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頁
好在他一直表現的都還不錯,一個月下來,故意挑刺的人倒是少了,研究進度一直停滯不前,大家都焦頭爛額的,沒空搭理他。
日子就這麼日復一日的過著,雖然忙碌,但顯得格外充實。
就這麼又忙碌了一個月後,之前程崢林告訴他的醫藥會議要開始了。
他第一次參加,也不知道裡面具體要做什麼,就什麼也沒帶,獨自前往會場參加。
會議是在一個類似人民大會堂一樣的地方,大的能容下成百上千人。
門口有專人核對身份,核對無誤後讓陳晏初簽上自己的名字。
進去後,裡面的位置是劃分好的,藥商們大多都是在最後一排不起眼的角落。
參加這個會議的,主要都是京市各大醫院的主任,副主任醫師,以及各大高校的醫學類教授。
甚至有一些專門從外地跑來的醫生。
因此更像是一場醫學知識學術交流大會。
最後會有一些醫藥商代表上台發言,闡述自己藥廠最近都有哪方面的研究,專攻哪一類的疾病之類的匯總。
陳晏初作為一個新人,發言肯定是沒他什麼事,他今天來主要是旁聽。
剛開始的部分,是各個醫院代表總結最近一年的醫院所遇到的一些疑難雜症的匯總,過程枯燥無聊又冗長。
主要裡面很多東西一聽不懂,就容易走神。
陳晏初聽的有些昏昏欲睡,見身邊幾個藥商同行,都已經呼呼大睡了,他強打起精神,繼續認真聽。
可聽著聽著,他好像漸漸明白過來,這種學術型會議為什麼要請他們這些藥商了。
現在的醫學技術,相當的不發達,有很多病症,其實都沒有全完根治的藥物和治療方法,再加上很多先進的機器更是需要依賴於國外進口。
目前國內除了沒有更多先進的醫療手段和器械外,更多的是看病的福利普及不到鄉鎮,很多農民看不起病,只能硬熬。
現在上面對這方面也在做著一系列的改革政策。
請藥商來,就是要在這些人的總結中,找准接下來的研究方向,研製出更多利於民的藥片來。
因為目前京市的藥商不算太少,但研發新藥的能力太弱,很多藥品要麼流通性不強,要麼過於泛濫集中。
而這麼多藥商中,只有兩三家主要做中藥相關藥品的。
第183章 結交藥商
藥商們坐在一起,也在小聲交流。
「你們好,我叫馬宏遠,是廣裕製藥廠廠長。」
陳晏初尋聲看過去,說話的是個四五十歲左右的男子,看著憨厚老實的樣子。
這個藥廠他有印象,他家的正骨水廣受大家好評,而且他家好像還有個醫館,也是世代行醫傳下來的。
「我是四海藥廠的張盛,家裡主做西藥的。」
這人看著比剛剛那個稍微年輕一點,不過面相上......
不如剛剛那人。
「我是華溪藥廠的老闆,我姓葉,是京市本地人。」
葉文志剛說完,就有人疑惑的問:「華溪藥廠是?」
葉文志笑了笑:「就是之前倒閉的為民藥廠,我家裡也是學醫的,見如今醫藥發展前景不錯,就把那藥廠盤下來了。」
「最近一直在做前期準備工作,最晚這個月底,藥品就能上市了。」
這下其他人有些明白了,時不時打量著葉文志一眼。
為民藥廠倒閉的時候,別人也不是沒去詢問過,但每次給的報價都不算低,有些想趁機撿漏的也吃了閉門羹。
而這人不僅有資本把廠子盤下來,居然在廠子還沒正常運轉的時候,就有開參加會議的資格。
看來不光是個有些家底,來頭也不小。
陳晏初倒是認真打量了葉文志一番,看著三十出頭,氣質上有些文雅,又有點書卷氣,不像是個做生意的人。
結合程崢林調查的結果,這人應該就是威爾遜先生一早準備好接手為民製藥廠的人吧?
只不過最後被章鑫之玩砸了名聲,只好換個名字。
他在打量對方的時候,對方也在打量他。
葉文志看著他,露出疑惑:「這位是?」
陳晏初朝他笑了下:「仁心藥廠,陳晏初。」
這名字一出,其他人臉上都一臉吃驚的看過來。
無他,因為仁心藥廠這兩年實在太火了,幾乎沒有人沒聽過。
葉文志驚訝道:「沒想到仁心藥廠的老闆居然這麼年輕?我還以為......」
「以為是個中年人?我也以為會跟我差不多大,哈哈,沒想到,居然還有這麼厲害的年輕人。」馬宏遠笑呵呵的附和著。
「是啊,這看著,也就二十出頭吧?」
陳晏初笑了笑,擺擺手:「小本生意罷了,承蒙大家厚愛。」
「哎?陳老闆太謙虛了,像陳老闆這樣的青年才俊可不多了。」張盛奉承道。
馬宏遠有些感慨:「萬萬沒想到和我一樣做中成藥的,居然如此年輕,真是後生可畏。」
陳晏初笑著說:「之前聽人說過馬老爺子有一身妙手回春之術。」
馬宏遠這下更吃驚了:「你聽說過家父?」
「劉岳劉老爺子在仁心藥廠上班,無意間聽他提及過。」
馬宏遠聞言嘆了口氣,臉上露出一絲回憶時的悵然:「劉老爺子身體還好嗎?」
日子就這麼日復一日的過著,雖然忙碌,但顯得格外充實。
就這麼又忙碌了一個月後,之前程崢林告訴他的醫藥會議要開始了。
他第一次參加,也不知道裡面具體要做什麼,就什麼也沒帶,獨自前往會場參加。
會議是在一個類似人民大會堂一樣的地方,大的能容下成百上千人。
門口有專人核對身份,核對無誤後讓陳晏初簽上自己的名字。
進去後,裡面的位置是劃分好的,藥商們大多都是在最後一排不起眼的角落。
參加這個會議的,主要都是京市各大醫院的主任,副主任醫師,以及各大高校的醫學類教授。
甚至有一些專門從外地跑來的醫生。
因此更像是一場醫學知識學術交流大會。
最後會有一些醫藥商代表上台發言,闡述自己藥廠最近都有哪方面的研究,專攻哪一類的疾病之類的匯總。
陳晏初作為一個新人,發言肯定是沒他什麼事,他今天來主要是旁聽。
剛開始的部分,是各個醫院代表總結最近一年的醫院所遇到的一些疑難雜症的匯總,過程枯燥無聊又冗長。
主要裡面很多東西一聽不懂,就容易走神。
陳晏初聽的有些昏昏欲睡,見身邊幾個藥商同行,都已經呼呼大睡了,他強打起精神,繼續認真聽。
可聽著聽著,他好像漸漸明白過來,這種學術型會議為什麼要請他們這些藥商了。
現在的醫學技術,相當的不發達,有很多病症,其實都沒有全完根治的藥物和治療方法,再加上很多先進的機器更是需要依賴於國外進口。
目前國內除了沒有更多先進的醫療手段和器械外,更多的是看病的福利普及不到鄉鎮,很多農民看不起病,只能硬熬。
現在上面對這方面也在做著一系列的改革政策。
請藥商來,就是要在這些人的總結中,找准接下來的研究方向,研製出更多利於民的藥片來。
因為目前京市的藥商不算太少,但研發新藥的能力太弱,很多藥品要麼流通性不強,要麼過於泛濫集中。
而這麼多藥商中,只有兩三家主要做中藥相關藥品的。
第183章 結交藥商
藥商們坐在一起,也在小聲交流。
「你們好,我叫馬宏遠,是廣裕製藥廠廠長。」
陳晏初尋聲看過去,說話的是個四五十歲左右的男子,看著憨厚老實的樣子。
這個藥廠他有印象,他家的正骨水廣受大家好評,而且他家好像還有個醫館,也是世代行醫傳下來的。
「我是四海藥廠的張盛,家裡主做西藥的。」
這人看著比剛剛那個稍微年輕一點,不過面相上......
不如剛剛那人。
「我是華溪藥廠的老闆,我姓葉,是京市本地人。」
葉文志剛說完,就有人疑惑的問:「華溪藥廠是?」
葉文志笑了笑:「就是之前倒閉的為民藥廠,我家裡也是學醫的,見如今醫藥發展前景不錯,就把那藥廠盤下來了。」
「最近一直在做前期準備工作,最晚這個月底,藥品就能上市了。」
這下其他人有些明白了,時不時打量著葉文志一眼。
為民藥廠倒閉的時候,別人也不是沒去詢問過,但每次給的報價都不算低,有些想趁機撿漏的也吃了閉門羹。
而這人不僅有資本把廠子盤下來,居然在廠子還沒正常運轉的時候,就有開參加會議的資格。
看來不光是個有些家底,來頭也不小。
陳晏初倒是認真打量了葉文志一番,看著三十出頭,氣質上有些文雅,又有點書卷氣,不像是個做生意的人。
結合程崢林調查的結果,這人應該就是威爾遜先生一早準備好接手為民製藥廠的人吧?
只不過最後被章鑫之玩砸了名聲,只好換個名字。
他在打量對方的時候,對方也在打量他。
葉文志看著他,露出疑惑:「這位是?」
陳晏初朝他笑了下:「仁心藥廠,陳晏初。」
這名字一出,其他人臉上都一臉吃驚的看過來。
無他,因為仁心藥廠這兩年實在太火了,幾乎沒有人沒聽過。
葉文志驚訝道:「沒想到仁心藥廠的老闆居然這麼年輕?我還以為......」
「以為是個中年人?我也以為會跟我差不多大,哈哈,沒想到,居然還有這麼厲害的年輕人。」馬宏遠笑呵呵的附和著。
「是啊,這看著,也就二十出頭吧?」
陳晏初笑了笑,擺擺手:「小本生意罷了,承蒙大家厚愛。」
「哎?陳老闆太謙虛了,像陳老闆這樣的青年才俊可不多了。」張盛奉承道。
馬宏遠有些感慨:「萬萬沒想到和我一樣做中成藥的,居然如此年輕,真是後生可畏。」
陳晏初笑著說:「之前聽人說過馬老爺子有一身妙手回春之術。」
馬宏遠這下更吃驚了:「你聽說過家父?」
「劉岳劉老爺子在仁心藥廠上班,無意間聽他提及過。」
馬宏遠聞言嘆了口氣,臉上露出一絲回憶時的悵然:「劉老爺子身體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