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頁
杞無憂的體重好不容易才符合標準,結果沒過多久體育總局又規定了新的BMI標準,近乎苛刻,他又得開始減脂。
滑雪運動員需要有結實的肌肉,但因為肌肉密度高,本身就沉,要想符合標準,就得瘋狂降體脂。
嘴被養刁之後,杞無憂又一夜回到解放前,吃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白水煮雞胸肉。
「這不是純折騰人麼?」肖一洋被徐槐的話勾起了不好的回憶,暴躁道,「還有那個體能大比武也是,滑雪運動員有啥必要比跳遠啊?真是閒的。」
「對了,聽說雪長城塑好形了,現在讓不讓進呢?」出了健身房,肖一洋問徐槐。
這次的坡面障礙技巧場地位於雲頂滑雪公園的最高點,是由中方和外方專業團隊共同設計修建的「雪長城」,經過多輪造雪壓雪、場地塑形,歷時一年整整才全部完工。
賽道頗具匠心,創意與難度兼而有之,許多滑雪運動員都想第一時間登上賽道感受一下。
「可以了,」徐槐說,「我們打算吃過午飯去試滑。」
「行,那我們也去瞅一眼。」
肖一洋看過無人機拍攝的場地視頻,從高空中俯瞰,「雪長城」如同一條蜿蜒的長龍,視覺效果絕佳。
站在賽道起點放眼望去也相當震撼人心。
陽光透過雲層,細碎地灑在這段由冰雪築造而成的長城之上,光線折射,熠熠生輝,呈現出一種晶瑩剔透的質感。
場地管理部門規定只有參加這個項目的運動員和教練才可以進賽道試滑,其他人只能在起點看著。
「雪長城」與常規的坡障賽道一樣,有六個賽段,分為街道障礙區與跳台區,三組跳台,三組道具,每個賽段都有兩種以上的道具,選手們可以任意選擇道具做技巧動作。
各種各樣的中國元素充斥在賽道里,出發台左右兩側是雪砌的城牆磚。杞無憂登上出發台,準備就緒,開始試滑。
他沒有直接上道具,而是和徐槐一前一後,控制著速度,慢慢地從坡面上往下滑行,了解每一組道具和跳台的設置。
徐槐手持運動相機,記錄著每個道具的位置與間隔距離,等回去好好研究滑行路線和動作的編排。
賽道地形十分複雜。第一組道具,左手邊是一段向下的半管,右邊是幾段不同角度的扶手,有弧形的、斜向下的、Z形的,還有與雪面平行的鐵桿可供選擇。
杞無憂從中間的雪地穿過道具,很快就有了想法。Z型和弧形的扶手是最具挑戰性的,難度不相上下,第一輪和第二輪滑行可以分別選擇這兩個道具。
即將來到第二組道具,左手邊是一座中式風格的角樓屋檐,右邊則是一根看似平平無奇的長杆和上揚式扶手。
萬里長城與古建築的屋檐完美融合在一起,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精心打磨,充滿中式建築之美,讓人迫不及待地想要跳上去試一試。
杞無憂身體微微傾斜,改變腳下雪板的前進方向,隨後屈膝發力,飛身一躍,輕盈地跳上了屋檐。
「誒……」
電光火石之間,跟在他身後的徐槐來不及阻止,沒有絲毫猶豫,選擇了加入。
他凌空跳起,身體帶動雪板,向右旋轉一周,落在屋檐邊緣,板底蜻蜓點水般從瓦片上擦過,又飄然落地。
雁過不留痕。
杞無憂聽到聲響,身形一動,似乎想要回頭。
徐槐立刻喊道:「不准回頭,專心看前面!」
杞無憂只好繼續往前滑。
第三組道具,賽道正中央,瞭望塔之上是一條懸空的炮筒型鐵桿,據說設計靈感來自於山海關炮台。
杞無憂輕輕一跳,旋轉90度上杆,板底橫著從杆上滑過,輕鬆完成了一個基礎的橫呲。
身後,徐槐也做了同樣的動作。
「槐哥,你是不是在學我?」杞無憂大聲喊道。
聲音傳進風裡。
他能從一模一樣的聲音碰撞節奏中聽出來徐槐做了什麼動作。
「對呀!」徐槐嗓音里透著愉悅。
接下來是跳台區。
第一組是左右兩個向中間傾斜的跳台,像鯊魚鰭一樣對稱,兩側壁上也刻著城牆磚。
第二組是三個並列的跳台,高度不一,中間最高,兩邊稍矮一些,看起來像駱駝背。
最後一個跳台被設計成了長城垛的造型,兩邊有烽火台。
一路滑到終點,兩人減速停在擋板前。
「這個場地太棒了,毫無疑問是所有坡障賽道裡面最漂亮的!」徐槐眼睛亮亮的,完全被獨具特色的設計所折服。
從道具到跳台,風格鮮明,渾然一體。
「嗯,」杞無憂回過頭看他,想了想,開口道,「像在長城上飛。」
徐槐一邊彎腰脫掉固定器,一邊問:「有什麼想法?」
「道具區的話,弧形和Z形扶手,還有那個屋檐我也想上。」
「和我想的一樣,」徐槐把雪板拿起來,「武林高手,必須上屋檐!」
「是啊!必須上!」肖一洋的聲音從擋板外面傳來。
他和姚逐從起點區坐著雪地摩託過來,剛下車便聽到兩人在討論滑行路線。
「我操,這個雪長城簡直是為無憂量身定做的,飛檐走壁誰飛得過他啊!」一時間激動到無法自拔。
作者有話說:
滑雪運動員需要有結實的肌肉,但因為肌肉密度高,本身就沉,要想符合標準,就得瘋狂降體脂。
嘴被養刁之後,杞無憂又一夜回到解放前,吃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白水煮雞胸肉。
「這不是純折騰人麼?」肖一洋被徐槐的話勾起了不好的回憶,暴躁道,「還有那個體能大比武也是,滑雪運動員有啥必要比跳遠啊?真是閒的。」
「對了,聽說雪長城塑好形了,現在讓不讓進呢?」出了健身房,肖一洋問徐槐。
這次的坡面障礙技巧場地位於雲頂滑雪公園的最高點,是由中方和外方專業團隊共同設計修建的「雪長城」,經過多輪造雪壓雪、場地塑形,歷時一年整整才全部完工。
賽道頗具匠心,創意與難度兼而有之,許多滑雪運動員都想第一時間登上賽道感受一下。
「可以了,」徐槐說,「我們打算吃過午飯去試滑。」
「行,那我們也去瞅一眼。」
肖一洋看過無人機拍攝的場地視頻,從高空中俯瞰,「雪長城」如同一條蜿蜒的長龍,視覺效果絕佳。
站在賽道起點放眼望去也相當震撼人心。
陽光透過雲層,細碎地灑在這段由冰雪築造而成的長城之上,光線折射,熠熠生輝,呈現出一種晶瑩剔透的質感。
場地管理部門規定只有參加這個項目的運動員和教練才可以進賽道試滑,其他人只能在起點看著。
「雪長城」與常規的坡障賽道一樣,有六個賽段,分為街道障礙區與跳台區,三組跳台,三組道具,每個賽段都有兩種以上的道具,選手們可以任意選擇道具做技巧動作。
各種各樣的中國元素充斥在賽道里,出發台左右兩側是雪砌的城牆磚。杞無憂登上出發台,準備就緒,開始試滑。
他沒有直接上道具,而是和徐槐一前一後,控制著速度,慢慢地從坡面上往下滑行,了解每一組道具和跳台的設置。
徐槐手持運動相機,記錄著每個道具的位置與間隔距離,等回去好好研究滑行路線和動作的編排。
賽道地形十分複雜。第一組道具,左手邊是一段向下的半管,右邊是幾段不同角度的扶手,有弧形的、斜向下的、Z形的,還有與雪面平行的鐵桿可供選擇。
杞無憂從中間的雪地穿過道具,很快就有了想法。Z型和弧形的扶手是最具挑戰性的,難度不相上下,第一輪和第二輪滑行可以分別選擇這兩個道具。
即將來到第二組道具,左手邊是一座中式風格的角樓屋檐,右邊則是一根看似平平無奇的長杆和上揚式扶手。
萬里長城與古建築的屋檐完美融合在一起,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精心打磨,充滿中式建築之美,讓人迫不及待地想要跳上去試一試。
杞無憂身體微微傾斜,改變腳下雪板的前進方向,隨後屈膝發力,飛身一躍,輕盈地跳上了屋檐。
「誒……」
電光火石之間,跟在他身後的徐槐來不及阻止,沒有絲毫猶豫,選擇了加入。
他凌空跳起,身體帶動雪板,向右旋轉一周,落在屋檐邊緣,板底蜻蜓點水般從瓦片上擦過,又飄然落地。
雁過不留痕。
杞無憂聽到聲響,身形一動,似乎想要回頭。
徐槐立刻喊道:「不准回頭,專心看前面!」
杞無憂只好繼續往前滑。
第三組道具,賽道正中央,瞭望塔之上是一條懸空的炮筒型鐵桿,據說設計靈感來自於山海關炮台。
杞無憂輕輕一跳,旋轉90度上杆,板底橫著從杆上滑過,輕鬆完成了一個基礎的橫呲。
身後,徐槐也做了同樣的動作。
「槐哥,你是不是在學我?」杞無憂大聲喊道。
聲音傳進風裡。
他能從一模一樣的聲音碰撞節奏中聽出來徐槐做了什麼動作。
「對呀!」徐槐嗓音里透著愉悅。
接下來是跳台區。
第一組是左右兩個向中間傾斜的跳台,像鯊魚鰭一樣對稱,兩側壁上也刻著城牆磚。
第二組是三個並列的跳台,高度不一,中間最高,兩邊稍矮一些,看起來像駱駝背。
最後一個跳台被設計成了長城垛的造型,兩邊有烽火台。
一路滑到終點,兩人減速停在擋板前。
「這個場地太棒了,毫無疑問是所有坡障賽道裡面最漂亮的!」徐槐眼睛亮亮的,完全被獨具特色的設計所折服。
從道具到跳台,風格鮮明,渾然一體。
「嗯,」杞無憂回過頭看他,想了想,開口道,「像在長城上飛。」
徐槐一邊彎腰脫掉固定器,一邊問:「有什麼想法?」
「道具區的話,弧形和Z形扶手,還有那個屋檐我也想上。」
「和我想的一樣,」徐槐把雪板拿起來,「武林高手,必須上屋檐!」
「是啊!必須上!」肖一洋的聲音從擋板外面傳來。
他和姚逐從起點區坐著雪地摩託過來,剛下車便聽到兩人在討論滑行路線。
「我操,這個雪長城簡直是為無憂量身定做的,飛檐走壁誰飛得過他啊!」一時間激動到無法自拔。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