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頁
說完,他把一旁的王主任喊來住持。
這事後來在有心人的刻意曝光下,被刊登在了各大報紙上,但也只是讓大家茶餘飯後多了點談資,對日化廠的銷量並沒有影響。
陳晏初沒有理會,沒多久熱度就慢慢降下來了。
他在研究院做實驗間隙,抽空回學校參加了期末考試。
轉眼間,一個學期又過去了。
好在這幾個月,陳晏初不算太忙,晚上有時間看看書和筆記。
寒假剛開始沒多久,京市的藥價漸漸趨向於正常了。
不降低不行,上面本來就嚴查,下面還有一群人逮著機會就舉報,一逮一個準,原本想多掙點的藥農,別說掙錢了,罰款都交了幾波。
後來有膽小的藥農見這情形,就自動把藥價降回了原價。
就是正常價格,也是有的賺,只不過那些故意抬高價格的人,把他們的胃口養肥了。
鄭成聽到消息後,第一時間就派人去收購了不少藥材。
藥廠在半個月前,把所有的草藥庫存都已經用光了,要不是馬宏遠斷斷續續托人採摘了一些,怕是已經開天窗了。
草藥降價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但也有不死心的,寧願攥在手裡,也不願意壓低價格。
於是年前這段時間,草藥市場就出現了一片混亂,本就量大便宜的草藥,回歸了正常價格,而那些量少的優質草藥,仍舊居高不下。
不過回歸正常價格的還是居多,因為最初那些故意哄抬藥價的人,不知為何,沒有再來過了。
陳晏初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正在藥田巡視,以後藥廠用自家藥田的藥,外面的價格降沒降的,都無所謂。
他按照慣例,打開面板在藥田裡面全部轉了一圈,邊看邊把一些需要澆水的,和澆水過量,以及需要補充肥料的藥草標記出來,隨後把本子交給鄭成。
鄭成跟在身後一臉佩服:「廠長,你是怎麼只通過觀察,就能看出草藥的問題的?太厲害了吧?」
陳晏初輕咳一下:「書上看的,我也不確定,這不實踐一番。」
鄭成搖搖頭:「不,太准了,每次按照你寫的調整完,這些草藥的長勢就更好了。」
陳晏初笑了笑,沒有接話,在這邊巡視完,就直接開車去了研究院。
第224章 提出建議
研究院裡,陳晏初負責的實驗做了十來個,每個均以失敗告終,大家也都垂頭喪氣的,看表情就知道結果都一樣。
晚上開會復盤的時候,陳晏初聽完大家的總結,出聲建議道:「不如我們換個方式怎麼樣?」
蔡教授看過來:「你想怎麼換?」
陳晏初思考了一下:「現在我們是以先提取,再分析,最後根據分析的結果去往一些方向靠攏,既然這樣行不通,為什麼不先收集目前醫院出現的各個疑難病症,根據病症的特徵,配合我們提取的物質,再去做實驗。」
「與其這樣毫無目的的探索,不如把目標放在最前面,直接朝著目標的方向去實踐,效果會不會更好一點?」
「就比如我是抗癌方向的,與其在這考慮提取出來的物質究竟如何才能殺死癌細胞,不如細分到一個具體的病症。」
「例如我就考慮如何實驗能攻克胃癌,通過模擬出胃癌不同的時期的症狀,考慮提取的物質中,是否有東西可以消滅轉移灶,從而縮小腫瘤體積等等,這樣把每一步安排具象化,即使不成功,也能知道具體哪裡有問題,不比現在這樣大海撈針強?」
「還有,病症的選擇也是個問題,雖然都是癌症,但根據每個國家的國情不同,選擇需要針對性攻克的病症也不盡相同。」
「比如據資料顯示,R國人得結腸癌的可能性更大,但國內胃癌和肺癌的比例更大,我們根據自己國家的情況去攻克,會不會更物盡其用一些?」
「不然真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研究出一個少有人得的病症,到時能救治的人不多,藥價自然不會太便宜,反而得不償失。」
眾人聽他這番話,都露出沉思的表情。
有人問他:「你這個資料是哪裡查的?」
陳晏初輕咳一聲:「之前在學校圖書館的外文文獻上看到過,具體哪一本記不太清了。」
蔡教授本身在研究院就負責實驗室這部分,聽完陳晏初的建議後,只覺得有些道理,順口問道:「那我們如何定位到具體病症?」
陳晏初思考了一下:「讓上面做全民體檢如何?」
「全民體檢?你知道我國有多少人口嗎?」旁邊有人問道。
陳晏初點點頭:「知道,這必然會是一個不小的花費,可如今的形勢就是,大家之前苦了很多年,身體或多或少都會落下不少病根。」
「現在做這個全民體檢,一方面當做是一種人民福利,提升大家的身體素質,一方面也可以為我們的實驗提供更詳細的數據和更精準的方向。」
「更何況研究哪有不投入的,假如真的根據體檢後的數據來定,到時候臨床試驗根本不缺志願者,樣本更多,數據越准,這樣效果更好也說不準。」
蔡教授聽完,沉默了許久並未說話。
其他人倒是嘰嘰喳喳討論起來了。
「我覺得不行,這樣面積太廣,到時候光等結果都要等多久?」
這事後來在有心人的刻意曝光下,被刊登在了各大報紙上,但也只是讓大家茶餘飯後多了點談資,對日化廠的銷量並沒有影響。
陳晏初沒有理會,沒多久熱度就慢慢降下來了。
他在研究院做實驗間隙,抽空回學校參加了期末考試。
轉眼間,一個學期又過去了。
好在這幾個月,陳晏初不算太忙,晚上有時間看看書和筆記。
寒假剛開始沒多久,京市的藥價漸漸趨向於正常了。
不降低不行,上面本來就嚴查,下面還有一群人逮著機會就舉報,一逮一個準,原本想多掙點的藥農,別說掙錢了,罰款都交了幾波。
後來有膽小的藥農見這情形,就自動把藥價降回了原價。
就是正常價格,也是有的賺,只不過那些故意抬高價格的人,把他們的胃口養肥了。
鄭成聽到消息後,第一時間就派人去收購了不少藥材。
藥廠在半個月前,把所有的草藥庫存都已經用光了,要不是馬宏遠斷斷續續托人採摘了一些,怕是已經開天窗了。
草藥降價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但也有不死心的,寧願攥在手裡,也不願意壓低價格。
於是年前這段時間,草藥市場就出現了一片混亂,本就量大便宜的草藥,回歸了正常價格,而那些量少的優質草藥,仍舊居高不下。
不過回歸正常價格的還是居多,因為最初那些故意哄抬藥價的人,不知為何,沒有再來過了。
陳晏初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正在藥田巡視,以後藥廠用自家藥田的藥,外面的價格降沒降的,都無所謂。
他按照慣例,打開面板在藥田裡面全部轉了一圈,邊看邊把一些需要澆水的,和澆水過量,以及需要補充肥料的藥草標記出來,隨後把本子交給鄭成。
鄭成跟在身後一臉佩服:「廠長,你是怎麼只通過觀察,就能看出草藥的問題的?太厲害了吧?」
陳晏初輕咳一下:「書上看的,我也不確定,這不實踐一番。」
鄭成搖搖頭:「不,太准了,每次按照你寫的調整完,這些草藥的長勢就更好了。」
陳晏初笑了笑,沒有接話,在這邊巡視完,就直接開車去了研究院。
第224章 提出建議
研究院裡,陳晏初負責的實驗做了十來個,每個均以失敗告終,大家也都垂頭喪氣的,看表情就知道結果都一樣。
晚上開會復盤的時候,陳晏初聽完大家的總結,出聲建議道:「不如我們換個方式怎麼樣?」
蔡教授看過來:「你想怎麼換?」
陳晏初思考了一下:「現在我們是以先提取,再分析,最後根據分析的結果去往一些方向靠攏,既然這樣行不通,為什麼不先收集目前醫院出現的各個疑難病症,根據病症的特徵,配合我們提取的物質,再去做實驗。」
「與其這樣毫無目的的探索,不如把目標放在最前面,直接朝著目標的方向去實踐,效果會不會更好一點?」
「就比如我是抗癌方向的,與其在這考慮提取出來的物質究竟如何才能殺死癌細胞,不如細分到一個具體的病症。」
「例如我就考慮如何實驗能攻克胃癌,通過模擬出胃癌不同的時期的症狀,考慮提取的物質中,是否有東西可以消滅轉移灶,從而縮小腫瘤體積等等,這樣把每一步安排具象化,即使不成功,也能知道具體哪裡有問題,不比現在這樣大海撈針強?」
「還有,病症的選擇也是個問題,雖然都是癌症,但根據每個國家的國情不同,選擇需要針對性攻克的病症也不盡相同。」
「比如據資料顯示,R國人得結腸癌的可能性更大,但國內胃癌和肺癌的比例更大,我們根據自己國家的情況去攻克,會不會更物盡其用一些?」
「不然真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研究出一個少有人得的病症,到時能救治的人不多,藥價自然不會太便宜,反而得不償失。」
眾人聽他這番話,都露出沉思的表情。
有人問他:「你這個資料是哪裡查的?」
陳晏初輕咳一聲:「之前在學校圖書館的外文文獻上看到過,具體哪一本記不太清了。」
蔡教授本身在研究院就負責實驗室這部分,聽完陳晏初的建議後,只覺得有些道理,順口問道:「那我們如何定位到具體病症?」
陳晏初思考了一下:「讓上面做全民體檢如何?」
「全民體檢?你知道我國有多少人口嗎?」旁邊有人問道。
陳晏初點點頭:「知道,這必然會是一個不小的花費,可如今的形勢就是,大家之前苦了很多年,身體或多或少都會落下不少病根。」
「現在做這個全民體檢,一方面當做是一種人民福利,提升大家的身體素質,一方面也可以為我們的實驗提供更詳細的數據和更精準的方向。」
「更何況研究哪有不投入的,假如真的根據體檢後的數據來定,到時候臨床試驗根本不缺志願者,樣本更多,數據越准,這樣效果更好也說不準。」
蔡教授聽完,沉默了許久並未說話。
其他人倒是嘰嘰喳喳討論起來了。
「我覺得不行,這樣面積太廣,到時候光等結果都要等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