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頁
「兒拜見父皇。」
永昭帝淡淡看他:「你若是再晚來幾日,及冠禮就不用參加了。」
雲煦澤和永昭帝早就不似之前那般生分,並不怕永昭帝冷臉,笑道:「兒的及冠禮,當然得參加,有勞父皇為兒操心。」
永昭帝面色緩和:「過來陪朕對弈一局。」
雲煦澤走到永昭帝對面坐下,也不用猜子,直接執黑先行。
永昭帝問道:「章卿可願意回洛京?」
章豐釗不在,永昭帝想找人下棋都找不到。
雲煦澤道:「先生已經答應兒,稍後就會到洛京。」
永昭帝點點頭。
兩人沉默地下了一會棋,永昭帝開口道:「五郎已經去封地就藩。」
雲煦澤拿著棋子的手一頓,坦誠道:「成王叔告訴了兒。」
「那老傢伙倒是嘴快,」永昭帝冷哼一聲,道:「你可知他為何自請就藩?」
雲煦澤搖搖頭:「兒不知。」
一點消息都沒露出來,他又能從哪裡知道。
永昭帝也沒讓雲煦澤猜,道:「他背著朕在城外莊子養了一千私兵。你之前不是給朕上書有人在故意抓陵越人青壯?做此事的人便是五郎。」
雲煦澤聽到這話,腦子裡只有兩個字——作死。
待在洛京的皇子是沒資格養兵的,可以招募王府護衛,但不能招募親兵,
這兩者其實是能不能著甲的區別。
吳王在莊子上養私兵,意味著他還私自鑄造兵甲。
朝廷明令禁止私下鑄造兵甲的行為,各州郡的兵甲都是由洛京提供。
朝廷寧可這麼麻煩地往各郡運兵甲,也不給各郡私下鑄造兵甲的權利,就是為了儘可能限制下面州郡的甲士數量。
吳王不僅養私兵,還鑄造兵甲,這簡直是在作死邊緣徘徊,還是時不時跳進去的那種。
做了這些事,最終的結果只是自請就藩。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終究只是說說而已。
雲煦澤看著棋盤,沒有搭話。
永昭帝淡淡嘆口氣,道:「朕已經派人滅了他的私兵,此事便到此為止。五郎得了朕敲打,今後會注意分寸,你不用擔心他會給你生亂。」
永昭帝幾乎是在明著告訴雲煦澤,吳王不會在他登基後作亂,同時也希望雲煦澤揭過此事,別再追究吳王。
雖然有違律法,但能看出永昭帝的慈父之心。
雲煦澤道:「父皇已經處置了此事,兒沒有意見。」
作為最後的勝者,他這點肚量還是有的。
最重要的是,他們之間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因著畏懼永昭帝的威嚴,他們這幫兄弟私底下都不敢做太過分的事,自然也沒有什麼大的仇恨。
永昭帝微微頷首,便轉移話題道:「你的棋藝進步頗多,看來在高平這一年並未鬆懈。」
殿內的氣氛瞬間變得輕鬆很多。
雲煦澤道:「章翁是圍棋大儒,名師出高徒嘛。」
永昭帝笑了:「這話倒是不假。你和章家小娘子定親許久,也該成親了,朕會讓人尋個好日子,就在你冠禮後。」
雲煦澤對此早有所料,但他還是說了句:「能不能把大婚放在小娘子的生辰後?」
永昭帝看他:「為何?」
「讓她在家中多過一個生辰。」
永昭帝點點頭:「也可。」
永昭帝只當他憐香惜玉。
實際上,雲煦澤還是覺得章慕嬈太小了,如今才十六,過了生辰也才十七,能大一點是一點。
這已經是雲煦澤能拖到的極限,他不可能讓永昭帝同意延期一年完婚,他也沒有合適的理由說服永昭帝。
估計章家那邊也不同意,把女兒留到十七成親已經很晚了,這個時代就沒有十八歲還沒成親的。
霍幼雲只是個例外。
她也是因為名聲壞了,這才能拖到十八歲之後成親,要不然霍家家主絕對不會同意。
永昭帝溫聲道:「你能懂得敬重嫡妻,朕很欣慰,莫要和梁王學,不管今後府里多幾個妾室,萬不可讓她們越過正妃去。」
這種話本該是雲煦澤的母妃來說,但他身後早逝,永昭帝擔心再出一個梁王,只得親自教導。
「兒明白。」
雲煦澤不太想談這種事,主動轉移話題道:「聽說二嫂有孕了?」
聽到這話,永昭帝臉上露出喜色:「總算要有嫡子了,不妄朕操了那麼多心。」
作為日理萬機的君王,還得操心兒子的後宅,永昭帝這個阿爺當得確實盡職。
雲煦澤下意識想問一句萬一是女兒怎麼辦,好在他忍住了。
還是不在這時候潑冷水了。
「大兄都已經有三個嫡子,二兄也該有嫡子了。」
這種時候還是附和永昭帝比較好。
永昭帝道:「魯王妃還是很爭氣的,不像大郎總是冷著臉讓朕看著心煩,得了嫡子也不見他有個笑臉。」
他就沒見過魯王笑。
雲煦澤暗暗腹誹。
「大兄可能是想要個嫡女,兒去年離開洛京前和大兄見面,曾聽大兄說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永昭帝淡淡看他:「你若是再晚來幾日,及冠禮就不用參加了。」
雲煦澤和永昭帝早就不似之前那般生分,並不怕永昭帝冷臉,笑道:「兒的及冠禮,當然得參加,有勞父皇為兒操心。」
永昭帝面色緩和:「過來陪朕對弈一局。」
雲煦澤走到永昭帝對面坐下,也不用猜子,直接執黑先行。
永昭帝問道:「章卿可願意回洛京?」
章豐釗不在,永昭帝想找人下棋都找不到。
雲煦澤道:「先生已經答應兒,稍後就會到洛京。」
永昭帝點點頭。
兩人沉默地下了一會棋,永昭帝開口道:「五郎已經去封地就藩。」
雲煦澤拿著棋子的手一頓,坦誠道:「成王叔告訴了兒。」
「那老傢伙倒是嘴快,」永昭帝冷哼一聲,道:「你可知他為何自請就藩?」
雲煦澤搖搖頭:「兒不知。」
一點消息都沒露出來,他又能從哪裡知道。
永昭帝也沒讓雲煦澤猜,道:「他背著朕在城外莊子養了一千私兵。你之前不是給朕上書有人在故意抓陵越人青壯?做此事的人便是五郎。」
雲煦澤聽到這話,腦子裡只有兩個字——作死。
待在洛京的皇子是沒資格養兵的,可以招募王府護衛,但不能招募親兵,
這兩者其實是能不能著甲的區別。
吳王在莊子上養私兵,意味著他還私自鑄造兵甲。
朝廷明令禁止私下鑄造兵甲的行為,各州郡的兵甲都是由洛京提供。
朝廷寧可這麼麻煩地往各郡運兵甲,也不給各郡私下鑄造兵甲的權利,就是為了儘可能限制下面州郡的甲士數量。
吳王不僅養私兵,還鑄造兵甲,這簡直是在作死邊緣徘徊,還是時不時跳進去的那種。
做了這些事,最終的結果只是自請就藩。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終究只是說說而已。
雲煦澤看著棋盤,沒有搭話。
永昭帝淡淡嘆口氣,道:「朕已經派人滅了他的私兵,此事便到此為止。五郎得了朕敲打,今後會注意分寸,你不用擔心他會給你生亂。」
永昭帝幾乎是在明著告訴雲煦澤,吳王不會在他登基後作亂,同時也希望雲煦澤揭過此事,別再追究吳王。
雖然有違律法,但能看出永昭帝的慈父之心。
雲煦澤道:「父皇已經處置了此事,兒沒有意見。」
作為最後的勝者,他這點肚量還是有的。
最重要的是,他們之間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因著畏懼永昭帝的威嚴,他們這幫兄弟私底下都不敢做太過分的事,自然也沒有什麼大的仇恨。
永昭帝微微頷首,便轉移話題道:「你的棋藝進步頗多,看來在高平這一年並未鬆懈。」
殿內的氣氛瞬間變得輕鬆很多。
雲煦澤道:「章翁是圍棋大儒,名師出高徒嘛。」
永昭帝笑了:「這話倒是不假。你和章家小娘子定親許久,也該成親了,朕會讓人尋個好日子,就在你冠禮後。」
雲煦澤對此早有所料,但他還是說了句:「能不能把大婚放在小娘子的生辰後?」
永昭帝看他:「為何?」
「讓她在家中多過一個生辰。」
永昭帝點點頭:「也可。」
永昭帝只當他憐香惜玉。
實際上,雲煦澤還是覺得章慕嬈太小了,如今才十六,過了生辰也才十七,能大一點是一點。
這已經是雲煦澤能拖到的極限,他不可能讓永昭帝同意延期一年完婚,他也沒有合適的理由說服永昭帝。
估計章家那邊也不同意,把女兒留到十七成親已經很晚了,這個時代就沒有十八歲還沒成親的。
霍幼雲只是個例外。
她也是因為名聲壞了,這才能拖到十八歲之後成親,要不然霍家家主絕對不會同意。
永昭帝溫聲道:「你能懂得敬重嫡妻,朕很欣慰,莫要和梁王學,不管今後府里多幾個妾室,萬不可讓她們越過正妃去。」
這種話本該是雲煦澤的母妃來說,但他身後早逝,永昭帝擔心再出一個梁王,只得親自教導。
「兒明白。」
雲煦澤不太想談這種事,主動轉移話題道:「聽說二嫂有孕了?」
聽到這話,永昭帝臉上露出喜色:「總算要有嫡子了,不妄朕操了那麼多心。」
作為日理萬機的君王,還得操心兒子的後宅,永昭帝這個阿爺當得確實盡職。
雲煦澤下意識想問一句萬一是女兒怎麼辦,好在他忍住了。
還是不在這時候潑冷水了。
「大兄都已經有三個嫡子,二兄也該有嫡子了。」
這種時候還是附和永昭帝比較好。
永昭帝道:「魯王妃還是很爭氣的,不像大郎總是冷著臉讓朕看著心煩,得了嫡子也不見他有個笑臉。」
他就沒見過魯王笑。
雲煦澤暗暗腹誹。
「大兄可能是想要個嫡女,兒去年離開洛京前和大兄見面,曾聽大兄說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