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頁
人到後,他就開門見山的拿出寫好的計劃書:「如今國內消費市場還沒有形成規模和秩序,銷售渠道也主要依靠供銷社和百貨大樓,以經銷和代銷模式為主。」
「這兩年,國內湧入不少外資,百貨大樓和供銷社這些地方,只要外商肯砸錢,他們轉頭就能放棄原來的合同,和這些外商合作。」
「我想以投資公司的名義,建立全國連鎖的超市,給國內的廠子留一點市場出口。」
餘聲笙聽到這個,一拍腦門:「你說起這個,我才想起來,咱買的幾個店鋪那裡,原本是政府要出資建百貨大樓的,但因為資金問題,項目一直被擱置,到現在也沒動工,你說我們要不要......」
陳晏初聽到這,眼前一亮,順著她的意思往下說:「那邊雖然不是很繁華,但居住的人不少,而且現在買鋪子還便宜,我們順便可以做個消費分層,針對不同的人群,建立超市和大賣場。」
兩人越說主意越多,陳晏初乾脆拿出紙筆,開始繼續補充計劃書內容。
第260章 合作夥伴
等商量好了,餘聲笙這才面露擔憂:「這超市和大賣場要是在京市建,資金各方面倒還好,但你要全國連鎖的話......以咱倆現在的資產,怕是不行。」
陳晏初也點了點頭:「確實,還是得找投資人,這個我來想辦法。」
最後又商量了不少細節,才把事情說定。
過幾天。
陳晏初挑了一個方永安和方建賀都在家的日子,帶上禮物特意去方家拜訪。
到了以後,陳晏初也沒拐彎抹角,上去就表明了自己的來意。
「你想建超級市場?」方建賀面上帶著幾分吃驚:「你這個想法倒是挺新奇的,不過我更好奇,你是怎麼想到的?」
陳晏初笑了笑:「我也是聽國外的合作夥伴說的,再加上,現在國內的形勢也不太好,外資進入國內以來,一直在砸錢占領各個銷售渠道。」
說到這,陳晏初嘆了口氣:「再加上仁心太過於打眼,外資一直不斷的挑事,我不想幾年後的仁心被人逼得無路可走,只能提前籌謀,率先尋找出路。」
聽到這,方建賀認同的點點頭。
方永安卻定定的看著他:「這種賣場如果規模不大,你自己應該就可以建,所以你來找我是為了?」
陳晏初笑了笑:「我想建立全國連鎖的賣場,不光是在京市,其他相對發達的城市我都不想放過,這不是一筆小的投資,我一個人也吃不下這個市場,所以才來找您幫忙。」
方永安沉思了一下,緩緩說道:「在京市買地審批我還能幫一幫你,其他地方,我也伸不了這麼長的手。」
「你想找人合作,人選是關鍵。」
說完想了很久才繼續說:「不過現在國內除了外資以外,還有港市和部分歸國華裔也想來分一杯羹,或許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陳晏初心中一動,點了點頭:「多謝老爺子介紹。」
方永安擺擺手:「人我來幫你牽頭,但能不能說服他,還得看你的本事。」
聽到這,陳晏初自信的笑了:「自然。」
從方家出來後,他就直接去研究院忙碌去了。
三天後。
陳晏初接到方老爺子的電話,給了他一個地址:「這人是港市人,叫趙鴻潤,之前在國外定居多年,這兩年改革開放,聽說國內市場不錯,就回來了。」
「你說的超級市場,其實我之前就在他那聽說過一次,所以你一說起這個,我就想到他了,不過這人可不容易被說服,後面的,就看你自己本事了。」
陳晏初應下後,就按照方老爺子給的地址去了。
約的是個很雅致的飯店,陳晏初進去後報上姓名,直接被人領到了預約的包廂。
一推開門,就看到靠窗的茶桌旁,有個人正端著茶杯喝茶。
聽見聲音轉頭看他,笑著說:「坐吧,陳先生。」
是個氣質很儒雅的男子。
「初次見面,我叫趙鴻潤。」趙鴻潤說著,給他倒了杯茶。
「您好,陳晏初。」
「我前些日子才在財政部見過方部長,簡單聊了幾句國內現狀,沒想到沒兩天,就接到他的電話,說是要給我介紹一個志同道合的合伙人認識。」
說著,他輕抿了一口茶,才繼續說:「我回國雖然不久,但一直有聽過仁心藥廠的事跡,今日一見,沒想到本人竟如此年輕。」
陳晏初笑了:「您謬讚了。」
「說正事吧。」
陳晏初拿出這幾天反覆修改的計劃書,遞給他:「現在國內銷售渠道不多,不過隨著經濟復甦,產品和企業倒是越來越多。」
「所以我打算建一個集果蔬,家居,日用等各個方面為一體的大型全國連鎖超市,針對低端消費群體的大賣場,和高端消費群體的超級市場兩種。」
趙鴻潤拿著計劃書看了半晌,遲遲沒有言語。
陳晏初喝了口茶,繼續道:「國內現在這一部分算是一片空白,去年新開的友誼商店,剛開業的時候,很是紅火,但可惜不是所有人都能進,也不是所有人都買得起的。」
「這次我想開個沒有門檻的,和國內外各個品牌合作,使用先進的管理模式,通過提供更多樣化、更高品質、更便捷的商品和服務,來吸引了更多消費者消費。」
「這兩年,國內湧入不少外資,百貨大樓和供銷社這些地方,只要外商肯砸錢,他們轉頭就能放棄原來的合同,和這些外商合作。」
「我想以投資公司的名義,建立全國連鎖的超市,給國內的廠子留一點市場出口。」
餘聲笙聽到這個,一拍腦門:「你說起這個,我才想起來,咱買的幾個店鋪那裡,原本是政府要出資建百貨大樓的,但因為資金問題,項目一直被擱置,到現在也沒動工,你說我們要不要......」
陳晏初聽到這,眼前一亮,順著她的意思往下說:「那邊雖然不是很繁華,但居住的人不少,而且現在買鋪子還便宜,我們順便可以做個消費分層,針對不同的人群,建立超市和大賣場。」
兩人越說主意越多,陳晏初乾脆拿出紙筆,開始繼續補充計劃書內容。
第260章 合作夥伴
等商量好了,餘聲笙這才面露擔憂:「這超市和大賣場要是在京市建,資金各方面倒還好,但你要全國連鎖的話......以咱倆現在的資產,怕是不行。」
陳晏初也點了點頭:「確實,還是得找投資人,這個我來想辦法。」
最後又商量了不少細節,才把事情說定。
過幾天。
陳晏初挑了一個方永安和方建賀都在家的日子,帶上禮物特意去方家拜訪。
到了以後,陳晏初也沒拐彎抹角,上去就表明了自己的來意。
「你想建超級市場?」方建賀面上帶著幾分吃驚:「你這個想法倒是挺新奇的,不過我更好奇,你是怎麼想到的?」
陳晏初笑了笑:「我也是聽國外的合作夥伴說的,再加上,現在國內的形勢也不太好,外資進入國內以來,一直在砸錢占領各個銷售渠道。」
說到這,陳晏初嘆了口氣:「再加上仁心太過於打眼,外資一直不斷的挑事,我不想幾年後的仁心被人逼得無路可走,只能提前籌謀,率先尋找出路。」
聽到這,方建賀認同的點點頭。
方永安卻定定的看著他:「這種賣場如果規模不大,你自己應該就可以建,所以你來找我是為了?」
陳晏初笑了笑:「我想建立全國連鎖的賣場,不光是在京市,其他相對發達的城市我都不想放過,這不是一筆小的投資,我一個人也吃不下這個市場,所以才來找您幫忙。」
方永安沉思了一下,緩緩說道:「在京市買地審批我還能幫一幫你,其他地方,我也伸不了這麼長的手。」
「你想找人合作,人選是關鍵。」
說完想了很久才繼續說:「不過現在國內除了外資以外,還有港市和部分歸國華裔也想來分一杯羹,或許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陳晏初心中一動,點了點頭:「多謝老爺子介紹。」
方永安擺擺手:「人我來幫你牽頭,但能不能說服他,還得看你的本事。」
聽到這,陳晏初自信的笑了:「自然。」
從方家出來後,他就直接去研究院忙碌去了。
三天後。
陳晏初接到方老爺子的電話,給了他一個地址:「這人是港市人,叫趙鴻潤,之前在國外定居多年,這兩年改革開放,聽說國內市場不錯,就回來了。」
「你說的超級市場,其實我之前就在他那聽說過一次,所以你一說起這個,我就想到他了,不過這人可不容易被說服,後面的,就看你自己本事了。」
陳晏初應下後,就按照方老爺子給的地址去了。
約的是個很雅致的飯店,陳晏初進去後報上姓名,直接被人領到了預約的包廂。
一推開門,就看到靠窗的茶桌旁,有個人正端著茶杯喝茶。
聽見聲音轉頭看他,笑著說:「坐吧,陳先生。」
是個氣質很儒雅的男子。
「初次見面,我叫趙鴻潤。」趙鴻潤說著,給他倒了杯茶。
「您好,陳晏初。」
「我前些日子才在財政部見過方部長,簡單聊了幾句國內現狀,沒想到沒兩天,就接到他的電話,說是要給我介紹一個志同道合的合伙人認識。」
說著,他輕抿了一口茶,才繼續說:「我回國雖然不久,但一直有聽過仁心藥廠的事跡,今日一見,沒想到本人竟如此年輕。」
陳晏初笑了:「您謬讚了。」
「說正事吧。」
陳晏初拿出這幾天反覆修改的計劃書,遞給他:「現在國內銷售渠道不多,不過隨著經濟復甦,產品和企業倒是越來越多。」
「所以我打算建一個集果蔬,家居,日用等各個方面為一體的大型全國連鎖超市,針對低端消費群體的大賣場,和高端消費群體的超級市場兩種。」
趙鴻潤拿著計劃書看了半晌,遲遲沒有言語。
陳晏初喝了口茶,繼續道:「國內現在這一部分算是一片空白,去年新開的友誼商店,剛開業的時候,很是紅火,但可惜不是所有人都能進,也不是所有人都買得起的。」
「這次我想開個沒有門檻的,和國內外各個品牌合作,使用先進的管理模式,通過提供更多樣化、更高品質、更便捷的商品和服務,來吸引了更多消費者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