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百多年前隨隨便便什麼人都能夠成為軍人的事情,現在絕對不會發生。

  與之相對的,一百年前的軍人的待遇不太好,這個時代的軍人待遇卻上了天。

  有什麼好吃的好喝的優先供應,絕不讓他們在生活上受到任何委屈。

  當然了,好吃好喝供應的同時,軍人們也要完成自己的職責。

  比如說現在的他們就要奔赴戰場,為國家和人民奉獻自己的生命。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浩浩蕩蕩的人坐上了火車,前往遠方。

  同一時間,西方靈山。

  准提道人和接引道人睜開了眼睛,心中滿是怒意。

  不管蘇妲己是有意還是無意,這一次攻打的就是他們的地盤——尼泊爾。

  事實上,蘇妲己還真是無意的。

  因為她沒想著攻打尼泊爾,只是因為尼泊爾在去往印度的第一站,所以順便占領一下。

  這麼一聽,更加可憐了怎麼破?

  總之,這個時候的商朝大軍已經來到了尼泊爾附近,與之對抗。

  剛開始的時候,蘇妲己並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因為在她自己的認知里,自家的軍隊就是天下第一強,絕對能把其他人打得節節敗退。

  然而沒過多久的時間,她就發現自己想的實在是太美好了,也小看了天下人。

  因為在尼泊爾以及附近區域,商朝軍隊遭遇了滑鐵盧,遲遲不得前進。

  一問才知道,原來有佛兵擋路,聖人坐鎮。

  蘇妲己:……

  她現在撤兵還來得及嗎?

  感覺自己捅了馬蜂窩。

  不死也得殘。

  嘆了一口氣後,蘇妲己遠程查看戰場,好想辦法。

  一個意外的發現,讓她知道撤兵是來不及了。

  因為不知何時,女媧娘娘和通天教主現身戰場,聯手擋住了准提道人和接引道人的攻擊。

  雲團之下,以聞太師為首的武將們拿起了武器,面無表情的衝鋒。

  因為實力太過弱小的緣故,他們鬥不過聖人。然而這並不代表,他們鬥不過諸佛和菩薩。

  這不,雙方也打了起來,斗得天昏地暗。

  普通的士兵們看到這一幕後,心中慶幸的同時,又不免有些失落。

  因為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根本沒有上戰場的機會。

  不會有生命危險,也不會有任何功勞。

  眾所周知,通天教主實力強悍,攻伐第一。

  再加上有女媧娘娘在一旁相助,打得西方兩位聖人節節敗退。

  以聞太師為首的武將們也不差,斗得諸佛菩薩再也維持不了原有的平靜。

  誰都知道,再這樣下去的話,尼泊爾遲早有一天會併入商朝領域,成為其中不起眼的省市之一。

  西方兩位聖人忍受不了這樣的落差,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去尋找救兵。

  第一個被他們選中的對象就是元始天尊,聽說這位和通天教主的關係並不好,或許能夠被他們拉入陣營。

  豈料他們說了很多好話都沒有見到人,結結實實的吃了一個閉門羹。

  西方兩位聖人又不是蠢人,很快就明白了元始天尊的態度,轉身離去。

  至於元始天尊為什麼不出面對抗通天教主的理由,他們心裡葉門兒清。

  說白了,此時商朝和尼泊爾之間的戰爭,又可以被稱為佛道之爭。

  俗話說得好,屁股決定腦袋。

  元始天尊對通天教主再怎麼不滿,也不會違背自己的立場給別人背書。

  明白歸明白,西方兩位聖人在元始天尊這邊吃了閉門羹後,又去了老子那邊。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說不定哪位聖人腦子抽了,就和他們合作呢!

  事實證明,-->>

  真沒哪位聖人腦子突然犯抽。

  沒有參戰的兩位聖人,元始天尊給他們吃了一個閉門羹,老子雖然見了他們,卻也沒有答應。

  西方兩位聖人能怎麼辦?只能一臉憋屈的回去。

  後來的事情就不用說了,在大商軍隊繼續進攻之後,尼泊爾成為了商朝的領地。

  至於西方的兩位聖人,一臉憋屈的帶著諸佛和菩薩回到了靈山,等待日後的機遇。

  蘇妲己原本想要進攻印度,將整個印度半島占為己有。

  不過她想了想,選擇了放棄。

  因為她還有很多時間,沒必要一下子把步子邁得太大。

  現在的節奏就非常好,慢慢的繁衍人口,逐步占領世界。

  這麼一大個尼泊爾,自然要好好發展。

  不過在此之前,先把尼泊爾的居民搞定。

  事先說明一下,尼泊爾並沒有統一的政權。

  用簡單點的話來說,這塊區域有很多國家。

  也就是說,國王王子公主什麼的一大堆,數也數不清。

  商朝的軍隊才不管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身份,在打敗了這些國家的軍隊後,直接把所有人都變為了俘虜。

  除此之外,搜颳了上至國王下至平民的所有財富,讓他們不再擁有任何私有財產。

  至於這其中產生了多少血案,沒有什麼好說的。

  戰爭,終究沾滿了鮮血。

  別誤會,商朝的軍隊非常有秩序,不會幹沒道德的事。

  最多在有人拿著武器反抗的時候,給他們雷霆一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