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
鮮血瘋狂從她的胸口和嘴裡湧出來,孟長寧顫著身體,常年挺直的脊背,終於在這一刻彎下了腰。
她拉著孟長寧的衣領,將她的頭顱拽下,「我再告訴你一個秘密好了,你放心,大慶亡了,大夏也不會好的。」
孟長寧瞳孔猛縮,「你還做了什麼……」
顧未生再說不出什麼話,只是笑看著藍天。
那場戰爭里,除了大慶還有大夏,每一個都是禍害她的罪犯,她一個都不會放過。大慶要亡,大夏也絕不會好到哪裡去。
孟長寧緊緊抱著她的身子,伸出手將她明亮的雙眸合上。
「啊——」
這一聲厲吼將顧平生也驚得停下了手,長正不再攔他。
顧平生跌跌撞撞走過來,一把推開孟長寧,把顧未生抱在懷裡,染盡了一身鮮血。
他拿起銀槍想將孟長寧也一擊斃命,可當孟長寧真的閉上眼等待著他的判決時,卻只聽見了銀槍落地的聲音。
他啞聲道:「她不讓我殺你。」
顧平生抱著人在黃沙之中做到了月升坐到了月落。沙漠之中的夜晚寒冷無邊,孟長寧陪著他這麼痴坐著,天邊逐漸亮起了微光,孟長寧麻木紅腫的眼睛微顫了一下。
見顧平生抱著顧未生起身仿佛要離開,不由得啞聲道:「你要去哪裡?」
顧平生頓了頓腳步,沒有說話,朝著遠處太陽即將升起的地方走去,那裡有希望,那裡會是未生喜歡的地方。
孟長寧不敢攔他,只能看著他在消失在自己眼前,消失在黃沙大漠裡。或許這已是他最好的結局。
天明,又該是另外一場戰爭的開始。
而她還要重新回到連宋與姬北城的戰爭之中,明知結局已定卻依舊要上前。
未生說是她錯了,護著這腐敗的王朝江山。
孟長寧面無表情地望著初升的太陽,她不是護著這王朝,也不是護著這大慶,她只是護著那些無辜的生命。
沒有什麼比得過那些無辜被糟踐的生命更重要。
她身後千里之遙是晉州朝堂,那裡是謝錦隨的戰場,無論是輸是贏,無論人間還是地獄他們終會有再見的一天。
謝錦隨,你顛覆這朝堂吧,這朝堂有罪,它遺棄子民,我願為你馳騁沙場,做你最忠實的信徒和將領,我等你號令召我回家。謝錦隨,你可聽見了我心中的呼喚。你要帶我回家。
「小姐。」
長正一聲低喚,將孟長寧失神的思緒召喚回來。
「長正,你說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會是什麼樣的結局。」
長正抬頭望了望那漸漸升起的朝陽,「晉州和連宋看見的應該是一樣的太陽吧。」
孟長寧突然笑了一聲,搭著他的手站起來,「我何時竟是沒了你的豁達。母親、謝錦隨和長青都在等我們,連宋的百姓和將士也在等我們,這一場戰爭不論輸贏我都要打。」
贏了回家,輸了等謝錦隨帶她的骨灰回家。
長正也笑了。
孟長寧騎上馬,「隨我去迷霧嶺。」
二人朝著前面季川東邊的迷霧嶺狂奔。
孟長寧與長正兩人走了許久才找到當初秦圓去世的那片地方,她走到一旁的小土包,這裡埋葬著她的朋友、她的恩人,埋葬著今日所有故事的開端。
長正靜靜地看著她將周邊的雜草除去,石碑之上露出字跡,「孟氏秦圓之墓。」
當年秦圓死在她懷中之時,就曾說過「寧哥哥,若你是男子,我必嫁你為妻,可你終究不是男子。」
孟長寧為了不讓她帶著遺憾離開,後來便立了此碑,希望她過奈何橋之時能少些遺憾。
「圓圓,我來看你了,許久未見,你在那邊可還好?說來羞愧,答應你的事情我一件都不曾做到。秦軟是喪命我手,她這一次實在是太過分了,我沒有辦法再心軟。若是你怪我,等你我黃泉相見的時候,我任你責罰。」
她與秦圓說著體己話,長正望著遠處孤零零的兩匹馬,是顧平生和顧未生留下的兩匹孤馬,在這裡可以清楚地看見季川戰場的一切事情。他想,秦圓應該都看見了這故事的始末吧。以她軟糯的性子,或許會原諒吧,可是這場糾葛終究沒有一個人倖免。
迷霧嶺靜悄悄的,沒有活人的氣息,只有死亡的寂靜。
孟長寧摸了摸石碑,「對不起啊,我這次來是來擾你清靜的。」她雙膝跪地,衝著這石碑磕了三個重重的響頭。
然後起身,從旁邊找來樹枝便開始在土包的一角開始掘墳,長正見狀雖是詫異,卻也不曾問什麼,也一道來幫忙。
兩人挖了許久,滿頭大汗,終於地底下的東西露出了一角。
長正猛地吃了一驚,這不是……
孟長寧平靜地把木盒搬出來,然後抹去上面的灰塵,定了定神,終是將蓋子打開了。
一柄銀白色的長弓映入眼帘,上面還雕刻著各種祥雲圖案,栩栩如生,即便是被埋在地底四年之久也依舊沒有磨去它的光輝。
長正捏緊了手中的泥土,原來當初封箱之後消失不見的穿雲弓竟是給秦圓做了陪葬品。
孟長寧把穿雲弓拿出來,握在手中,還透著地底氣息的冰涼,宛若故人再見一般,內心竟是湧現出一股無盡的熟悉感,還有一絲絲說不出的遺憾。
當年她會把穿雲弓封箱很大的程度上便是接受不了自己有穿雲弓在手卻讓秦圓死在了自己面前這樣的悲劇。
她拉著孟長寧的衣領,將她的頭顱拽下,「我再告訴你一個秘密好了,你放心,大慶亡了,大夏也不會好的。」
孟長寧瞳孔猛縮,「你還做了什麼……」
顧未生再說不出什麼話,只是笑看著藍天。
那場戰爭里,除了大慶還有大夏,每一個都是禍害她的罪犯,她一個都不會放過。大慶要亡,大夏也絕不會好到哪裡去。
孟長寧緊緊抱著她的身子,伸出手將她明亮的雙眸合上。
「啊——」
這一聲厲吼將顧平生也驚得停下了手,長正不再攔他。
顧平生跌跌撞撞走過來,一把推開孟長寧,把顧未生抱在懷裡,染盡了一身鮮血。
他拿起銀槍想將孟長寧也一擊斃命,可當孟長寧真的閉上眼等待著他的判決時,卻只聽見了銀槍落地的聲音。
他啞聲道:「她不讓我殺你。」
顧平生抱著人在黃沙之中做到了月升坐到了月落。沙漠之中的夜晚寒冷無邊,孟長寧陪著他這麼痴坐著,天邊逐漸亮起了微光,孟長寧麻木紅腫的眼睛微顫了一下。
見顧平生抱著顧未生起身仿佛要離開,不由得啞聲道:「你要去哪裡?」
顧平生頓了頓腳步,沒有說話,朝著遠處太陽即將升起的地方走去,那裡有希望,那裡會是未生喜歡的地方。
孟長寧不敢攔他,只能看著他在消失在自己眼前,消失在黃沙大漠裡。或許這已是他最好的結局。
天明,又該是另外一場戰爭的開始。
而她還要重新回到連宋與姬北城的戰爭之中,明知結局已定卻依舊要上前。
未生說是她錯了,護著這腐敗的王朝江山。
孟長寧面無表情地望著初升的太陽,她不是護著這王朝,也不是護著這大慶,她只是護著那些無辜的生命。
沒有什麼比得過那些無辜被糟踐的生命更重要。
她身後千里之遙是晉州朝堂,那裡是謝錦隨的戰場,無論是輸是贏,無論人間還是地獄他們終會有再見的一天。
謝錦隨,你顛覆這朝堂吧,這朝堂有罪,它遺棄子民,我願為你馳騁沙場,做你最忠實的信徒和將領,我等你號令召我回家。謝錦隨,你可聽見了我心中的呼喚。你要帶我回家。
「小姐。」
長正一聲低喚,將孟長寧失神的思緒召喚回來。
「長正,你說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會是什麼樣的結局。」
長正抬頭望了望那漸漸升起的朝陽,「晉州和連宋看見的應該是一樣的太陽吧。」
孟長寧突然笑了一聲,搭著他的手站起來,「我何時竟是沒了你的豁達。母親、謝錦隨和長青都在等我們,連宋的百姓和將士也在等我們,這一場戰爭不論輸贏我都要打。」
贏了回家,輸了等謝錦隨帶她的骨灰回家。
長正也笑了。
孟長寧騎上馬,「隨我去迷霧嶺。」
二人朝著前面季川東邊的迷霧嶺狂奔。
孟長寧與長正兩人走了許久才找到當初秦圓去世的那片地方,她走到一旁的小土包,這裡埋葬著她的朋友、她的恩人,埋葬著今日所有故事的開端。
長正靜靜地看著她將周邊的雜草除去,石碑之上露出字跡,「孟氏秦圓之墓。」
當年秦圓死在她懷中之時,就曾說過「寧哥哥,若你是男子,我必嫁你為妻,可你終究不是男子。」
孟長寧為了不讓她帶著遺憾離開,後來便立了此碑,希望她過奈何橋之時能少些遺憾。
「圓圓,我來看你了,許久未見,你在那邊可還好?說來羞愧,答應你的事情我一件都不曾做到。秦軟是喪命我手,她這一次實在是太過分了,我沒有辦法再心軟。若是你怪我,等你我黃泉相見的時候,我任你責罰。」
她與秦圓說著體己話,長正望著遠處孤零零的兩匹馬,是顧平生和顧未生留下的兩匹孤馬,在這裡可以清楚地看見季川戰場的一切事情。他想,秦圓應該都看見了這故事的始末吧。以她軟糯的性子,或許會原諒吧,可是這場糾葛終究沒有一個人倖免。
迷霧嶺靜悄悄的,沒有活人的氣息,只有死亡的寂靜。
孟長寧摸了摸石碑,「對不起啊,我這次來是來擾你清靜的。」她雙膝跪地,衝著這石碑磕了三個重重的響頭。
然後起身,從旁邊找來樹枝便開始在土包的一角開始掘墳,長正見狀雖是詫異,卻也不曾問什麼,也一道來幫忙。
兩人挖了許久,滿頭大汗,終於地底下的東西露出了一角。
長正猛地吃了一驚,這不是……
孟長寧平靜地把木盒搬出來,然後抹去上面的灰塵,定了定神,終是將蓋子打開了。
一柄銀白色的長弓映入眼帘,上面還雕刻著各種祥雲圖案,栩栩如生,即便是被埋在地底四年之久也依舊沒有磨去它的光輝。
長正捏緊了手中的泥土,原來當初封箱之後消失不見的穿雲弓竟是給秦圓做了陪葬品。
孟長寧把穿雲弓拿出來,握在手中,還透著地底氣息的冰涼,宛若故人再見一般,內心竟是湧現出一股無盡的熟悉感,還有一絲絲說不出的遺憾。
當年她會把穿雲弓封箱很大的程度上便是接受不了自己有穿雲弓在手卻讓秦圓死在了自己面前這樣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