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第62章 猶憐草木青(25)
宋夫人要讓宋鴻認折綰做乾娘。折綰笑著拒絕了, 「本就是喊姨母的,其中有個母字,也是差不多的。」
玉岫坐在一邊倒是沒一起勸, 跟宋夫人道:「哎呀,我跟阿綰什麼關係啊,姨母就姨母吧, 不一定要認乾娘的。」
她回來的時候孩子已經退燒了, 牽腸掛肚的擔心幾天之後, 便也漸漸的安心下來, 把它當成是一件有驚無險的往事。
只有宋夫人心有餘悸,這段日子一直睡不著, 她捂著心口道:「若不是阿綰過來叫婆子喊我, 哪裡能發現鴻哥兒高熱。」
她平日裡睡覺其實睡得不是很沉, 但那日在花園裡抱著孩子走了好一會, 一睡過去就開始做夢,竟然沉得厲害。
她如今想起來還心肝顫, 「你是不知道,當時鴻哥兒靠著我的胳膊, 我的袖子都是熱的!燒成了那般模樣, 我還一點都不知道。我真是老了, 老糊塗了。」
玉岫就寬慰她,「母親不要掛懷, 孩子哪裡能一直沒病沒災。這又不是你的錯。」
宋夫人:「你不懂,要是大夫晚來一會——」
她都不敢想。
她看向折綰, 「好孩子, 阿岫是個不懂深淺的,但我懂, 鴻哥兒這條命真是多虧了你。」
老人家喜歡信鬼神。
她就記起折綰最開始就對著她們說要給孩子佩戴平安鎖的話,又說孩子要自小就診平安脈的好,於是大夫就請來了。
這次也是如此。明明她也沒什麼著急的事情,平日裡那麼明理懂事的人,那日卻堅持要見她。
這不是冥冥之中跟孩子有緣,是護著孩子的麼?
等折綰走了之後,她拉著玉岫的手道:「還是認個乾娘吧?民間就有認乾娘護著子嗣的習慣。」
這個玉岫知道。有的是認一棵樹,有的是認一口井。聽聞認了之後,孩子就有了護佑。她好笑道:「母親,你只是受了驚嚇罷了。」
宋夫人拍拍她的手,「你還年輕,不信這些,就當是圓了我的念想吧。」
玉岫沒辦法,只好去跟折綰說。折綰猶豫了一瞬之後點頭了。
她跟玉岫道:「既然如此,還望我能護佑他能平安長大。」
宋夫人大喜過望,要辦喜酒,還要辦大。她對摺綰道:「我要給他換個名字,鴻字太大了,不好,不如取個賤命吧?」
玉岫哭笑不得。折綰卻信老人家的智慧,她應承下來回去翻書,刕鶴春瞧見了笑個不停,「我看看你寫了些什麼名字——噗,安,康,樂,平……」
折綰:「……你是不是有毛病!」
刕鶴春見她惱了正經起來:「你多寫幾個,還挺好的,咱們自己的兒子也留一個。」
折綰將筆摔在桌子上,「滾!」
刕鶴春實在是不懂了。
他嘀咕起來,「話說,你怎麼還沒懷上啊。」
折綰沒聽見。因為他滾開很遠才說的。
她最終給孩子定下了平這個字。
宋平。
平平安安,平平常常。
都行。
玉岫鬆了一口氣,「母親不讓我去干涉你取名——我真怕你取個鐵柱狗蛋和栓子。」
折綰笑起來,「你從哪裡聽來的。」
自然是問來的。隨便找一個婆子,問她們可有什麼村子裡面的賤名,便是這三個名字叫得最多。
折綰笑得不行,「那幸好,不然你該打我了。」
宋夫人也很滿意這個名字,「平兒——很好。」
宋大人還親自出來拜謝過她,就是宋玥娘也不敢對著她呲牙了,在宋家大辦認親酒席上乾巴巴的安靜吃飯,一句多餘的不好聽的話都不敢說,可見提前是被宋夫人打過。
跟她一般神情的還有趙氏。回去之後就跟刕鶴春道:「好嘛,自己還沒有生呢,就認乾兒子了!」
她也是信神佛的,擔憂的道:「我聽聞人這一輩子裡面子嗣都是有數的,她認了一個,自己會不會少一個?」
刕鶴春無奈極了,「母親,你不要想這些亂七八糟沒有依據的話。」
趙氏就生氣起來,「難道我做母親的希望你多幾個子嗣還有錯了?」
刕鶴春頭疼起來:「我沒說你錯了。」
他也是希望多幾個孩子的。無論男女,多幾個孩子總是好的。但有些事情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阿琰死後,他是想開了一些的。
他跟趙氏道:「阿琰生前那般要強的人竟然為了我去吃如此愚昧的藥,我如今想起來還是覺得愧疚。」
趙氏這回忍不住了,翻了個大大的白眼,「走走走,早知今日,當時無論你們父子再怎麼商議我也是不願意娶這兩個折家女。」
真是喪門星。
折綰很快就聽聞了此事,她默不作聲半晌,跨過台階出門。閩南的茶葉到了,她要去看看。
一箱箱茶葉運到了碼頭上。周掌柜很會做勢頭,她早請好了鑼鼓和舞獅,從碼頭上就開始請茶入鋪。
折綰還擔心這陣仗太大,周掌柜卻還嫌小。她道:「每年開春的時候,梁州那邊的官都要跟百姓一起到山上去喊山,鑼鼓喧天的,連著喊三天才能停。」
哪裡有人,哪裡就有人供奉的神。西南是有茶神的。
她們這次迎的不是茶神,是喝茶的人。
她說,「咱們都花了這麼多銀子出去了,哪裡能不叫人知曉。」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宋夫人要讓宋鴻認折綰做乾娘。折綰笑著拒絕了, 「本就是喊姨母的,其中有個母字,也是差不多的。」
玉岫坐在一邊倒是沒一起勸, 跟宋夫人道:「哎呀,我跟阿綰什麼關係啊,姨母就姨母吧, 不一定要認乾娘的。」
她回來的時候孩子已經退燒了, 牽腸掛肚的擔心幾天之後, 便也漸漸的安心下來, 把它當成是一件有驚無險的往事。
只有宋夫人心有餘悸,這段日子一直睡不著, 她捂著心口道:「若不是阿綰過來叫婆子喊我, 哪裡能發現鴻哥兒高熱。」
她平日裡睡覺其實睡得不是很沉, 但那日在花園裡抱著孩子走了好一會, 一睡過去就開始做夢,竟然沉得厲害。
她如今想起來還心肝顫, 「你是不知道,當時鴻哥兒靠著我的胳膊, 我的袖子都是熱的!燒成了那般模樣, 我還一點都不知道。我真是老了, 老糊塗了。」
玉岫就寬慰她,「母親不要掛懷, 孩子哪裡能一直沒病沒災。這又不是你的錯。」
宋夫人:「你不懂,要是大夫晚來一會——」
她都不敢想。
她看向折綰, 「好孩子, 阿岫是個不懂深淺的,但我懂, 鴻哥兒這條命真是多虧了你。」
老人家喜歡信鬼神。
她就記起折綰最開始就對著她們說要給孩子佩戴平安鎖的話,又說孩子要自小就診平安脈的好,於是大夫就請來了。
這次也是如此。明明她也沒什麼著急的事情,平日裡那麼明理懂事的人,那日卻堅持要見她。
這不是冥冥之中跟孩子有緣,是護著孩子的麼?
等折綰走了之後,她拉著玉岫的手道:「還是認個乾娘吧?民間就有認乾娘護著子嗣的習慣。」
這個玉岫知道。有的是認一棵樹,有的是認一口井。聽聞認了之後,孩子就有了護佑。她好笑道:「母親,你只是受了驚嚇罷了。」
宋夫人拍拍她的手,「你還年輕,不信這些,就當是圓了我的念想吧。」
玉岫沒辦法,只好去跟折綰說。折綰猶豫了一瞬之後點頭了。
她跟玉岫道:「既然如此,還望我能護佑他能平安長大。」
宋夫人大喜過望,要辦喜酒,還要辦大。她對摺綰道:「我要給他換個名字,鴻字太大了,不好,不如取個賤命吧?」
玉岫哭笑不得。折綰卻信老人家的智慧,她應承下來回去翻書,刕鶴春瞧見了笑個不停,「我看看你寫了些什麼名字——噗,安,康,樂,平……」
折綰:「……你是不是有毛病!」
刕鶴春見她惱了正經起來:「你多寫幾個,還挺好的,咱們自己的兒子也留一個。」
折綰將筆摔在桌子上,「滾!」
刕鶴春實在是不懂了。
他嘀咕起來,「話說,你怎麼還沒懷上啊。」
折綰沒聽見。因為他滾開很遠才說的。
她最終給孩子定下了平這個字。
宋平。
平平安安,平平常常。
都行。
玉岫鬆了一口氣,「母親不讓我去干涉你取名——我真怕你取個鐵柱狗蛋和栓子。」
折綰笑起來,「你從哪裡聽來的。」
自然是問來的。隨便找一個婆子,問她們可有什麼村子裡面的賤名,便是這三個名字叫得最多。
折綰笑得不行,「那幸好,不然你該打我了。」
宋夫人也很滿意這個名字,「平兒——很好。」
宋大人還親自出來拜謝過她,就是宋玥娘也不敢對著她呲牙了,在宋家大辦認親酒席上乾巴巴的安靜吃飯,一句多餘的不好聽的話都不敢說,可見提前是被宋夫人打過。
跟她一般神情的還有趙氏。回去之後就跟刕鶴春道:「好嘛,自己還沒有生呢,就認乾兒子了!」
她也是信神佛的,擔憂的道:「我聽聞人這一輩子裡面子嗣都是有數的,她認了一個,自己會不會少一個?」
刕鶴春無奈極了,「母親,你不要想這些亂七八糟沒有依據的話。」
趙氏就生氣起來,「難道我做母親的希望你多幾個子嗣還有錯了?」
刕鶴春頭疼起來:「我沒說你錯了。」
他也是希望多幾個孩子的。無論男女,多幾個孩子總是好的。但有些事情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阿琰死後,他是想開了一些的。
他跟趙氏道:「阿琰生前那般要強的人竟然為了我去吃如此愚昧的藥,我如今想起來還是覺得愧疚。」
趙氏這回忍不住了,翻了個大大的白眼,「走走走,早知今日,當時無論你們父子再怎麼商議我也是不願意娶這兩個折家女。」
真是喪門星。
折綰很快就聽聞了此事,她默不作聲半晌,跨過台階出門。閩南的茶葉到了,她要去看看。
一箱箱茶葉運到了碼頭上。周掌柜很會做勢頭,她早請好了鑼鼓和舞獅,從碼頭上就開始請茶入鋪。
折綰還擔心這陣仗太大,周掌柜卻還嫌小。她道:「每年開春的時候,梁州那邊的官都要跟百姓一起到山上去喊山,鑼鼓喧天的,連著喊三天才能停。」
哪裡有人,哪裡就有人供奉的神。西南是有茶神的。
她們這次迎的不是茶神,是喝茶的人。
她說,「咱們都花了這麼多銀子出去了,哪裡能不叫人知曉。」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