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頁
反正她不插手。
等戲散了,送走了諸位夫人,折綰才慢吞吞回去。趙氏已經挪到山海院了,刕鶴春也一臉憋悶的站在旁邊,又是後悔又是煩躁。
宋玥娘在一邊哭,「母親好生生的,怎麼就摔倒了,老天爺,叫個雷下來劈一劈那塊地吧,好歹劈平了,別叫母親絆著。」
折綰就知曉刕鶴春為什麼如此憋悶了。
她笑了笑,「是啊,天上一個雷,地就平了。」
刕鶴春氣得轉過頭去。
宋玥娘心裡痛快了,又心疼上婆母,「哎,這可怎麼辦,傷筋動骨一百天,母親怕是行走不便了。」
趙氏本不舒服她剛剛那番指桑罵槐,結果聽見她真心實意的哭,又感動上了,「玥娘,我真是沒有白疼你。」
言外之意,誰被白疼了誰心裡知曉。
刕鶴春一張臉猛的漲紅起來,氣息也重了。等女醫來了,替趙氏正了骨,擦了藥,英國公也回來了,皺眉道:「為何如此不小心?」
趙氏還要幫著瞞著,道:「走急了幾步。」
英國公:「那就叫幾個兒媳婦伺候你,這幾月你不要出門了。」
而後頓了頓,「老大媳婦我有事情吩咐,便叫其他幾個看顧吧。」
他還指著折綰進宮攀附好太后這棵大樹。
鶴春一被關,便有些許小人蹦躂了起來,連著他都要被陰陽上幾句,實在是噁心人。
他急匆匆的叫上刕鶴春去書房,「你來,我們再商量商量。」
他們一走,一群兒媳婦便又進去說話,宋玥娘擦擦眼淚,「那我來伺候母親吧,這幾日我就不走了。」
趙氏感動:「你們輪著來,哪裡好你一個侍疾。」
她看向折綰,想要說什麼又不敢說,只好恨恨的低下頭。折綰便笑著溫聲道:「母親,你要快些好起來才是。我看鶴春剛剛臉色一直不好,怕是心疼母親得緊。」
趙氏:「……」
反正聽見這話是不舒服的。但還要憋屈著道一句:「是,他是個孝順的。」
折綰便覺得活得久果然是好。
什麼都見識過了。
她站起來,「我還要回去照看孩子們,便先走了。三弟妹,還要你看顧母親,瑩姐兒這幾日都住在我那邊,你不用擔心。」
宋玥娘裝不出來,直接扭過臉去。
折綰和五少夫人一塊出門。五少夫人問:「大嫂嫂要回去了麼?」
折綰:「不回去,我要給四妹妹送些節禮過去。」
是送的端午禮。雖然還沒有到月份,但要提前送才行。
五少夫人:「我跟著嫂嫂一塊吧?」
折綰挽著她的手,「好啊,你幫我選一選,每年總送一樣的不行,我就想送些新鮮花樣去。」
五少夫人便跟著去了。五少爺叮囑過她,要是合得來,跟大嫂嫂多親近親近是好事,他道:「大嫂嫂連大哥哥都治得服服帖帖,是個有本事的。」
他唏噓起來,「如今大哥哥遭罪了,我老實告訴你,我心裡既擔心,又是痛快的。」
大哥哥之前總是用鼻孔看人,還很自以為是。
他有了小妻子之後就覺得有個人傾訴實在是好,忍不住道:「從前我讀書,讀得好好的,他偏要來教我,教我今日背到哪裡,明日背到哪裡,後日要背哪裡。」
五少夫人不理解這份埋怨,「也是好心吧?」
嘴笨的五少爺舉例子:「就好像他告訴我寫字要用毛筆不要用手,說話要用嘴巴不要用屁股一般。」
五少夫人笑個不停,她覺得夫婿實在是幽默。外頭看起來文文靜靜的,但其實很喜歡說話。
她回娘家的時候還跟家裡人說,「夫婿很好,婆母雖然不好,但大嫂嫂偏向我,二嫂嫂時常跟我說話,四嫂嫂抱怨多了些,心眼小了些,但沒有欺負過我。」
母親便問,「那你三嫂嫂呢?」
五少夫人猶豫了一下,「三嫂嫂,不是壞人,跟婆母穿一條褲子,但她看不上我。」
連大嫂嫂都看不上。
母親便道:「那你就遠著她。」
五少夫人就遠著了,還顯出自己的態度,她時常跟著大嫂嫂走。
五少爺也贊同她的做法,「這是正理,親賢人,遠小人。」
五少夫人捂著嘴巴笑:「你不要亂說!要死哦!」
但她也不擔心大哥哥是否被關了,她跟夫婿道:「只要不牽扯到我們,便隨意吧。」
五少爺就笑起來,「胡說,一家子弟兄,哪裡能不牽扯到。」
但大廈未傾,便沒什麼,他把其中的關係說給妻子聽,「父親和三哥哥未受到牽連,大嫂嫂照常進宮,只有大哥哥一個倒霉罷了。」
說句實在話,只要家裡還有一個人撐著,是誰倒下去沒有人在意。
他跟妻子道:「我告訴你一個故事。」
「——我之前在書裡面看見的。」
他道:「戰亂時,有一個小國一年換一個太子,每換一個太子,便給百姓們施粥少稅,以示恩寵,第三年的時候沒換太子,便沒了這些好處。等新太子出宮的時候暗查百姓,發現大家都對他都不滿意,都想再換一個來。」
五少夫人瞪大了眼睛,「你想換誰來?」
五少爺就偷偷道:「我不換誰,我也不貪心,我自己買米,自己給你買大金簪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等戲散了,送走了諸位夫人,折綰才慢吞吞回去。趙氏已經挪到山海院了,刕鶴春也一臉憋悶的站在旁邊,又是後悔又是煩躁。
宋玥娘在一邊哭,「母親好生生的,怎麼就摔倒了,老天爺,叫個雷下來劈一劈那塊地吧,好歹劈平了,別叫母親絆著。」
折綰就知曉刕鶴春為什麼如此憋悶了。
她笑了笑,「是啊,天上一個雷,地就平了。」
刕鶴春氣得轉過頭去。
宋玥娘心裡痛快了,又心疼上婆母,「哎,這可怎麼辦,傷筋動骨一百天,母親怕是行走不便了。」
趙氏本不舒服她剛剛那番指桑罵槐,結果聽見她真心實意的哭,又感動上了,「玥娘,我真是沒有白疼你。」
言外之意,誰被白疼了誰心裡知曉。
刕鶴春一張臉猛的漲紅起來,氣息也重了。等女醫來了,替趙氏正了骨,擦了藥,英國公也回來了,皺眉道:「為何如此不小心?」
趙氏還要幫著瞞著,道:「走急了幾步。」
英國公:「那就叫幾個兒媳婦伺候你,這幾月你不要出門了。」
而後頓了頓,「老大媳婦我有事情吩咐,便叫其他幾個看顧吧。」
他還指著折綰進宮攀附好太后這棵大樹。
鶴春一被關,便有些許小人蹦躂了起來,連著他都要被陰陽上幾句,實在是噁心人。
他急匆匆的叫上刕鶴春去書房,「你來,我們再商量商量。」
他們一走,一群兒媳婦便又進去說話,宋玥娘擦擦眼淚,「那我來伺候母親吧,這幾日我就不走了。」
趙氏感動:「你們輪著來,哪裡好你一個侍疾。」
她看向折綰,想要說什麼又不敢說,只好恨恨的低下頭。折綰便笑著溫聲道:「母親,你要快些好起來才是。我看鶴春剛剛臉色一直不好,怕是心疼母親得緊。」
趙氏:「……」
反正聽見這話是不舒服的。但還要憋屈著道一句:「是,他是個孝順的。」
折綰便覺得活得久果然是好。
什麼都見識過了。
她站起來,「我還要回去照看孩子們,便先走了。三弟妹,還要你看顧母親,瑩姐兒這幾日都住在我那邊,你不用擔心。」
宋玥娘裝不出來,直接扭過臉去。
折綰和五少夫人一塊出門。五少夫人問:「大嫂嫂要回去了麼?」
折綰:「不回去,我要給四妹妹送些節禮過去。」
是送的端午禮。雖然還沒有到月份,但要提前送才行。
五少夫人:「我跟著嫂嫂一塊吧?」
折綰挽著她的手,「好啊,你幫我選一選,每年總送一樣的不行,我就想送些新鮮花樣去。」
五少夫人便跟著去了。五少爺叮囑過她,要是合得來,跟大嫂嫂多親近親近是好事,他道:「大嫂嫂連大哥哥都治得服服帖帖,是個有本事的。」
他唏噓起來,「如今大哥哥遭罪了,我老實告訴你,我心裡既擔心,又是痛快的。」
大哥哥之前總是用鼻孔看人,還很自以為是。
他有了小妻子之後就覺得有個人傾訴實在是好,忍不住道:「從前我讀書,讀得好好的,他偏要來教我,教我今日背到哪裡,明日背到哪裡,後日要背哪裡。」
五少夫人不理解這份埋怨,「也是好心吧?」
嘴笨的五少爺舉例子:「就好像他告訴我寫字要用毛筆不要用手,說話要用嘴巴不要用屁股一般。」
五少夫人笑個不停,她覺得夫婿實在是幽默。外頭看起來文文靜靜的,但其實很喜歡說話。
她回娘家的時候還跟家裡人說,「夫婿很好,婆母雖然不好,但大嫂嫂偏向我,二嫂嫂時常跟我說話,四嫂嫂抱怨多了些,心眼小了些,但沒有欺負過我。」
母親便問,「那你三嫂嫂呢?」
五少夫人猶豫了一下,「三嫂嫂,不是壞人,跟婆母穿一條褲子,但她看不上我。」
連大嫂嫂都看不上。
母親便道:「那你就遠著她。」
五少夫人就遠著了,還顯出自己的態度,她時常跟著大嫂嫂走。
五少爺也贊同她的做法,「這是正理,親賢人,遠小人。」
五少夫人捂著嘴巴笑:「你不要亂說!要死哦!」
但她也不擔心大哥哥是否被關了,她跟夫婿道:「只要不牽扯到我們,便隨意吧。」
五少爺就笑起來,「胡說,一家子弟兄,哪裡能不牽扯到。」
但大廈未傾,便沒什麼,他把其中的關係說給妻子聽,「父親和三哥哥未受到牽連,大嫂嫂照常進宮,只有大哥哥一個倒霉罷了。」
說句實在話,只要家裡還有一個人撐著,是誰倒下去沒有人在意。
他跟妻子道:「我告訴你一個故事。」
「——我之前在書裡面看見的。」
他道:「戰亂時,有一個小國一年換一個太子,每換一個太子,便給百姓們施粥少稅,以示恩寵,第三年的時候沒換太子,便沒了這些好處。等新太子出宮的時候暗查百姓,發現大家都對他都不滿意,都想再換一個來。」
五少夫人瞪大了眼睛,「你想換誰來?」
五少爺就偷偷道:「我不換誰,我也不貪心,我自己買米,自己給你買大金簪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