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頁
聚集起來的人雖多, 但有兵權,且能在兩三日內將手下兵將調來長安城外的卻沒有。趙巍衡掃視了書房裡的人, 如是想到。看來他的阿耶早已對他不放心, 處處防備。
趙巍衡有他心中的成算, 可落在其餘將領的眼裡,便成了為難的緘默不言。
他們當初陪著趙巍衡打天下都是盼著建功立業來的,後來更是個個都做著要攬下從龍之功的打算。眼下形式如此迫切, 倘若趙巍衡不作為,不但願景落空, 怕還要丟了性命。
畢竟以皇帝如今的心思,名正言順將皇位傳給趙巍衡是絕不可能的。而兩派人馬爭鬥激烈, 真要是太子趙仲平登基,來日必定清算,一個個全不會有好下場。
帶著身後勢力前來投靠,素來看得清局勢的王弦諫幾人率先表態,「若是大王無意皇位,我等便只好歸隱山林,也好過他日任人宰割。」
他們都彎腰拜下,一副鐵了心的模樣。
此言一出,有指責他們的人,亦有附和的。他們倒未必真的見風使舵、背信棄義,多少存著點勸趙巍衡認清眼前形式的意思。
就憑皇帝如今對他的提防,再不動手,怕是真的沒有機會了。
趙巍衡又如何能不清楚,可他也在等,等一個合宜的機會。
在趙巍衡準備穩住他們的時候,書房外傳來心腹親衛通稟的聲音,他丟下眾人前去。被親衛帶來的人被長及腳踝的斗篷遮住面容身形,難以分辨身份。
但素來細心,且靠近門邊的王弦諫卻驚鴻一瞥,瞧見了那人腳下的鞋子不大尋常,上面的繡樣很少在民間流傳。
趙巍衡親自將人帶走,留下滿屋子的心腹大眼瞪小眼。
除了王弦諫,還有些心細的將領與謀士注意到了鞋子上的文章,一個個倒是安靜了下來,十分能沉得住氣,全然不似先前那副焦心勸慰的模樣。
等到趙巍衡再次進屋子時,已是一臉怒容,腳步匆匆。
他直接站在關緊的房門前,怒不可遏的道:「我顧慮為臣為人子的忠孝綱常,不敢犯上作亂,卻沒料到我那位好二哥有阿耶的寵愛還不知足,竟準備造反,欲要率私兵斬殺我及滿府家眷。」
此言一出,滿座譁然。
「大王可有實證?不如稟呈聖人,將太子治罪!」一個謀士進言道。
趙巍衡嘆氣一聲,為難道:「無,此事乃是我昔日救下的一位故人冒死來稟,手中無實證,僅憑故人一面之詞,以阿耶對二哥的寵幸,怕是難以取信。」
「這可如何是好……」
書房裡的人各有憂慮,但王弦諫幾人卻趁機道:「大王,何不趁此時機名正言順以救駕之命殺了太子!」
趙巍衡凝眉,總算不復先前沉默,重重點頭,應允了下來。
只要趙巍衡肯鬆口造反,他底下的人各個精明強幹,很快就商議出了章程。
但還是有所顧慮,譬如明王府的私兵全都被收繳了兵器。皇帝又早就猜忌他們這些掌過兵權的人,所以不敢如一般的士族權貴豢養私兵,即便全湊在一塊也捉襟見肘。總不好叫手底下的人赤手空拳去造反吧,即便殺了太子,還有皇宮的禁衛。
有將領畫出城中草圖,提出可以先奪取兵器庫的兵器。一個個單拎出來都是能滅周遭小國的煞神,布局謀略都不是難事,法子定是可行的,就是未免冒險了些。
可眼下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最令人為難的是太子手上還要巡防營的一千人馬,他既然準備造反,只怕那些人馬明日也會趁機入城。他們比太子要占據的先機是提前知曉了此事,只要在太子之前動手,成功斬殺太子,到時拿著太子人頭前往,巡防營的將士沒了指望,必定投降,也就不足為慮。
眾人好不容易商議出了結果,奈何事不隨人願。
皇帝不知是怎麼受了季德妃的蠱惑,竟連夜出城前往湯泉宮,將明王他們的計劃全盤推翻。
不得已,明王只能連夜再將人召齊。
依照皇帝的旨意,明日一早明王及太子幾人都要前往湯泉宮見駕,只怕太子已經準備好在湯泉宮外殺人宮變了。這樣他駐紮在城外的巡防營將士也不必入城,免去諸多麻煩。
倒是明王徹底陷入被動。
「不如我們今夜就動手!」
「東宮守衛森嚴,不等太子出宮,無異於打草驚蛇。」
「實在不行就先將兵器庫的守將藥倒,守節兄和看守兵器庫的程郎將關係極好,剩餘的人就看押起來。等兄弟萌拿到兵器,明日埋伏在出城途中,斬殺太子!」
「若是兵器庫的事出了差錯,怕是等不到明日了。」
……
眾人各有所見,因皇帝的一時興起,擾亂了原先的計劃。這時候,只待趙巍衡一錘定音,定下之後究竟該如何做。
頂著眾人的目光,趙巍衡老神在在,完全不見慌亂。
而書房後的另一扇門也被打開,輕輕腳步聲像棋盤的落子聲,勝券在握。
一個眾人都想不到的身影,越過厚重的簾帳,出現在眾人眼前。
「兵器的事不必憂慮,我來解決。」還不等眾人有所反應,她先聲奪人,直接道明來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趙巍衡有他心中的成算, 可落在其餘將領的眼裡,便成了為難的緘默不言。
他們當初陪著趙巍衡打天下都是盼著建功立業來的,後來更是個個都做著要攬下從龍之功的打算。眼下形式如此迫切, 倘若趙巍衡不作為,不但願景落空, 怕還要丟了性命。
畢竟以皇帝如今的心思,名正言順將皇位傳給趙巍衡是絕不可能的。而兩派人馬爭鬥激烈, 真要是太子趙仲平登基,來日必定清算,一個個全不會有好下場。
帶著身後勢力前來投靠,素來看得清局勢的王弦諫幾人率先表態,「若是大王無意皇位,我等便只好歸隱山林,也好過他日任人宰割。」
他們都彎腰拜下,一副鐵了心的模樣。
此言一出,有指責他們的人,亦有附和的。他們倒未必真的見風使舵、背信棄義,多少存著點勸趙巍衡認清眼前形式的意思。
就憑皇帝如今對他的提防,再不動手,怕是真的沒有機會了。
趙巍衡又如何能不清楚,可他也在等,等一個合宜的機會。
在趙巍衡準備穩住他們的時候,書房外傳來心腹親衛通稟的聲音,他丟下眾人前去。被親衛帶來的人被長及腳踝的斗篷遮住面容身形,難以分辨身份。
但素來細心,且靠近門邊的王弦諫卻驚鴻一瞥,瞧見了那人腳下的鞋子不大尋常,上面的繡樣很少在民間流傳。
趙巍衡親自將人帶走,留下滿屋子的心腹大眼瞪小眼。
除了王弦諫,還有些心細的將領與謀士注意到了鞋子上的文章,一個個倒是安靜了下來,十分能沉得住氣,全然不似先前那副焦心勸慰的模樣。
等到趙巍衡再次進屋子時,已是一臉怒容,腳步匆匆。
他直接站在關緊的房門前,怒不可遏的道:「我顧慮為臣為人子的忠孝綱常,不敢犯上作亂,卻沒料到我那位好二哥有阿耶的寵愛還不知足,竟準備造反,欲要率私兵斬殺我及滿府家眷。」
此言一出,滿座譁然。
「大王可有實證?不如稟呈聖人,將太子治罪!」一個謀士進言道。
趙巍衡嘆氣一聲,為難道:「無,此事乃是我昔日救下的一位故人冒死來稟,手中無實證,僅憑故人一面之詞,以阿耶對二哥的寵幸,怕是難以取信。」
「這可如何是好……」
書房裡的人各有憂慮,但王弦諫幾人卻趁機道:「大王,何不趁此時機名正言順以救駕之命殺了太子!」
趙巍衡凝眉,總算不復先前沉默,重重點頭,應允了下來。
只要趙巍衡肯鬆口造反,他底下的人各個精明強幹,很快就商議出了章程。
但還是有所顧慮,譬如明王府的私兵全都被收繳了兵器。皇帝又早就猜忌他們這些掌過兵權的人,所以不敢如一般的士族權貴豢養私兵,即便全湊在一塊也捉襟見肘。總不好叫手底下的人赤手空拳去造反吧,即便殺了太子,還有皇宮的禁衛。
有將領畫出城中草圖,提出可以先奪取兵器庫的兵器。一個個單拎出來都是能滅周遭小國的煞神,布局謀略都不是難事,法子定是可行的,就是未免冒險了些。
可眼下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最令人為難的是太子手上還要巡防營的一千人馬,他既然準備造反,只怕那些人馬明日也會趁機入城。他們比太子要占據的先機是提前知曉了此事,只要在太子之前動手,成功斬殺太子,到時拿著太子人頭前往,巡防營的將士沒了指望,必定投降,也就不足為慮。
眾人好不容易商議出了結果,奈何事不隨人願。
皇帝不知是怎麼受了季德妃的蠱惑,竟連夜出城前往湯泉宮,將明王他們的計劃全盤推翻。
不得已,明王只能連夜再將人召齊。
依照皇帝的旨意,明日一早明王及太子幾人都要前往湯泉宮見駕,只怕太子已經準備好在湯泉宮外殺人宮變了。這樣他駐紮在城外的巡防營將士也不必入城,免去諸多麻煩。
倒是明王徹底陷入被動。
「不如我們今夜就動手!」
「東宮守衛森嚴,不等太子出宮,無異於打草驚蛇。」
「實在不行就先將兵器庫的守將藥倒,守節兄和看守兵器庫的程郎將關係極好,剩餘的人就看押起來。等兄弟萌拿到兵器,明日埋伏在出城途中,斬殺太子!」
「若是兵器庫的事出了差錯,怕是等不到明日了。」
……
眾人各有所見,因皇帝的一時興起,擾亂了原先的計劃。這時候,只待趙巍衡一錘定音,定下之後究竟該如何做。
頂著眾人的目光,趙巍衡老神在在,完全不見慌亂。
而書房後的另一扇門也被打開,輕輕腳步聲像棋盤的落子聲,勝券在握。
一個眾人都想不到的身影,越過厚重的簾帳,出現在眾人眼前。
「兵器的事不必憂慮,我來解決。」還不等眾人有所反應,她先聲奪人,直接道明來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