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頁
他打開回放往前倒了一下,江淮景半夜凍醒後,偷了別人的證明,買了車票,目的地就是京市。
這下他心裡有些明了,江淮景應該是衝著自己來的。
當初他特意托程崢林打聽了一下,江家在政治鬥爭落敗後,被上面的人隨便找了個由頭,就調遣到外地去了。
現在江家的人不在京市,而江淮景執意前往,很難不讓人懷疑他的動機。
想到這,他轉身給諸瑾東打了個電話:「我之前留在廠里的那幾個保鏢,調出一兩個身手好的,在我回去之前,寸步不離的守著然然。」
「廠里也讓他們在巡邏的時候提高警惕。」
「出什麼事了?」諸瑾東有些好奇。
陳晏初沒有明說:「之前我們在村裡有個不太對付的人,剛剛聽到消息說他去京市了,我怕然然遇上什麼意外。」
諸瑾東答應了下來。
安排好後,他就把監控江淮景的任務留給了系統,自己出門忙碌去了。
他先是根據提前調查的資料里顯示的,幾個當地比較有名的藥廠做了參觀。
人家本地藥廠一聽是仁心藥廠的老闆,也都很是歡迎,這種友好的交流大家都不排斥。
在這裡,陳晏初看到了不少藥廠的流水線上添加了很多京市少有的設備,這些設備一部分是國外進口的,一部分是當地機械廠聯手研製的。
像什麼自製膠囊丸裝瓶機,膠囊製造機,密閉的多能提取罐,無菌操作室等等,都給了他很大的靈感。
如果自家藥廠也添加這些設備,就能更大的解放人工,從而提升生產產能。
並且能豐富藥品的形態,大家在吃藥的時候,中藥的苦味對人的衝擊會小很多。
想到這,陳晏初乾脆又連著參觀了好幾個本地做醫療器械比較有名的機械廠。
連續奔波了幾天後,醫藥展覽會如約舉行。
陳晏初帶著本地經銷點的負責人一起,帶著自家藥廠的藥品參加。
入場簽到後,展廳裡面會有很多個攤位,大家把自家藥品擺出來,等外商來了,有感興趣的就會駐足停留,運氣好了,有的藥廠就能拿下國外的訂單。
或者反之,和國外的藥商洽談引進一些國內沒有的藥物。
但目前為止,基本都是從國外往國內引進藥方,反向輸出的還是少。
外商哪國的都有,基本每人都配備了一兩個翻譯,再加上他們不太能看的上國內的藥物,就顯得有些傲慢無禮。
陳晏初的攤子在中間的位置,還算不錯,前後左右都是西藥廠,只有他一個中成藥廠。
只見有個外商停下看了他的攤子一眼,問一旁的翻譯,他賣的什麼藥?
翻譯告訴他,是中藥補藥和中成藥。
那人撇撇嘴,嘲諷的說:「真是個封建遺留的朽木,怎麼還有人信這種偽科學的東西?這種糟粕不應該早就被西藥淘汰了嗎?」
聽的陳晏初直皺眉,他走上前去,直接用流利的英文問他:「請問你是在哪裡看的消息,說中藥是偽科學和糟粕的?」
那人沒想到陳晏初居然聽得懂,說起英文還完全沒有口音,面色有些詫異:「自然你們自己的報紙上說的。」
第191章 洽談合作
見陳晏初面露疑色,他繼續說:「很多年前,我曾來你們國家考察過,原本聽聞你們的中藥很有效果,就想嘗試一下,結果看到你們自己的專家在報紙上說,中醫都是騙人的,是封建迷信,不可信的。」
「後來又見你們大量引進我們的西藥,這才確信,你們的確不如我們。」
陳晏初聽完,頓時有些瞭然,他搖了搖頭:「不,那一定不是真正的專家,而是被外商收買了的小人。」
「我們的中醫有著幾千年的歷史,留下大量珍貴的藥方,適用於各種疑難雜症,絕對不是突然冒出來的西藥能打敗的。」
「您所看到的報導,不過是最初的時候,外商為了掙錢,來引進西藥和機器而耍的手段罷了。」
那人聽完,一臉的不贊同,似乎是被剛剛的結論衝擊到了,連連搖頭:「怎麼可能?」
陳晏初不卑不亢的回:「人為了掙錢,什麼事情都做的出來。」
說完觀察了他一下,就繼續說道:「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您最近是不是有些上火,西醫上說是有炎症,而中醫則說是需要清熱。」
「您吃消炎去火的藥,只是暫時把體內的火壓下去了,等下次再次上火的時候,還是會復發,而中藥則是找到問題的根本,如果是肝火旺,就喝對應的藥調理,這樣從根本解決問題,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問題再度發生。」
那人一臉的不贊同慢慢變成了凝重的思索,似是把他的話聽進去了,接著提問說:「那麼按照你的意思,中藥比西藥強嘍?」
陳晏初笑著說:「為什麼一定要比較,分出個高低呢?」
「西醫注重的是局部的變化,而中醫更注重整體,就還是您上火的這個例子來說,吃了西藥以後,您身上體現出來的炎症的症狀暫時會消失,但不代表身體裡的火氣沒有了。」
「那麼再去用中藥調理身體,使火氣徹底消失,不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情嗎?」
「中藥和西藥巧妙的結合在一起,才會對身體更有益處。」
聽完,那人發出一聲感慨:「這樣的概念我倒是第一次聽說,真是新奇,有點意思。」
這下他心裡有些明了,江淮景應該是衝著自己來的。
當初他特意托程崢林打聽了一下,江家在政治鬥爭落敗後,被上面的人隨便找了個由頭,就調遣到外地去了。
現在江家的人不在京市,而江淮景執意前往,很難不讓人懷疑他的動機。
想到這,他轉身給諸瑾東打了個電話:「我之前留在廠里的那幾個保鏢,調出一兩個身手好的,在我回去之前,寸步不離的守著然然。」
「廠里也讓他們在巡邏的時候提高警惕。」
「出什麼事了?」諸瑾東有些好奇。
陳晏初沒有明說:「之前我們在村裡有個不太對付的人,剛剛聽到消息說他去京市了,我怕然然遇上什麼意外。」
諸瑾東答應了下來。
安排好後,他就把監控江淮景的任務留給了系統,自己出門忙碌去了。
他先是根據提前調查的資料里顯示的,幾個當地比較有名的藥廠做了參觀。
人家本地藥廠一聽是仁心藥廠的老闆,也都很是歡迎,這種友好的交流大家都不排斥。
在這裡,陳晏初看到了不少藥廠的流水線上添加了很多京市少有的設備,這些設備一部分是國外進口的,一部分是當地機械廠聯手研製的。
像什麼自製膠囊丸裝瓶機,膠囊製造機,密閉的多能提取罐,無菌操作室等等,都給了他很大的靈感。
如果自家藥廠也添加這些設備,就能更大的解放人工,從而提升生產產能。
並且能豐富藥品的形態,大家在吃藥的時候,中藥的苦味對人的衝擊會小很多。
想到這,陳晏初乾脆又連著參觀了好幾個本地做醫療器械比較有名的機械廠。
連續奔波了幾天後,醫藥展覽會如約舉行。
陳晏初帶著本地經銷點的負責人一起,帶著自家藥廠的藥品參加。
入場簽到後,展廳裡面會有很多個攤位,大家把自家藥品擺出來,等外商來了,有感興趣的就會駐足停留,運氣好了,有的藥廠就能拿下國外的訂單。
或者反之,和國外的藥商洽談引進一些國內沒有的藥物。
但目前為止,基本都是從國外往國內引進藥方,反向輸出的還是少。
外商哪國的都有,基本每人都配備了一兩個翻譯,再加上他們不太能看的上國內的藥物,就顯得有些傲慢無禮。
陳晏初的攤子在中間的位置,還算不錯,前後左右都是西藥廠,只有他一個中成藥廠。
只見有個外商停下看了他的攤子一眼,問一旁的翻譯,他賣的什麼藥?
翻譯告訴他,是中藥補藥和中成藥。
那人撇撇嘴,嘲諷的說:「真是個封建遺留的朽木,怎麼還有人信這種偽科學的東西?這種糟粕不應該早就被西藥淘汰了嗎?」
聽的陳晏初直皺眉,他走上前去,直接用流利的英文問他:「請問你是在哪裡看的消息,說中藥是偽科學和糟粕的?」
那人沒想到陳晏初居然聽得懂,說起英文還完全沒有口音,面色有些詫異:「自然你們自己的報紙上說的。」
第191章 洽談合作
見陳晏初面露疑色,他繼續說:「很多年前,我曾來你們國家考察過,原本聽聞你們的中藥很有效果,就想嘗試一下,結果看到你們自己的專家在報紙上說,中醫都是騙人的,是封建迷信,不可信的。」
「後來又見你們大量引進我們的西藥,這才確信,你們的確不如我們。」
陳晏初聽完,頓時有些瞭然,他搖了搖頭:「不,那一定不是真正的專家,而是被外商收買了的小人。」
「我們的中醫有著幾千年的歷史,留下大量珍貴的藥方,適用於各種疑難雜症,絕對不是突然冒出來的西藥能打敗的。」
「您所看到的報導,不過是最初的時候,外商為了掙錢,來引進西藥和機器而耍的手段罷了。」
那人聽完,一臉的不贊同,似乎是被剛剛的結論衝擊到了,連連搖頭:「怎麼可能?」
陳晏初不卑不亢的回:「人為了掙錢,什麼事情都做的出來。」
說完觀察了他一下,就繼續說道:「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您最近是不是有些上火,西醫上說是有炎症,而中醫則說是需要清熱。」
「您吃消炎去火的藥,只是暫時把體內的火壓下去了,等下次再次上火的時候,還是會復發,而中藥則是找到問題的根本,如果是肝火旺,就喝對應的藥調理,這樣從根本解決問題,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問題再度發生。」
那人一臉的不贊同慢慢變成了凝重的思索,似是把他的話聽進去了,接著提問說:「那麼按照你的意思,中藥比西藥強嘍?」
陳晏初笑著說:「為什麼一定要比較,分出個高低呢?」
「西醫注重的是局部的變化,而中醫更注重整體,就還是您上火的這個例子來說,吃了西藥以後,您身上體現出來的炎症的症狀暫時會消失,但不代表身體裡的火氣沒有了。」
「那麼再去用中藥調理身體,使火氣徹底消失,不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情嗎?」
「中藥和西藥巧妙的結合在一起,才會對身體更有益處。」
聽完,那人發出一聲感慨:「這樣的概念我倒是第一次聽說,真是新奇,有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