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袁夫人:「……你真是沒有讀書人的樣子。」
袁耀:「我要真是讀書人,也不會一門心思想著去盤活閩南的地。」
更不會娶個商戶的夫人了。他好笑道:「幸而是我娶了你,不然你這般的性子要被磋磨的——誰家官夫人親自做生意啊?」
袁夫人:「刕少夫人就是。」
袁耀:「她可不是。她凡事有周掌柜在前頭頂著,還有素膳和素蘭兩個姑娘在幫著。她這叫興致。」
袁夫人深吸一口氣,「我不跟你說。」
說也說不清。
大概半個月,事情就定下了。折綰跟玉岫還有越王妃,孫三娘以及時常打聽此事的玉小姑娘一塊湊了兩萬兩,由張掌柜和袁夫人一塊帶著去了閩南。
本要多湊些的,還是周掌柜道:「先買這些吧,不然賦稅也難。」
這兩萬銀子也不是全買地的,還要僱人種茶葉,炮製茶葉。
袁夫人走的時候還信誓旦旦道:「夫人放心,只要能賣出去,虧不了多少銀子的。」
皇帝也聽太后說了此事。
太后:「說是荒地,我看縣誌上面說,那邊的荒地也不適合做糧食,種茶葉正好,但當地的人沒有去種的,是種不出來?若是這回能種出來就好了。」
皇帝笑著道:「若是真能種出來便算是大功一件了。」
他日理萬機,也沒放在心上,只以為是婦人之間一時興起消磨時間的把戲。但看見刕鶴春的時候倒是打趣的問了一句:「你家夫人能種茶?」
刕鶴春:「不知道能不能種成功——但她會種花,每日就圍著花轉。估摸轉著轉著就轉出了門道,覺得自己可以種茶葉了。」
皇帝逗他:「你這位夫人很是厲害啊,倒是跟越王很像。他就喜歡做這般的事情。」
刕鶴春悶聲道:「是,她被越王夫婦奉為座上賓。」
皇帝哈哈哈大笑出聲,樂呵得很。
刕鶴春見他高興,知曉他喜歡聽,便把袁耀的事情說了,「他最初是纏著越王,後來聽聞臣家夫人打聽閩南,便以為是好事,將夫人送了過來打聽,結果這下好了,夫人也跑了。」
皇帝笑得不行。誰也沒把這當回事。只當個新鮮事情。
在京都被人背後說道了幾句就沒了動靜。如今京都最大的新鮮事還是勛國公府。
孫三娘父母到京都了。
他們頭天到京,玉岫第二天就拉著折綰去一塊拜見孫家二老。孫母拉著折綰的手一個勁的感激,「多虧了你,我家這個傻閨女才能挺到今日。」
折綰可不敢當。她看向孫三娘,孫三娘卻沒有想像中的高興。
她對摺綰道:「我最初是等著阿爹阿娘來給我做主的。」
「我原本以為,我需要父母來了才能把此事做好,可是現在看來,我自己也可以。」
第45章 猶憐草木青(8)【捉蟲】
孫三娘聽聞自己要嫁給一個鰥夫的時候, 只覺得是個笑話,她罵天罵地,不惜用世上最難聽的話來評價這樁婚事。
後來坐上花轎嫁到京都, 她又開始害怕。
她從沒有離家這般遠過,她發現在這裡沒人能夠像爹娘那般寵愛她。
她一邊跟父母鬧彆扭,一邊惶恐不安。她想要立即逃離這個地方, 可又沒處可以去。
她只好整日甩臉色給勛國公看。
這般過了一年, 她面上原諒父母了。她寫信回去說, 「你們要護著我啊, 這裡的人都欺負我。」
可天高地遠的,即便是孫家來了信, 勛國公老夫人還是欺負她, 繼子繼女也合起來孤立她, 唯獨勛國公順著她, 於是不過一年,她即便是看不慣勛國公, 卻開始漸漸依賴他。
再過了一年,孫三娘看見他還有了笑臉, 更會利用他對她的「寵愛」去還擊。
她笨拙的以為自己又可以無法無天了。即便這無法無天不如在丹陽的時候暢快。
她甚至還做了羹湯給勛國公, 只為了讓他去訓斥那些囂張的繼子。
那時候她最喜歡聽身邊的奴僕跟她說以往的事情。婆子會道:「夫人當年是多麼的厲害, 您一出門,那些商戶便歡喜得跟什麼似的, 直說您是散財童女呢。」
「您可是丹陽貴女,多少人想娶您都娶不著, 勛國公真是好福氣。」
孫三娘便會滿足得很。
她覺得這是她的底氣。但慢慢的, 娘家也不是她的底氣了,她的底氣是生個孩子。
她開始希望勛國公多到她房裡來。彼時勛國公府還是有好幾個妾室的, 她就鬧,那個脾氣鬧起來,勛國公直氣得跺腳扶牆要暈倒。但實在是喜愛她這副容顏和身份,於是妥協了,把那幾個妾室都送了出去。
勛國公老夫人在家裡痛罵了三天狐狸精,孫三娘便日日去請安,像打了勝仗一般。
——所以她細細追尋自己為什麼會那般跟著眾人一塊期望瓏瓏是個男童時,發現其實還是有跡可循的。
她曾經在失去瓏瓏的歲月里將自己翻來覆去的審視,她得出了一些可以為自己開罪的「證據」,證明自己是被逼的,是被影響了。
但是後來又決然放棄。
她不再為自己洗冤,她只希望在爹娘來接她的時候告訴他們自己知道錯了。
就好像小時候她做了錯事,爹娘便會將她放在案桌前抄書,但只要她想清楚自己錯在哪裡,便可以不用再受罰。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袁耀:「我要真是讀書人,也不會一門心思想著去盤活閩南的地。」
更不會娶個商戶的夫人了。他好笑道:「幸而是我娶了你,不然你這般的性子要被磋磨的——誰家官夫人親自做生意啊?」
袁夫人:「刕少夫人就是。」
袁耀:「她可不是。她凡事有周掌柜在前頭頂著,還有素膳和素蘭兩個姑娘在幫著。她這叫興致。」
袁夫人深吸一口氣,「我不跟你說。」
說也說不清。
大概半個月,事情就定下了。折綰跟玉岫還有越王妃,孫三娘以及時常打聽此事的玉小姑娘一塊湊了兩萬兩,由張掌柜和袁夫人一塊帶著去了閩南。
本要多湊些的,還是周掌柜道:「先買這些吧,不然賦稅也難。」
這兩萬銀子也不是全買地的,還要僱人種茶葉,炮製茶葉。
袁夫人走的時候還信誓旦旦道:「夫人放心,只要能賣出去,虧不了多少銀子的。」
皇帝也聽太后說了此事。
太后:「說是荒地,我看縣誌上面說,那邊的荒地也不適合做糧食,種茶葉正好,但當地的人沒有去種的,是種不出來?若是這回能種出來就好了。」
皇帝笑著道:「若是真能種出來便算是大功一件了。」
他日理萬機,也沒放在心上,只以為是婦人之間一時興起消磨時間的把戲。但看見刕鶴春的時候倒是打趣的問了一句:「你家夫人能種茶?」
刕鶴春:「不知道能不能種成功——但她會種花,每日就圍著花轉。估摸轉著轉著就轉出了門道,覺得自己可以種茶葉了。」
皇帝逗他:「你這位夫人很是厲害啊,倒是跟越王很像。他就喜歡做這般的事情。」
刕鶴春悶聲道:「是,她被越王夫婦奉為座上賓。」
皇帝哈哈哈大笑出聲,樂呵得很。
刕鶴春見他高興,知曉他喜歡聽,便把袁耀的事情說了,「他最初是纏著越王,後來聽聞臣家夫人打聽閩南,便以為是好事,將夫人送了過來打聽,結果這下好了,夫人也跑了。」
皇帝笑得不行。誰也沒把這當回事。只當個新鮮事情。
在京都被人背後說道了幾句就沒了動靜。如今京都最大的新鮮事還是勛國公府。
孫三娘父母到京都了。
他們頭天到京,玉岫第二天就拉著折綰去一塊拜見孫家二老。孫母拉著折綰的手一個勁的感激,「多虧了你,我家這個傻閨女才能挺到今日。」
折綰可不敢當。她看向孫三娘,孫三娘卻沒有想像中的高興。
她對摺綰道:「我最初是等著阿爹阿娘來給我做主的。」
「我原本以為,我需要父母來了才能把此事做好,可是現在看來,我自己也可以。」
第45章 猶憐草木青(8)【捉蟲】
孫三娘聽聞自己要嫁給一個鰥夫的時候, 只覺得是個笑話,她罵天罵地,不惜用世上最難聽的話來評價這樁婚事。
後來坐上花轎嫁到京都, 她又開始害怕。
她從沒有離家這般遠過,她發現在這裡沒人能夠像爹娘那般寵愛她。
她一邊跟父母鬧彆扭,一邊惶恐不安。她想要立即逃離這個地方, 可又沒處可以去。
她只好整日甩臉色給勛國公看。
這般過了一年, 她面上原諒父母了。她寫信回去說, 「你們要護著我啊, 這裡的人都欺負我。」
可天高地遠的,即便是孫家來了信, 勛國公老夫人還是欺負她, 繼子繼女也合起來孤立她, 唯獨勛國公順著她, 於是不過一年,她即便是看不慣勛國公, 卻開始漸漸依賴他。
再過了一年,孫三娘看見他還有了笑臉, 更會利用他對她的「寵愛」去還擊。
她笨拙的以為自己又可以無法無天了。即便這無法無天不如在丹陽的時候暢快。
她甚至還做了羹湯給勛國公, 只為了讓他去訓斥那些囂張的繼子。
那時候她最喜歡聽身邊的奴僕跟她說以往的事情。婆子會道:「夫人當年是多麼的厲害, 您一出門,那些商戶便歡喜得跟什麼似的, 直說您是散財童女呢。」
「您可是丹陽貴女,多少人想娶您都娶不著, 勛國公真是好福氣。」
孫三娘便會滿足得很。
她覺得這是她的底氣。但慢慢的, 娘家也不是她的底氣了,她的底氣是生個孩子。
她開始希望勛國公多到她房裡來。彼時勛國公府還是有好幾個妾室的, 她就鬧,那個脾氣鬧起來,勛國公直氣得跺腳扶牆要暈倒。但實在是喜愛她這副容顏和身份,於是妥協了,把那幾個妾室都送了出去。
勛國公老夫人在家裡痛罵了三天狐狸精,孫三娘便日日去請安,像打了勝仗一般。
——所以她細細追尋自己為什麼會那般跟著眾人一塊期望瓏瓏是個男童時,發現其實還是有跡可循的。
她曾經在失去瓏瓏的歲月里將自己翻來覆去的審視,她得出了一些可以為自己開罪的「證據」,證明自己是被逼的,是被影響了。
但是後來又決然放棄。
她不再為自己洗冤,她只希望在爹娘來接她的時候告訴他們自己知道錯了。
就好像小時候她做了錯事,爹娘便會將她放在案桌前抄書,但只要她想清楚自己錯在哪裡,便可以不用再受罰。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