了。
“家父做出了什麼犧牲?請鍾大人明言!”
鍾大人看向自己的兒子,嘆了口氣道:“墨尋,你做錯的事情,你說先生的家人聽!”
鍾墨尋低著頭,咬了咬下唇。如今的他已經八歲了,短短几年氣走的教書先生已經是以成打計算的了。
李曉香不是沒有聽過這位鍾公子的名號,她也擔心自己的父親只怕在鍾府上也堅持不了許久。但是她萬萬沒想到,父親在鍾府,一待就是幾個月。一家人不是沒有見到李明義掌心的紅腫,李曉香無數次想李明義婉拒鍾大人,但為了李明義的面子,李曉香一次也沒有說出口。
現在不只是手掌心腫了,人都病倒了。
若不是鍾大人一臉歉疚,李曉香早就要質他了。
“是……都是學生的錯。學生以為李先生與之前那些教書先生一樣,只要我不讀書,說各種令他受辱的話,他就會甩袖子離去了。可沒想到,無論我說什麼,先生都不為所動。所以……我就不再說這些話,心想反正先生是來教書的,我不讀書,一樣能氣走他。這次,先生終於生氣了,他還取了戒尺來。我本以為他是要打我,沒想到他打的是他自己。我覺得很新鮮……竟然有人打自己的……反正只要我不讀書先生就會打自己,那我就想看看先生能堅持到幾時……”
李曉香閉上眼睛按住自己的腦袋。
她的傻爹喲……怎麼會想出這麼個主意來?
她太了解李明義了。既然打定主意用鍾墨尋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他就會堅持到底,直到鍾墨尋改變為止。
“我每日在書房裡鬥蛐蛐,彈棋子兒,先生也不惱我,而是繼續在書房裡念書。先生見我一個字也聽不進去,就說‘徒之過,師之錯’……外面下著雪,先生站在院子裡……任由大雪落在他的身上……我本來以為……以為他熬不住了就會進屋……沒想到直到他倒下去都沒有哼過一聲……”
這個時候,鍾墨尋的臉上已經滿是淚水。
李曉香真想好好揍這熊孩子一頓,可他現在一臉鼻涕眼淚的樣子,李曉香竟然無處下手了。
“鍾公子,你可知道家父為何這麼做?”
鍾墨尋抬起頭來,沒有說話。
“因為家父相信,鍾公子本性並不惡劣,心中仍有是非。當你看見自己的老師因為自己的過錯而受罰,你會心有歉疚,認識到錯誤。鍾公子以為,家父是要教你什麼?”
“書本上那些東西……所有老師都是教那些……”
“錯,家父真正想教你的,只有一樣。那就是為人處事之道。讀書好或者不好,全看鐘公子你自己的興趣。你若不愛讀書,目不識丁,但只要你心懷坦蕩,做事不行差踏錯,明白是非對錯,那麼將來你無論做什麼,都不辱你父親的鐘大人的名聲,也對得起生養你的母親。”
鍾墨尋頓了頓,忽然哭的更厲害了。
也難為他一個八歲的孩子,哪裡見過有人這樣以傷害自己來逼他上道的。李曉香覺著自己的老爹也算是個極品了,這樣的招兒都想得出來?
“是學生錯了……學生以後不會再這樣頑劣……請先生繼續教我吧!”
李曉香拍了拍鍾墨尋的肩膀道:“鍾公子,家父高燒不退,需要靜養。你且回府吧。待到家父醒來,必會通知貴府。”
“學生不走,學生要在這裡照顧老師。”鍾墨尋抹了把眼淚,還真有股子執拗勁兒。
李曉香無奈地看向鍾大人,鍾大人點了點頭道:“自己的老師因為自己而病重,身為學生,當然要在一旁照顧。李姑娘,我這獨子平日裡太過寵愛,以至於目中無人,連最簡單尊師重道的道理都不懂。而今,他知道自己錯了,要照顧自己的老師,是理所應當。還望李姑娘讓他留在這裡。”
鍾大人都這麼說了,李曉香無法拒絕。
柳氏父子親自前來為李明義診脈,開了方子抓了藥,終於在第二日清晨,李明義的熱度才退了下去。
不過這一晚,李曉香對鍾墨尋這個臭小子改觀了不少。
她本以為鍾墨尋在這裡待上一、兩個時辰就熬不住,找藉口要回府,沒想到他一整晚都不睡,眼巴巴地睜著眼睛望著李明義。
李宿宸抓了藥回來,王氏去熬藥,鍾墨尋屁顛屁顛跟著王氏,又是搬柴火又是扇火,還弄得一臉烏漆墨黑。
李明義飲下了湯藥,悶在被子開始出汗。
鍾墨尋守在榻邊。平日裡這個小公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今日卻撩起了袖子,替老師洗帕子擦臉。本就是個孩子,做起事來十分笨拙,李曉香幾次看不過眼要上手,都被王氏攔住了。
“你爹受苦就是為了讓鍾公子明白事理。如今他願意親手照顧你爹,你爹心中不知道有多寬慰。”
李曉香嘆了口氣。
第二日清晨,李明義的高熱終於退下,人也恢復了神智。當他知道是鍾墨尋一整夜在照顧自己時,臉上雖然沒有多餘的表情,李曉香卻看見了父親眼中的淚光。
如果說溢香小築是她李曉香的心血,那麼教書育人就是李明義的終身事業。鍾墨尋的一聲“老師”讓李明義這些日子的心血沒有白費。
數日之後,鍾大人備了厚禮前往李明義家中。
鍾墨尋跪在李明義的面前,奉茶拜師。
此事在都城中被傳得沸沸揚揚。曾經多少都城名師提起鍾墨尋就垂首頓足,可沒想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先生讓他甘心拜師。
下了朝堂,還有人好奇地問鍾大人這是怎麼回事,這位李先生到底是什麼來頭。
鍾大人笑道,嚴父出才子。李先生的兒子正是李宿宸。
而皇上身邊的文公公聽了之後,將此事告知了皇上。皇上正在與米丞相下棋,聽了之後,兩人相視一笑。
“愛卿在笑什麼?”
“皇上笑什麼,臣自然笑什麼。”
“哦,那愛卿說說看,朕笑的是什麼?”
米丞相落下棋子,不緊不慢道:“微臣既然會將李宿宸鄉試的策文呈送皇上閱覽,自然也對他的家世人品做了一番調查。李宿宸的父親李明義,十年科舉,最終不過一個秀才而已。此人也沒有什麼經天緯地的才幹,但為人頗為正直,數十年教書育人沒有絲毫懈怠。而且他的學生大多為升斗百姓,大多只求識字,對學問並無鑽研之志。即便這樣,李明義仍舊做了十幾年的教書先生,老夫很是敬佩。”
“能沉得下心來做一件事,朕也很欣賞。雖然只得一篇策論,朕知道李宿宸是朕所需要的人才。朝中大臣急著將世家子弟送入朝堂,可他們個個嬌生慣養,只為圖家族之利,有幾個關心民生,知道老百姓的疾苦?本來若是米丞相主持會試,朕毫不懷疑李宿宸能憑實力通過。但是……”
“但是太后生辰將近,安王攜世子從封地遠道前來都城賀壽。太后為了多留安王在都城陪伴,請求皇上由安王主持會試。安王自幼承歡太后膝下,頗得先帝喜愛,他本以為自己也有機會承繼大統,但最終……”米丞相看了眼皇上的臉色,不再說下去了。
皇上揮了揮手手,所有宮人盡皆退下。
“愛卿所言不虛。安王確實並不安於現狀。他與朝中不少大臣都有所牽連。所以朕擔心,此次科考,他會藉機安插自己的親信。他是朕的胞弟,倘若在會試做了什麼,朕若是查他,太后必然阻撓,朕將會左右為難。”
“皇上想用李宿宸,又擔心李宿宸會被安王刷下來。既然這樣,不如給李家一個賢名。為賢任用,安王也懂這個道理。他既然有所圖謀,就會在意自己的名聲。一旦李家有了賢名,即便李宿宸會試落榜,皇上就是給他官職也並無不妥。最重要的是,李宿宸若當真落榜,世人必有懷疑,怎麼李宿宸這樣才德兼備之人竟然落榜了?定然是會試之中有什麼貓膩。屆時,安王在民間的聲譽必然受損。既然如此,安王還不如順手推舟,至少李宿宸通過會試無妨。”
“到了殿試,朕會親自閱卷。只希望他有真才實學,當日的策論並非運氣而是實力。若他殿試的策論仍舊鶴立雞群,朕必不拘一格用人才。”
“皇上英明。李家的事情,就交給老臣吧。”
“米丞相辦事,朕有什麼不放心的。”
最近一個月,李宿宸有些納悶,那就是他們李家忽然聲名遠播了。
先是大文豪林棟整出了一個什麼賽詩會,廣邀都城中所有十歲以下孩童。
鍾墨尋也參加了。這麼多年這個臭小子除了上房揭瓦啥正事兒都沒幹過。李明義也想著重在參與,沒給鍾墨尋什麼壓力。誰知道這小傢伙還一鳴驚人了,雖然沒有得到第一名,卻也是頭三甲。
所有曾經教導過鍾墨尋的都城名師們都驚了呆了。百姓們議論紛紛,都覺得是李明義教導有方,將一塊朽木雕成了美玉。
李曉香拎了鍾墨尋來看,發覺這小子眼睛下面都是黑眼圈。原來是熬夜苦讀啊。
又沒有多久,李明義那個借了錢跑路的同窗宋修被官府緝拿歸案。得知李明義替他還了那一百多兩銀子之後,痛哭流涕。
宋修騙了李明義,李家還是兢兢業業地賺錢替宋修還錢,只因為李明義曾經替宋修做了擔保。
百姓們又傳揚起來,說李明義真是個聖人啊!他替宋修還錢就是為了感化他,希望他能回到都城重新做人云雲。
李曉香抓了抓腦袋,她都沒、有想過替宋修還錢這件事被人說道說道竟然成了一件那麼了不起的事。
這事兒放古代,宋修不還錢跑路了,若是李明義不還錢,那麼李家就要受牽連。就是房現代,李明義若是不替宋修還錢也是要鬧上法庭的不是。
怎麼就傳成是他李明義犧牲自己感化他人了。
月中之時,因為南陽水患,有不少南陽百姓逃難來到了都城。
一時之間都城之中乞丐無數。李曉香出個門送香,竟然被一群小乞丐團團圍住,連走都走不出去。而虎妞那個傻丫頭,為了把李曉香“救”出來,竟然將錢袋裡的銅錢全部扔到地上引那些孩子來撿,這樣才讓李曉香脫了身。
李曉香看著那些孩子為了搶銅錢差點沒打起來,心裡覺得難受,上一旁的包子鋪,買了一百多個饅頭,讓這些小乞丐拿去吃。
但是李曉香萬萬沒有想到,竟然有人敲鑼打鼓的說溢香小築的小老闆要做善事給難民們送吃的了。李曉香差點嚇尿了,扔了十幾兩銀子給包子鋪的老闆,讓他送饅頭給難民吃,趕緊拉上虎妞跑路。
第二天,她李曉香為善不為人的義舉就傳遍了都城。包子鋪老闆繪聲繪色地向人們描述李曉香見到那些孩子們是多麼心疼,將全身僅有的幾十兩全部交給包子鋪時時多麼好慡。
她李曉香也成了不僅有生意頭腦而且還有社會責任感的義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